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过度肥胖和中度肥胖区别(过度肥胖症的概念)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多胖才算肥胖?超出这个范围都可判为过度肥胖

今天,由于饮食条件的改善,肥胖成了很多人困扰的问题之一。的确,肥胖人群患上疾病的风险比常人更高,这不仅仅会对生活造成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肥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肥胖与哪些疾病有关?

肥胖的判断标准

判断体重的标准,需按照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进行计算。

女性最常用的是用身高减去100,再用实际体重减去标准体重,两者的差再除去标准体重。如果超重百分比处于20%-30%之间属于轻度肥胖;如果超过标准体重的30~50%属于中度肥胖,如果超重百分比已经超过了50%,就属于重度肥胖,需及时控制。

而男性只需要将计算标准公式的100换成105就可以进行换算了,计算的方法和女性的一样,通过计算的百分比判断人是否处于肥胖,是目前国际最标准的计算方法。

肥胖易诱发哪些疾病?

大多数肥胖人士主要因为内分泌紊乱所造成的,这不仅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还会造成脂肪过多堆积在体内,便容易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属于营养性肥胖,他们平时常吃高热量的食物,摄入量较高,且运动量较少,导致身体非常的虚弱。这种肥胖的人他们的父母有50%也是比较肥胖的人。

肥胖症和很多癌症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肠癌、胰腺癌以及乳腺癌,大多数肥胖人士患这类病症的概率也比常人高,部分肥胖的男性比较容易出现胆管癌。

但这并不表示所有肥胖的人都会得癌症,只是他们患癌的几率比常人高,而且肥胖的人要比正常体重的人更容易出现一些疾病。

生活当中有肥胖症的人,一定要学会自我约束,要从饮食方面做到少食多餐,而且也不能够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人,随着时间的增长,肥胖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不仅会出现“三高”的情况,还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要想使身体更加的健康,一定要让自己的体重控制到健康的范围内,这样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肥胖的定义与程度分级:一份简单的科普指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危害健康。为了更好地了解肥胖,本文将简单介绍下西方医疗对肥胖的定义及程度分级。

一、肥胖的西医定义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明显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在医学上,肥胖是一个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受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肥胖的西医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重指数(BMI),二是脂肪百分比(�T)。

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是评估体重与身高之间关系的一个常用指标,其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 身高(m)²。在国际上,BMI 值的分类标准为:低于 18.5 为体重过轻,18.5-23.9 为正常,24-27.9 为超重,28 以上为肥胖。

脂肪百分比(�T)

脂肪百分比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可以通过生物电阻抗、双能 X 线吸收法、皮脂厚度测量等方法进行测定。正常成年人的脂肪百分比一般在 10%-20% 之间,超过 25% 可视为肥胖。

二、肥胖程度分级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肥胖程度,医学上常采用腰围、臀围等指标进行划分。

轻度肥胖:

轻度肥胖者的体重指数在 28-30 之间,脂肪百分比在 25%-30% 之间。此时,患者可能出现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并发症。

中度肥胖:

中度肥胖者的体重指数在 30-40 之间,脂肪百分比在 30%-50% 之间。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重度肥胖:

重度肥胖者的体重指数超过 40,脂肪百分比超过 50%。此时,患者面临更高的慢性疾病风险,如心肺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三、总结

肥胖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了解肥胖的西医定义及程度分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肥胖、预防和治疗肥胖相关疾病。健康人群应关注自己的体重和脂肪百分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肥胖的发生。而对于肥胖者,更应及时就医,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轻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Expert Panel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Obesity.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IDF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Obesity. Diabetologia. 2011;54(11):2411-241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f 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ultation.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8.

Bouchard C, Tremblay A,Authier F, et al. The multifactorial nature of obesity. Proceedings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2001;50(3):349-356

肥胖被分成4个等级,脂肪肝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你了解多少?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在现代社会,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日益紧密,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问题。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肥胖与脂肪肝的那些事。

肥胖被分成4个等级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将肥胖症分为四个等级,以便为不同等级的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肥胖的分级主要基于体重指数(BMI),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具体分级如下:

①轻度肥胖(Ⅰ度):BMI 为28~32.49kg/m2;

②中度肥胖(Ⅱ度):BMI 为32.50~37.49kg/m2;

③重度肥胖(Ⅲ度):BMI 为37.50~49.99kg/m2;

④极度肥胖(Ⅳ度:BMI≥50kg/m2。

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而引起的一种病变。正常的肝脏内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但当肝组织学上超过 5%的肝细胞有脂肪变性时,就可以诊断为脂肪肝。

脂肪代谢紊乱:肥胖者体内往往存在脂肪代谢紊乱的情况。当身体摄入过多的热量,超出了能量消耗的需求时,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肝脏作为重要的代谢器官,也容易堆积脂肪。当肝脏内脂肪的合成与转运失衡,导致脂肪过度沉积时,就容易形成脂肪肝。

不良饮食习惯:肥胖人群通常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好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这些食物的摄入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促使脂肪在肝脏蓄积。

胰岛素抵抗:肥胖者可能还伴有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这也会进一步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

肥胖是导致脂肪肝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脂肪肝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对于已经患有脂肪肝的肥胖者来说,如果不控制体重和改善饮食习惯,脂肪肝的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

如何预防脂肪肝?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的比例。

2.加强运动锻炼: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提升身体的代谢能力,促进脂肪的消耗。

3.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逐步降低体重,以达到健康的体重范围。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肝脏的健康状况和脂肪含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