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男童肥胖的危害(男童肥胖的影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宝宝肥胖不敢想象的四大危害 别再让孩子胖下去了

宝宝肥胖要引起父母的重视,肥胖会增加宝宝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而且身体抵抗力会下降,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而且容易出现皮肤感染的情况,宝宝肥胖容易引发糖尿病,因此父母要注意控制宝宝的体重,下面我们具体了解宝宝肥胖有哪些危害?

宝宝肥胖不敢想象的四大危害

1、皮肤易发生感染:宝宝肥胖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甚至也会出现皮肤糜烂、溃疡,肥胖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危害,肥胖会增加宝宝患病的风险,而且会影响宝宝皮肤的健康状况,容易发生皮肤感染。

2、抵抗力下降:肥胖会加重宝宝各脏器的负担,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身体内脂肪过度堆积,也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而且会对宝宝的肝肾造成负担。

3、心肺功能变得低下:肥胖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肥胖也会诱发多种疾病,肥胖容易导致冠心病发生,而且容易诱发糖尿病,父母要注意控制宝宝的体重。

4、引发身体多种疾病:肥胖会诱发多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发育,肥胖会增加三高疾病的发生,并且容易导致糖尿病以及脊柱变形等疾病。

如何预防宝宝身体肥胖

1、限制宝宝吃零食:不能让宝宝吃太多甜食和零食,否则会导致脂肪堆积,容易导致宝宝身体肥胖,肥胖会影响宝宝骨骼的发育,而且会对肝肾造成负担,因此父母要格外注意,定期帮宝宝测量体重,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尽量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不要让宝宝吃太油腻的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脂肪堆积,父母要了解宝宝肥胖的危害,肥胖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肥胖还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肥胖容易导致宝宝免疫功能低下。

3、增加身体的活动量: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的活动,尽量到空气清新的郊外活动,提高宝宝身体的抗病能力,降低宝宝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平时多运动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产生,并且能避免体内脂肪的堆积,可有效预防宝宝肥胖。

宝宝肥胖有哪些危害?肥胖会影响宝宝身心健康,肥胖会加重宝宝的肝肾负担,会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要避免宝宝身体过度肥胖,尽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父母要限制宝宝吃零食,并且要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否则容易导致宝宝身体肥胖。

10岁男孩患上脂肪肝 营养师提醒:青少年肥胖危害多

来源:广州日报

营养师提醒:青少年肥胖危害多

10岁男孩患上脂肪肝

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几个月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接诊了一个10岁便患上脂肪肝的小男孩。不仅是他家人,很多人听说他这么小就患上脂肪肝都觉得不可思议。好在营养医师的科学指导及时干预,三个月后他便减重11斤,成功摆脱了脂肪肝。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白恬

10岁男孩患脂肪肝 减重11斤恢复健康

小叶今年10岁,三四个月前,身高145厘米的他体重有54.7公斤。其实,在去年11月,他曾因肥胖问题到医院检查,发现骨龄超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偏高,医生建议他减肥,这才引起父母对他体重的关注。

为了将小叶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妈妈想方设法帮他减肥。但10岁的孩子正在发育期,让他控制饮食不容易,摸索了几个月仍未见效,最后只好作罢。

由于今年上半年在家上网课,日常少运动,小叶非但没瘦下来,到儿科一检查,胰岛素、尿酸仍然偏高,并出现轻中度脂肪肝。这让爸妈又吓了一跳:脂肪肝不是中老年人才多发吗?孩子才10岁,竟也患上脂肪肝!

爸妈担心再这么发展下去后果更严重,才把小叶送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就诊。营养科医生帮他进行体重管理,经过三个月的科学饮食,小叶的体重降至49.4公斤,总胆固醇从5.98(标准为5.18以下)降低到3.87,甘油三酯从3.04(标准为0~1.7)降低到0.49,常规身体指标都在标准范围以内。

“我按照营养师给的食谱给孩子做饭,他每天的营养都很丰富,每周末坚持游泳,也不用超负荷运动,只是下课后尽量走路回家,三个月后体重降到49.4公斤,脂肪肝没有了,身体轻松了!”小叶的妈妈很开心。

这三个月里,小叶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需要饿肚子节食,但体重成功减下来了,还长高了两厘米!

科学饮食 运动 预防青少年肥胖

小叶的体重是怎么减下来,并成功“甩掉”脂肪肝的呢?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介绍说,关键在于科学饮食 运动:

1.按需吃饭,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吃太多发胖,吃太少营养不均衡还是胖。处在小叶这个生长发育年龄段的孩子,更要保证每天“按需吃饭”,食物粗细均衡,杜绝过度烹饪。

营养过剩或不均衡是导致青少年肥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提倡科学饮食,少在外就餐,家庭烹饪少油少盐;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果蔬,少吃肥肉;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2.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不少青少年的肥胖主要是因为缺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家长在课余时间应多陪同孩子参与室外活动,比如跑步、爬山、骑自行车等,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曾青山指出,不少青少年肥胖后,容易尝试不健康的减肥方法,比如节食或服用减肥药,这样可能导致过度饥饿后暴饮暴食,陷入恶性循环。她建议,父母应引导孩子遵循“营养干预 规律运动 定期检测体成分”,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为后继的健康成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肥胖危害多 发现这些异常需警惕

爷爷奶奶们可能会觉得,孩子养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的才健康、可爱,胖一点才有福气。所以,家有小胖墩,好多家长都不太当回事,甚至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底子好”,殊不知,青少年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曾青山介绍说,肥胖可给孩子带来以下五类隐患:

1.肥胖影响身高

肥胖可使脑垂体分泌生长因子减少,肥胖的青少年最终身高可能会赶不上正常的同龄人身高。

2.肥胖影响体型和心理健康

肥胖的孩子体重过重,可对下肢造成负荷压力,易致O形腿、外八脚等,进一步可能导致肥胖青少年自卑、不合群,影响心理健康。

3.肥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肥胖的孩子咽部和胸腹部脂肪增多,可影响正常呼吸,易患呼吸道疾病。

4.肥胖影响心肺功能

肥胖的孩子心肺要相对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相当于给心肺增加了负担。

5.肥胖增加慢病风险

脂肪组织功能的改变与BMI的增加是同时发生的,而青少年时期过多脂肪会造成代谢和心血管的临床前改变,提高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风险。

曾青山提醒,当孩子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体重过重有肥胖引起的指标异常,代谢疾病等问题,并伴有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体重增长异常,如果每年增长超过4公斤,一般正常青少年2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加2公斤。

怀疑有胰岛素抵抗,如孩子颈部、腋下出现黑棘皮状的色素沉着等情况,更需及时就医。

影响生长和大脑发育……儿童肥胖危害多 饮食要注意这些


制图:孙红丽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仅影响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

对于儿童个体的健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二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三是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四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肥胖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所以,对家庭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

儿童肥胖受哪些方面影响?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防肥胖,饮食要注意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