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颅肥胖(脑部肥大)
“补三髓,护骨骼”,选来选去就是金诺三髓粉
“喝三髓粉的这几年,我不但腰腿疼的症状缓解了,而且也很少感冒,有时家里和周围的人被传染上感冒,但我却安然无恙。”如今已81岁高龄的北京杨先生,在谈起服用3年多的金诺三髓粉时,依旧充满激动之情。那么,何为金诺三髓粉,它又有何“神奇”之处?这要从让大部分老年人为之揪心的骨骼问题开始。
骨骼问题狂补钙?小心走进认识误区
“骨质疏松了,快补钙;腰酸腿疼了,那是缺钙了,吃点钙片吧!”面对家中父母的老年症,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补钙本身并没有错,可你是否想过,只靠补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盲目补钙也可能适得其反?
家住北京东城区的李先生在半年前发现父亲患有骨质疏松后,第一时间为父亲进行补钙。持续半年后,发现父亲问题并未有多大改善,反而出现没胃口、便秘、疲累的症状。去医院一查才发现,老父亲这是钙中毒了。对于这种情况,在国人当中并不鲜见。专家提醒,只有砖头盖不出房子,同样只靠补钙也不能构建骨骼。补骨并不等于简单补钙,更不等于盲目补钙。
那么,骨骼究竟该怎么补呢?
临床证实养护骨骼更需要补充三髓营养和全骨营养
所谓三髓就是脑髓、脊髓和骨髓。《素问脉要精微论》称:“髓者,骨之充也”。髓就是分布于骨腔内的一种膏样物质。根据髓所分布部位的不同,髓分为三种,藏于脑颅腔内者称为脑髓;藏于脊髓管内称为脊髓;藏于骨腔内的为骨髓。它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由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充养头脑、滋养骨骼、化生血液之功;另外“髓生骨中,滋养骨骼,髓足则骨强”;药王孙思邈也提出:“髓可补精髓、壮筋骨,延年益寿”。由此可见补充三髓对强健骨骼十分有好处。
而医学上对骨骼的组成成分做研究发现,人的骨骼主要是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的。有机质主要包括骨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骨生长因子等,这些成分决定骨骼的弹性特征;无机质主要包括钙、磷、镁、钾、钠、锌、锰、铜等,这些矿物质元素决定骨骼的硬度及刚性特征,而钙其实只是骨骼中无机质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因此补充骨骼代谢所需的营养只靠补钙是不全面的。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的临床结果表明:服用金诺三髓粉半年,身体各部位的骨密度显著提高率可达75%;对腰背疼、腿疼、关节痛、行走难等骨病症状的改善率超过60%。另外1~5年的临床研究也发现,长期服用金诺三髓粉对改善骨质疏松和提高骨密度继续有效,能使新发骨折率下降75%!这种效果也是前所未有的。
金诺三髓粉历经近40年研制,超过15年的市场验证,运用现代生物科技提取了壮牛的新鲜脑髓、脊髓、骨髓以及牛腔骨中的营养精华,并确保了这些营养精华的生物活性,能够补充我们人体骨骼代谢所需要的全骨营养,更含有促进全骨营养吸收的三髓营养,能有效补养骨骼,预防骨骼病变,延缓骨骼老化,使骨骼保持健康强韧,身体活动自如。
古语有云,“树老心空、人老髓空”。人步入老年,不仅人体内的髓逐渐老化,骨骼也在同时老化流失,因此,必须同时补充三髓营养和全骨营养,才能从根本上养护好骨骼健康。这就是金诺三髓粉在强健骨骼方面之所以如此有效的“奥秘”所在。
当然,金诺三髓粉除了能够作用于骨骼健康,很多人服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失眠、健忘、头痛、晕眩、老年痴呆等问题也能得到不一而足的改善,还会感觉到浑身有劲,气色转好,感冒少了、体质改善等,这都是因为金诺三髓粉补充了三髓营养的作用。
曾经的全球最富国家之一瑙鲁,是怎么破产的?
