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肾病肌酐(肥胖性肾病肌酐不高)
每天以车代步 208斤男子查出“肥胖性肾病”
武汉晚报&武汉观(记者伍伟 通讯员江维)中年男子在职场上干得顺风顺水,自己的小家庭也经营得幸福美满,但身材逐渐发福,孟先生以为这都是正常现象没当回事,没想到在做体检时,就发现肾脏出现问题了。经过一年的治疗,孟先生上周五已减至176斤,肾功能也恢复正常。
39岁的孟先生,家住古田,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近两年,孟先生的公司经营得不错,自然而然变得心宽体胖,再加上每天以车代步又缺乏锻炼,到了去年5月,体重逐渐增长到208斤。
一次常规体检中发现蛋白尿异常,孟先生决定到普爱医院进一步进行检查。接诊的肾内科蔡源医生发现,孟先生的血肌酐有轻度增高,肾小球滤过功能仅剩下正常人的40-50%,这说明孟先生的肾功能有受损。经过全面检查后,孟先生被诊断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蔡源医生说,蛋白尿不仅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表现,还是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要引起高度重视。肾内科医疗团队为孟先生制定了治疗方案和减肥计划。上周五,孟先生到医院复查,蔡源医生发现,经过一年多治疗,孟先生已经成功减肥至176斤,尿蛋白转为阴性,肾功能也恢复了正常。
肾内科董骏武主任解释,控制体重需要有长期的计划,科学的饮食搭配加适量的运动才是有效的方法,不建议单纯节食或者靠减肥药物来减重。(编辑:田甜)
不只是痛风 高尿酸对肾的打击也很大
啤酒、海鲜、烤串……随着“痛风套餐”逐渐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标配饮食,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也渐呈年轻化趋势,且患病人群也直线上升。大家都知道高尿酸可以诱发痛风,但它对肾脏的伤害也不可小觑。高尿酸血症可以说是被忽视的肾脏病“元凶”。
高尿酸人群已达1.2亿
据估算,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达1.2亿人。脑力劳动者血尿酸水平高于体力劳动者,男性高于女性,肥胖高于体型正常人群。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大于420umol/L(7mg/dl),女性大于360umol/L(6mg/dl),就可以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原因可以是尿酸产生过多、尿酸排泄过低或二者同时并存。血尿酸的高低决定于尿酸产生和排泄之间的平衡。尿酸60%至70%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近端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血尿酸可有一定程度升高。
高尿酸就是这样害了肾的
以往认为,长期高尿酸血症仅引起痛风。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有多种危害,会大大增加罹患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研究证实血尿酸每升高60umol/L,肾脏病风险即增加7%至11%,肾功能恶化的风险增加14%。高尿酸血症导致肾脏损伤有以下三个方面:
急性尿酸性肾病 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血尿酸迅速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多为一过性肾功能损伤,如果得到恰当治疗肾功能可以恢复。
慢性尿酸性肾病 早期出现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逐渐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最终发展至慢性肾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 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00倍,84%为单纯性尿酸结石,持续酸性尿使尿酸结石易于形成。可有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的症状。
这种情况下
启动降高尿酸治疗
针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国内指南最新的建议是分层管理。当患者血尿酸水平大于540umol/L,或血尿酸高于480umol/L且有下列并发症之一:肾功能损害、尿酸性肾石病、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肥胖,建议开始降尿酸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分为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是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基础。一方面要避免高嘌呤饮食:不喝肉汤,少吃海鲜、贝类、动物内脏、肥肉、干货(香菇、紫菜、海带等)、豆类(除黄豆外)、坚果等高嘌呤食物;不饮酒;戒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另一方面,要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同时,避免应用使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皮质激素、他克莫司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较常见的有用于碱化尿液的,如碳酸氢钠;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必须提醒的是,不同的患者适合不同的药物,具体应用一定要遵医嘱。
文/薛宇(北京老年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外卖+奶茶!你的肾就是这样毁掉的
肾脏是很“娇嫩”的器官,
也是很有“责任感”的器官,
很多因素都容易伤害肾功能。
而它却是个“老实人”,
总在一个人默默承受,
等到这个“老实人”发出求救信号时,
往往就太晚了!
