肥胖症挂什么科(太胖了去医院挂什么科)
华西医院这个科室简直是个大宝藏!除了糖尿病,它还管这些
今天,小康妹儿持续走进华西医院各个科室,为大家奉上“深度攻略”。
说起“内分泌”这个词儿,很多人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应该是“内分泌失调”几个大字,但对于四川名医的用户朋友们来说,想到更多的可能是“糖尿病”。
说起糖尿病,就不得不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不少参与过四川名医糖友家线下讲座的朋友对这个科室应该不陌生,在线下讲座和首届糖友家控糖训练营中,我们邀请到不少华西医院的医生来开展科普讲座,比如陈大伟、王覃、唐黎之等,以至于一提到这个科室我们的用户朋友便自发与糖尿病对上号。
但这个认知是极其有偏差的。在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除了糖尿病,这些疾病都是它的主攻方向:
肥胖症、周围血管病与慢性创面、甲状腺疾病、 代谢性骨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及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
据小康妹儿了解,共计31名医生的内分泌代谢科,创造了约10余万人次的全年门诊病人记录,当然,这不止华西本院的数据,科室还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分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江院区均开设了专科门诊,在这个以慢性疾病为主的科室,虽然医生们已经竭尽全力,但病房及门诊量仍然“供不应求”!
那么,这个科室有哪些特色呢?
除了糖尿病还能看哪些病呢?
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挂上号呢?
小康妹儿特意采访了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童南伟教授,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揭晓答案。
这些科室特色你必须知道
权威多学科专家会诊MDT平台
专病专治,重病大病MDT平台联合治。
内分泌代谢科联合其他多学科,开展了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和甲状旁腺疾病的多学科诊疗。
不明原因的高血压,垂体,甲状腺相关等专科病症如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瘤、甲状腺癌等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学科专家会诊的方式能使疾病达到更高的治愈率,同时也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节约时间,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堪称重大利好的美事!
其他科室特色
糖尿病足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病的“老大难”,而糖尿病足是患者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据童主任介绍,在科室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患者就占了70%以上。
为了更好地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及下肢动脉病变,内分泌代谢科与其他科室合作成立了周围血管病与慢性创面特色科室,利用多项先进技术积极治疗,且卓有成效。
在这儿,小康妹儿还是要说一句,疾病重在预防!糖友一定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否则出现严重病变就后悔莫及了!
甲状腺疾病专治 随访
甲状腺是人体相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这个器官一旦出毛病了,可能整个人从里到外都不好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在华西内分泌代谢科不仅能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Graves眼病、妊娠与甲状腺疾病,还有甲状腺癌手术及甲亢治疗的术后随访,服务贴心,免除患者后顾之忧。
骨质疏松症与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作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华西内分泌代谢科拥有全球先进的骨密度检测仪器及从事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能有效开展各种代谢性骨病如甲状旁腺疾病、骨软化症、氟骨症、石骨症等的诊治及康复等。
糖友减重手术全套服务
内分泌代谢科就只能治疗相关的疾病吗?NO!在这里还能减重!
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密切的血糖监测,控制体重也是必要的。减肥难以有成效者,必要时可以考虑接受减重手术。
华西内分泌代谢科与胃肠外科合作开展的手术治疗糖尿病、糖友减重等新技术在患者中获得了极好的反应。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回访整个过程,内分泌代谢科一个科室就能帮你搞定,不用再东奔西跑,简直不要太方便!
少见病与罕见病
科室与医院多学科特别是精准医学中心合作,通过先进的分子诊断使部分少见病与罕见病得到准确的诊断。
除此以外,还有内分泌性高血压、高尿酸与痛风、专业护士糖尿病教育门诊等特色科室,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小康妹儿提醒:以上特色医疗科室主要针对14岁以上的患者,患者可根据需求选择。
就医服务综合打包,省时省力省心
面对如此庞大的就诊量,为了更有效地多看病、看好病,内分泌代谢科门诊特意作出了如下改革。
1
便捷医疗一体化
针对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推出了诊前评估和诊后教育专项项目,患者在进行专科就诊前可进行疾病基本情况评估,既有利与制定治疗方案,也帮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良好的了解;
就诊后有专护对除糖尿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的药物的使用及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从入院到出院,患者看病更高效,后期家属照料也更专业全面。
2
分级诊疗——“大门诊,小病房”
以分级诊疗的形式,实现糖尿病患者的“大门诊,小病房”的诊疗模式,绝大多医生从事专职门诊工作,一站式就医让部分病人通过门诊就能有效解决问题,就医更省心,医疗成本也更低。
你最关心的挂号就诊方式
怎么挂号?怎么就诊?你接着往下看!