提起全球最富有的国家,我们就能够想到卢森堡,比利时,法国和瑞士等国家,但是我们却鲜少提到瑙鲁。虽然瑙鲁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是略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瑙鲁是曾经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有的国家发展靠经济,有的国家发展靠资源,有的国家发展靠劳动力,而瑙鲁令人震惊,它的发展竟然是依靠鸟屎。依靠鸟屎,它迅速地发展起来,跻身全球富裕国家行列。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犹如奇迹般发展起来的国家,竟然开始破产,这一切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鸟屎背后的供应链条存在着风险,鸟屎带来的红利,总有一天将被消耗殆尽。
瑙鲁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是一座珊瑚礁岛屿,位于太平洋的中部。当地人口0.8万人,仅两个小时就能够转完整个国家。该国家将兴衰寄托在鸟粪的身上,成也鸟粪,败也鸟粪。
在瑙鲁没有发展起来之前,瑙鲁的人民对当地的鸟可以说是一种厌恶的态度。尤其是鸟类数量众多,而瑙鲁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岛国,更是无法忍受鸟类漫天排鸟粪的场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如这句话所说,就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之后,有专家对鸟屎进行了化验,发现鸟屎中存在着大量的磷酸盐,而磷酸盐正是制造磷肥最有力的原材料。
并且在此发展之下,瑙鲁岛上的石头断面是含磷37%的磷酸盐,这一发现极大地震惊了当地的研究者。在地质队后来的普查中 ,发现瑙鲁5/6的土地都是磷酸盐矿区,并且还创下了世界纪录,是世界上最高的磷矿床。
而这位研究鸟屎的德国科学家给出了确切的研究结果之后,这个消息也很快传遍了瑙鲁这个岛国。瑙鲁的人民为此非常兴奋,并且变废为宝,大量的利用鸟屎转化为磷肥的优势,大量的开发,当地还有磷酸盐的土地,狠狠的大赚了一笔。
在这些瑙鲁人民的努力之下,瑙鲁迅速地发展起来,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老鲁的监禁甚至可以与美国相媲美。在鸟市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之下,瑙鲁甚至到了与美国瓜分的地步。
在这个鼎盛时期,瑙鲁的人民人均收入年入百万,可以说,瑙鲁从一个“穷小子”华丽蜕变为一个“暴发户”。这其中的转变如此突然,让瑙鲁的人民一瞬间泡在了蜜糖罐里,有一些迷失自我。
瑙鲁是面积狭小,岛国仅长六公里,如此小的领土,甚至不及美国的一个小州。然而,在当时却拥有与美国互相匹敌的经济,着实令人讶异。
在这之前,瑙鲁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处于困苦之中,谁曾想此番咸鱼翻身,彻底改变了瑙鲁人民的身价。然而,世事大悲大喜,瑙鲁人民还没有快活多久,就陷入了破产之中。
沉浸在快乐之中的瑙鲁人,有的甚至当起了甩手掌柜,直接雇佣人为自己干活,而自己只用在家数钱就可以年入百万甚至更多。
尤其是鼎盛时期的瑙鲁,甚至发展一度超越美国,有着“太平洋里的科威特”之称,是太平洋群岛里的首富,有着大哥大的地位。当时瑙鲁的人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三万美元,甚至是当时美国人均收入的好几倍。
瑙鲁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个富到流油的国家,不管是教育,医疗还是住房,政府都会给予极大的补贴和支持,甚至当地的人民根本不必考虑这些问题,政府就已经为你铺好了道路。
瑙鲁发展到鼎盛时期,由于当地的人民过于富有,许多患上了肥胖,开始无节制地进行享乐。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水,劳动人民直接用糖水和啤酒替代。因此,在瑙鲁患二型糖尿病的人数为世界之最。
在饮食方面更是不用说,瑙鲁人民顿顿吃香喝辣,在美食方面丝毫不亏待自己,更值得一提的是,常人一天三顿饭,而瑙鲁人民一天竟然吃六顿饭,而六顿饭在当地已经变成了一个家常便饭的事。
就在这样的暴饮暴食之下,瑙鲁人民也不运动,整日整夜处在享受之中,这样的懒惰,让瑙鲁人民的身材走了样。于是,瑙鲁人民也被世界贴上了另一个标签,那就是世界肥胖率最高的国家。
在当地,瑙鲁的肥胖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你几乎很难看到身材管理好的人。在十个人之中,就有六个人患上糖尿病。并且,由于过度的肥胖,瑙鲁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
由这些事实,我们可以看到,瑙鲁人民的思想并不发达,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从前落后的瑙鲁教育落后,导致思维的发展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只有财富而没有思想,这个国家迟早要陷入破败之中。
瑙鲁人民并没有向前发展的意识,他们只想要享受当下的欢愉,大量地进行开发资源,将鸟屎的资源过度利用,从而将其环境与资源都陷入了一片荒芜之中。
不思进取,懒惰享乐,并且没有任何的头脑和规划,任何一个人都将坐吃山空。一个没有思想的国家,终将不会拥有自己光明的未来。
因此,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头脑上的智慧,一个民族如果不思进取,就如同当代的瑙鲁这样,从一个富庶的国家一举转变为一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挥霍无度的基础之上,一切都是自食其果。
02陷入破产纠纷由于人民长期无度的开发,瑙鲁的生态自然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上个世纪的时候,瑙鲁向外出口了大约8000万吨磷酸。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就能够得知,瑙鲁人民对当地资源的开发是多么贪婪和无度。