2023年3月9日是世界肾脏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肾健康
——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
警惕肾脏病年轻化
肾脏功能受损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大多人只是觉得全身乏力,面部水肿或者眼皮略有水肿,少数伴有双下肢水肿。往往是上厕所时发现小便呈现泡泡样、酱油尿,才来医院就诊,这时候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
还有部分患者是体检查出蛋白尿、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才来就诊,而血肌酐的升高往往代表着肾脏滤过功能下降了50%以上。
生活压力大和饮食是重要因素
肾功能受损的年轻患者比例增高明显,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熬夜、作息不规律、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缺乏锻炼,都是影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密不可分的因素就是饮食!奶茶不离手,三餐靠外卖,已然变成许多年轻人的常态。高盐、高油脂、高糖饮食让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这三类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进一步促成了肾功能受损的年轻化。
儿童“高尿酸血症”非常隐蔽
儿童“高尿酸血症”非常隐蔽,“小胖”们更是“高尿酸血症”的最爱,孩子们普遍“口味重”,而且摄入太多肉、蛋、动物内脏、海鲜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把饮料当水喝,零食当饭吃,家长们生怕孩子营养不够,也有求必应。
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尿酸盐沉积,可能在关节、肾脏、血管壁,轻的是关节疼痛,重则引起肾病,甚至尿毒症。长期潜伏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持续损害身体健康。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之前,通过重建正确的生活方式,大部分孩子都能恢复正常,特别严重的要采取医疗干预措施,预后远比成人患者良好。
保护肾脏健康,这6方面下手
0 1
不要熬夜
良好的睡眠,能让损伤细胞自我修复效率更高,促进免疫、代谢、各器官发挥正常功能。
大家熟知熬夜伤肝,可熬夜也会伤肾。对于已经患有肾脏病的患者而言,已有许多研究观察到,长期睡眠不佳,包括睡眠时间太短(小于6小时/晚)、睡眠质量不高(碎片化睡眠,断断续续),尿蛋白、血压等指标可能会更难控制,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尿毒症风险也会更高。
0 2
拒绝滥用药物
擅自使用或者不遵医嘱,擅自加量或者叠加服用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我们常见的感冒药,退热阵痛药物,都是此类,长期服用、超量服用、叠加服用,可以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影响肾脏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功能,以及浓缩稀释功能,久而久之可以继发肾功能不全。
还有成分比较复杂的中药,反复服用可能会导致毒性物质损伤肾脏肾小管和间质,从而继发急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慢性间质性肾炎,最终导致肾功能减退,所以服用中药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不要听信偏方。
0 3
少喝奶茶
奶茶成了大家共同的“快乐水”。不过,为何医生都不建议喝奶茶呢,罪魁祸首主要是其中含的“添加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每日的糖(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那我们来看看一瓶奶茶中的含糖量大约是多少?
过多的糖有何影响?糖有一定成瘾性,会让你越喝越想喝,久而久之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而这些慢性病,均会促进慢性肾损伤的发生。
像甜品、糖果等这些高糖食物与甜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其中的添加糖都不少,因此同样建议大家最好少吃点。
0 4
少点外卖
外卖是高盐、高脂、高热量的代言人。通常情况下,吃得太咸太油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损害,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如果长时间的高盐饮食就会导致水钠的潴留,加重肾脏负担。
0 5
勿频繁使用美白化妆品和染发剂
很多见效快的美白产品其中的化学物质超标,如苯、汞,长期频繁的摄入这些物质,会导致慢性肾间质损伤。建议不要用三无产品,美白化妆品选择汞含量在1mg/kg以内的,染发间隔时间不少于半年。
0 6
不要憋尿,要多喝水(没毛病)
不少搬砖人因为工作原因,导致长时间憋尿。尿液长时间留在膀胱里,容易引起尿液上行反流,回到肾脏继发尿路感染。
也有人嫌上厕所麻烦,不喜欢喝水。如此肾脏不能及时排泄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同时由于长期输尿管、膀胱尿液比较高度浓缩,容易导致废物不能排出,泌尿系产生感染。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你的肾脏
排尿减少: 当肾脏无法摆脱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时,就会发生尿液减少。
尿性状改变: 尿中细密泡沫增多,尿的颜色发生变化。
疲劳虚弱: 疲劳、虚弱、乏力等不良症反应,并且随着病程发展,会逐渐加重。
肢体浮肿: 体内大量废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的情况下,会引起体液滞留,继而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迹象。
体检加入这些项目,
可帮助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
1.血肌酐(正常值40-105umol/L)
血肌酐是目前临床上了解肾功能评估肾功能现况的主要方法之一。从来源上讲,血肌酐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同时还受到人体肌肉量的影响。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1/3时,血肌酐浓度将明显升高。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当血肌酐接近正常值的上限值时,就应当引起重视了;如果同时还合并有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或血尿,则更应当前往肾内科专科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血尿素氮(正常值3.1-7.2mmol/L)
血尿素氮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血清尿素氮的多少取决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速度、蛋白的摄入、以及肾脏的排泄能力即肾小球滤过率;当肾功能减退失代偿时,尿素氮的检测值将升高。
尿素氮相较于血肌酐,更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当尿素氮升高时,医生往往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结果分析病情。
3.胱抑素C(正常值0-1.26mg/L)
对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胱抑素C的变化更为敏感;但由于胱抑素 C的观察窗较窄,它仅仅能作为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提示,并不能单纯依据其变化的幅度评估肾功能受损的程度,所以,此时结合血肌以及血尿素氮的结果才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综合判断。
4.可以通过检查数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数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100-120 ml / min·1.73m2)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依据患者血肌酐、年龄、性别等依据国际公式估算出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当低于正常值,需结合血肌酐以及尿检的结果。
医生提醒:
体检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或异常症状,
一定要前往肾内科专科
进一步评估寻找病因,
并注意定期随访复查。
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
或有肾病家族史的人群,
更应依据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随诊。
综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
来源: 健康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