普通门诊号
1、点击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首页下方“华西挂号”,进入“华西挂号”主页。
2、在“华西挂号”主页上,选择“预约挂号”,进入华西预约挂号页面。
3、在预约挂号页面,选择“内分泌代谢科专科门诊”,点击后即可选择医生进行挂号。你也可以在页面上方输入关键信息,如科室、医生、擅长等来挂号。
踩点挂号必备
友情提示:踩点挂号!每天早上8:00 循环放号;每天晚上8:00 放退号以及爽约号。提前最好准备,看看有没有上天的眷顾哦!
多学科专家会诊
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疾病、甲状腺、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患者可以在预约挂号页面,选择“多学科联合门诊(MDT)”,点击进入,比如选择“多学科联合垂体瘤”,进行预约。
真心地希望小康妹儿做的这份攻略
能帮助到你
如果你有更多的挂号技巧
欢迎在留言区给大家分享~
“
几万人都在看的文章,点进去看看!
▶
▶
▶ 睡硬床对腰真的有好处?腰酸背痛的原因,就是那张选错了的床 (阅读量:30000 )
▶越能干,越短命?肿瘤专家:这样的“好女人”最容易患癌!(阅读量:45000 )
▶15岁少女心脏骤停两次!多器官衰竭!记住,秋天一定注意这件事…(阅读量:25000 )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
对于肥胖您了解多少?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送来减肥干货,记得收藏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张彩荣副主任医师门诊间接诊过一位99公斤的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曾采用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等方式减肥,然而因学业繁忙,减肥计划断断续续,效果并不理想,毕业后,经亲戚介绍,决定采用针灸减肥,据了解,在为期一年的针灸伴随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后,瘦了30多公斤,从此走在街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
来源 视觉中国
那怎样才算肥胖呢?
1、一般来说,超重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肥胖则是超过20%。肥胖分为轻度肥胖(超重20%)、中度肥胖(超重30%)和重度肥胖(超重50%)。标准体重测定的方法很简单,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实际体重在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标准体重的±10%内属于正常。
2、体重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即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成人标准值BMI是18.5-23.9,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为肥胖。
3、腰臀比值(WHR)及腰围常用于估测腹部或中心性肥胖,其中男性大于90cm,腰臀比大于1,女性腰围大于85cm,腰臀比大于0.85,为肥胖标准,其中腰臀比=腰围÷臀围。
最新研究表示,全球肥胖或超重人群已经达到了21亿人,因生活习惯的改变,肥胖或超重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肥胖人群如何变瘦?
张彩荣主任表示:对于肥胖人群,合理的搭配膳食,适当的运动锻炼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中医的辅助治疗手段,加快减肥的速度,且副作用小。方法有三:
1、 针刺:根据个人辨证分型后的结果予以治疗,如脾虚湿阻型肥胖,主要以健脾利湿为主,选取中脘穴、滑肉门、梁门、天枢、关元、气海、地机、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内庭等穴位予以针刺,一周三次,也可结合中药内服,达到减肥的目的。
2、 耳穴压豆:对患者辨证分型后取穴,如肝郁脾虚型肥胖,选取肝、脾、内分泌等穴位以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建议一周两次。
3、 穴位埋线:主要采用将可吸收线置入穴位内,利用长效的穴位刺激,一般为15天左右,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适合工作忙碌,不用每周前往医院的人群,相对针刺疗法较为实惠,然而张彩荣主任表示:对于瘢痕体质、有出血倾向的人群慎用穴位埋线疗法。
除此之外针灸科针对肥胖人群制定了减肥食谱和运动计划。
所谓减肥食谱不是节食,而是饮食结构均衡。科学的饮食,合理的搭配是第一步,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身体的条件有所不同,对合理化的饮食要求也有差异,因此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结构,营养均衡。
运动能量消耗指导
1、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主,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选择的方法有:走路、骑车、慢跑、游泳、跳舞、爬山、羽毛球、乒乓球等。
2、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7kcal/min,如快走(5.5-6km/h),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70%,自觉疲劳程度:有点累,每天运动消耗能量150-300kcal,耐力型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利于脂质代谢,减少腹部脂肪,预防控制肥胖症。
3、运动时间: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上,每天运动时间可以累积计算,但每次运动时间应在10min以上。
4、运动频率:每周5-7天,最好每天1次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平时缺乏身体活动的人,只有经过一定时间规律适量的运动累积,才能出现相应的健康效应。停止规律运动,相应的健康促进效应会逐渐消失。
通讯员 夏凡 张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实用贴|体检指标眼花缭乱,哪些才是重点?