瑙鲁这个岛本身的海平面只有40多米,如今,更是因为海平面下降数十米,从而导致人民生活遭遇了威胁。另一方面,大量的开发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许多当地的土地表面上都如月球表面一般坑坑洼洼。
而瑙鲁陷入这种境地的标志,就是1989年的时候,政府首度在财政上出现了赤字,然而,瑙鲁人民并没有就此反省,反而寄托于更加大力的开发资源,从而弥补财富上的亏缺。
然而,事态的发展令他们措手不及。政府不仅出现了财政赤字,连曾经对他们有保障的措施,也不能够再实施。因为为了扭转瑙鲁的残破局面,政府不得不卖掉原先的财产,但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财政地位。
国家银行濒临破产,政府福利一度失效,不仅仅是人民,就连政府也一度陷入惶恐之中。然而,缺乏思想的瑙鲁人仍然沉浸在美梦之中,为了恢复之前的生活,许多人不顾海平面的上升 ,都纷纷加大了开采的力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受不了的瑙鲁民众依然采用原先的办法来拯救自己,然而,这样的开采只会让他们更加地陷入深潭之中。不仅仅是政府破产,民众也纷纷陷入破产与贫困之中。
然而,想要挽救瑙鲁的结局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脑颅一直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而没有其他的支柱产业,在向外发展的时候一直以自我消耗为主要动力,因此,当这一切资源消耗殆尽的时候,瑙鲁仿佛没有翻身的机会。
瑙鲁作为一个小岛,本身的资源就非常有限,鸟屎创造的磷酸矿视为唯一丰厚的资源,而如今也被消耗殆尽。因此,政府想要利用其他资源或者其他方法来弥补财政上的亏空,却也是毫无办法,因为瑙鲁可利用的资源实在是太少。
瑙鲁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也曾开发过除了磷酸之外的产业,那就是利用沿海岸的优势,开发离岸银行服务。具体内容就是向其他国家的人员出售瑙鲁护照,因此,瑙鲁也一度成为许多人洗钱和逃税的选择。
然而,这样的产业并不能够发展太久,随着90年代的经济危机,瑙鲁也深受打击,在这场危机之中,几乎是分毫未收。同时,瑙鲁向通用电气借贷的2.36亿澳元贷款也无力偿还,导致其在澳大利亚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也被强制收回了。
曾经瑙鲁人民拥有过短暂的未来,然而,民众却缺乏眼光,只是一味地坐吃山空,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在这场过度的享受之后,瑙鲁恢复了曾经贫穷的样子,甚至还比之前的状况更加惨烈。环境更加恶劣,海平面下降,可以说是一种重创。
现代瑙鲁的人民生活的经济来源只能依靠他国救济和给他国租地收取租金。我本不会感到如此痛苦,假如我未曾见过光明,机遇让劳动人民从黑暗中走出,见到了短暂的光明,然而如今却又恢复到黑暗之中。
谈起瑙鲁,回顾瑙鲁的历史,我们虽然能够发现他曾经短暂的大放异彩,然而,其本质是一直没有改变的。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思想,而只是一味地消耗自己。
虽然瑙鲁的人民曾经短暂地拥有过财富,而财富也选择了他们作为主人,然而,他们却没有能力去维持着财富的继续。究其根本,还是思想文化跟不上其经济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不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的时候,就应该适时地去做出调整。而瑙鲁人民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在一切又归于沉寂之后,瑙鲁人做出了努力,但取得的成效并不大。
一方面,瑙鲁人继续深度的挖掘磷酸盐资源,另一方面,瑙鲁人也积极的开采其他的资源,例如深海锰矿。同时,瑙鲁选择收容澳大利亚难民来换取援助,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力量,莫过于思想与智慧的力量。而瑙鲁如今的选择仍然是在挖掘自身的资源如此这般,只会让该岛的资源越来越枯竭,从而使经济越来越难以提高,甚至人民越来越贫穷。
以内耗自己以换取经济利益,显然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瑙鲁人应该真正提升的是自己的教育问题,只有培养好一代又一代青年,端正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才能够挽救一个国家于危难之中。
无论是科技还是军事的发展,都在促进本国人民美好生活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瑙鲁只要不坐吃山空,从其他各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提高自我经济价值,自然会提升经济。
同时也要重视保护自然环境,由于长期的无度的磷矿盐的开发,瑙鲁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最重要的是,海平面降低可能给未来的瑙鲁后代带来生存的风险。
只有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国家的环境,瑙鲁才能真正地实现舒适生活的目标。在提升自己经济与国家实力的同时,拒绝无度的开发资源,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才是瑙鲁向善向好发展的追求。
瑙鲁本来的意思是“宜人的岛”,它曾短暂地开花,暂时实现了名字的寓意,也确实让往来的游客都感受到了它的发达,但是如今却与该名字的寓意相差甚远。
不过,只要瑙鲁找到属于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拒绝过度鸟粪式发展经济,寻找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合理之道,并且积极努力地发展,总有一天也能够重现当时的光明与辉煌。
参考信源E.A.Harvey;unsplash;flickr;wiki.揭秘岛国瑙鲁的倒掉太平洋袖珍资源国的兴衰史[J].环球人文地理,2021,(17):46-55.