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及个人参与到健康体检的队伍中,但不少人被体检报告上的大小箭头或加减号困扰。要读懂体检报告的意义,而不被体检报告绑架,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
体检结论提及内容要重点关注
拿到体检报告后,首先应了解您本次体检都有哪些检查项目,然后再看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包含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阳性体征(如麦氏点有压痛)及阳性检查结果(如尿蛋白阳性)等,体检结论上没有提及的项目表示在本次检查正常。
体检发现问题,若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如发现肿瘤等),体检中心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受检者单位负责人或受检本人。否则,体检医师会根据异常结果的严重程度,用不同的词语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如建议“到××科门诊进一步就诊或复查”,您就应到医院相应的科室进行复查或诊治;如建议“必要时”或“随诊”、“定期体检”,则表明异常程度不很严重,如果无不适症状,定期体检就可以了,目前不需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另外,要看懂体检报告,还须知道报告中一些符号的含义。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无时,一般用“( )”表示阳性,用“(-)”表示阴性,用 “(±)”表示“弱阳性”。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则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一般用“↑”或“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或“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指标接近正常值不能大意
健康体检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健康人群,所以检查结果正常或接近正常者最为常见。那么,如何看待那些接近正常值上、下线指标的实际意义呢?下面我们将用体检中最常做的指标举例说明。
血常规检查重点关注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三项指标,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感染、严重创伤、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白细胞减少常见于病毒性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损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脾功能亢进、血液系统疾病、病毒感染等。血红蛋白浓度减少可见于各种疾病导致的贫血。
肝功能检查
常用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临床中转氨酶降低的意义不大,增高可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心脏病、严重感染等。其中,脂肪肝、酒精及药物是健康体检中导致肝脏功能指标轻度升高的常见原因。此外,感冒、剧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所以转氨酶升高不一定就是肝炎,不必太恐慌,但需到肝病科或消化科门诊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肾功能检查
主要指标有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明显升高提示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应到肾内科门诊进一步诊治。此外,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出血、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也可引起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升高,纠正或治疗原发病后,肾功能指标可以恢复正常。
血脂分析
主要指标有胆固醇总量(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前三项指标明显升高者应到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轻度升高,尤其合并脂肪肝、肥胖者,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暂不需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血脂。血脂水平减少可见于甲亢、重症贫血、肝硬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应注意营养均衡,纠正或治疗原发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肿瘤标志物检查 体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CA242、CA724)、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如指标明显增高,癌症可能性就很大,应做进一步的检查。轻度升高,也不能置之不理,需隔一两个月去医院复检,如仍持续升高,应考虑癌症的进展;如一直没有明显变化,一般是良性病变。癌症术后患者,如指标持续增高,需考虑复发的可能性。
外科体检
主要项目包括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肛门等,若发现结节、增大等病变,需进一步检查。
妇科体检
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妇科超声和妇科查体。TCT检查提示有重度炎症、鳞状细胞学异常时,需到妇科门诊进一步诊治;若提示轻或中度炎症,则定期体检复查即可。妇科超声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若无症状及生育要求,可妇科门诊随诊观察;5cm以下无回声的卵巢囊肿,可以在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除外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息肉,无月经量改变且小于1cm的可以随诊观察。
影像学检查
一般包括胸片及B超检查(包括腹部、甲状腺、膀胱、前列腺、乳腺等),发现占位性病变,应进一步检查除外恶性肿瘤的可能。诊断明确的囊肿、错构瘤、血管瘤、息肉(直径小于1cm)及结石,若无症状,可不予处理,但需定期体检。
妥善保管体检报告单有用处除了筛查一些重大疾病外,体检还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隐患,受检人按指导建议对某些疾病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比如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就有可能避免疾病的发生。
体检报告的用处很多,通过对比历年体检结果,观察指标的动态变化,就可及时发现病情的进展。如B超检查提示胆囊息肉一次比一次大,当息肉大于1cm,应赶在恶变前切除息肉。体检报告还可以作为诊断依据之一,看病时有用。因此,无论体检结果有无问题,都应妥善保存好自己的体检报告。有些体检中心还提供为受检者体检资料电脑存档的服务,对连续体检两次以后的体检结果跟踪分析,并定期进行体检后随访。
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主任医师 陆海英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爱心,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