姚明星;付成双.磷矿的悲歌:生态殖民主义视野下的瑙鲁环境危机[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6(02):53-64 123.
瑙鲁:靠鸟粪生存的国家[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8,(08):54.
复杂牙齿结构助熊猫成生存竞争赢家
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标志性物种,它最显著的习性是以竹子为主食。然而竹子全株上下富含坚韧的纤维,很难消化,即使是拥有大量肠道菌的偶蹄目反刍类动物,也没有以竹子为主食的。要知道,大熊猫的祖先是一种食肉动物,在通往以竹子为主食的演化道路上,发生的改变可不是一点半点,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牙齿结构的变化。
常人很少去细究“国宝”大熊猫的牙齿什么样,其实它的结构极其复杂,每个臼齿都布满瘤突和小尖,和其他熊类存在巨大的差别。由于这种差异,大熊猫牙齿齿尖与齿嵴和其他熊类的同源性一直让人疑惑不已。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江左其杲借助祖先追索的方法,详细研究对比了大熊猫在晚中新世的直系祖先——禄丰始熊猫和现代熊类的祖先——戴氏祖熊。借助这两个桥梁,研究人员得以建立起严格的大熊猫—熊类牙齿同源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熊类牙齿术语的建议。
通过对云南禄丰晚中新世古猿地层中发现的大熊猫化石进行研究分析,科学家发现,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个体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如果“始熊猫”被认为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只大熊猫,则大熊猫比中国土地上人类出现得还要早。
而戴氏祖熊是一种大型的祖熊,在体型、比例上介于绝灭的小鼬熊和现生的黑熊之间。它的吻部短而宽,矢状嵴向后变得非常高,并延伸至枕面之后,与面部相比,脑颅部显得相当窄,听泡在形态上为三角形,具有短的管状外耳道,下颌骨粗壮,前臼齿退化成纽扣状,颊齿上的釉质褶皱很微弱。
在我国古代,大熊猫的名称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这个动物群的许多物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这与大熊猫的演化机制密不可分。在动物进化史上,大熊猫是佼佼者;在生存竞争中,大熊猫是成功者。因此大熊猫才被称作“活化石”。
通过详细的同源性研究,江左其杲重新审视一些特征在熊类演化中的地位,并为将来研究整个熊科的系统发育打下了基础。他发现,熊类的P4内叶的齿尖和其他多数食肉目不同,其主要的尖为次尖而非原尖。原尖早在渐新世的一种熊类中就已经开始退化,在中新世到现代的熊类中,大部分成员都只有次尖,而大熊猫却是例外。由于适应植食性,大熊猫的牙齿结构趋于复杂化,原尖在早期的郊熊猫和禄丰始熊猫中再次出现,并在大熊猫中进一步发展,因此其牙齿同时具有原尖和次尖。
过去曾经被认为和大熊猫一样具有双分原尖的印度熊,它的2个齿尖都来自于次尖,因此这一特征不宜再作为印度熊和大熊猫牙齿结构的共同特征。在建立起牙齿同源结构后,研究人员也对一些过去分类地位不明或有争议的物种的演化位置有了新的认识。最新一期国际期刊《古生物学学报》在线发表了这一令人关注的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还首次发现了大熊猫牙齿能够实现自修复。据该实验室刘增乾博士介绍,大熊猫牙齿的矿物质像树木一样垂直紧密地排列,从而形成牙釉质的“坚固森林”,而有机质则填充在“矿物质树”之间微小的缝隙中,牙釉质的变形、损伤与自动回复,微观上都是通过这种微小的缝隙实现。这种天然有机质在水合条件下会发生溶胀,进而发生高分子链柔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等转变现象,从而实现牙釉质的自修复,而熊猫唾液中的水分子能够对自修复效应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为早期大熊猫拥有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提供了佐证,也为新型仿生材料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并在人牙匹配型仿生复合义齿材料、高强高导电接触材料等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文来自:科技日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