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链脂肪酸与肥胖(短链脂肪酸脂)
这个地球越来越“重”了,原因竟是这种常用食品添加剂
为了保证食品的风味,许多食品在制作、保存、运输过程中都加入了各种添加剂。但是最新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的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一种在面包等烘焙食物中添加的防腐剂,会导致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
国际糖尿病联合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4.25亿糖尿病患者,而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到2045年预计将达到7亿。
研究估计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并且这其中有一半没有去医院确诊。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往往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和医疗负担。而与糖尿病如影随形的肥胖,其趋势同样不容乐观,从1975年至今,短短40多年肥胖人群数目已经翻了2倍,目前全球有超过6.5亿人体型属于肥胖或者超重。
食品添加剂与现代病
在过去,许多研究会把这两种病症和基因、遗传联系到一起,但随着这几十年来食品工业的发展,已经让科学家无法忽略饮食对肥胖与糖尿病的影响。
在食物的生产、保存、包装过程中都会添加许多种化学物质,包括天然存在的物质以及人造化学分子。
目前,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代谢具有何种作用,这个问题还很少有明确的证据来回答。
丙酸 (propionate)是一种短链脂肪酸,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微生物是能够在结肠中通过发酵未完全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来产生丙酸的,而这些丙酸对人体是有益的。比如经常食用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以让人更易产生饱腹感,原因就是一些类似丙酸的短链脂肪酸在起作用。
正因为人体会自产自销,丙酸通过了FDA食品添加剂的审核,经常被当做一种抑制霉菌生长的添加剂使用,芝士、烘焙食物,如面包和蛋糕、以及人造香精中都喜欢添加丙酸或丙酸盐来进行防腐。
但已经有各种研究表明,外源性地摄入和自体产生的丙酸作用并不一样,外来的丙酸对个体的许多代谢过程有重要影响。
早在一个世纪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I.Ringer就发现,给狗服用丙酸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提升,他当时认为丙酸在体内通过特殊的生化途径转变成了葡萄糖。
但奇怪的是,他发现葡萄糖的实际产出和理论产出量并不对等。
之后陆续有实验在包括绵羊、大鼠在内的其它哺乳动物中也重复出了Ringer的实验结果。
之后就鲜有人关心这一问题,直到2016年,耶鲁大学的Gerald I. Shulman等人才具体计算出不对等的原因:外源性丙酸直接转换成的葡萄糖实际上只占到葡萄糖升高总量的5%。
那多余的血糖从何而来?
人体内的糖代谢工厂
人体在摄入大量食物后,血糖浓度会急速上升,但是体内有一套完整的糖代谢系统,可以保证糖及时地被细胞吸收,并被转换成能量使用,而胰岛素(insulin)是完成这一过程的关键激素。
胰岛素是当胰岛β细胞受葡萄糖、果糖等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其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以促进人体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因此,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进食后血糖水平会很快恢复至正常值。
在许多II型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中,会出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的情况。
此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大大降低,为了避免高血糖对其它器官造成损伤,胰岛β细胞会加速工作释放更多的胰岛素来进行代偿,造成血液中胰岛素偏高。这个时候,往往是身体自主代偿的一个过渡期,之后则可能会演变成糖尿病。
在2012年,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人体测试,他们发现受试者摄入面包中添加的丙酸后体内胰岛素水平迅速上升,达到正常进食才会出现的水平,并产生了胰岛素抵抗的特点。
但当时的这项实验只是短期内观察到了这一结果,还不能直接将外源性丙酸和糖尿病、肥胖等完全联系起来。
“近些年来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患者数目急剧增长,这让我们不得不想到环境因素对身体造成的影响,”研究的作者之一Amir Tirosh表示,“而最容易影响代谢的就是食物,现在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都有数不清的添加剂,但很少有人关注其对身体代谢的影响。”
食品中的丙酸影响糖代谢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了一项更全面、实验周期更长的实验,发现从食品中摄入的丙酸在短期内会导致高血糖、胰岛素偏高,而且长期摄入将会造成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更严重的症状。
他们首先给小鼠喂食了丙酸,发现小鼠服下后体内许多激素水平会在短期内显著升高。最关键的三种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其作用与胰岛素相反,会促使糖原分解,提升血糖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其能够调节血压,同时也能提升血糖水平;另外还有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其曾被认为参与了脂肪酸代谢过程。
在这三种激素急剧升高共同作用下,小鼠迅速产生了高血糖症状。
而为了弥补以前实验的研究不足,研究者在小鼠的饮用水中添加了低量的丙酸,剂量相当于平时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量差不多。
连续服用20周之后,小鼠体重明显增加,并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症状的出现。
此次研究同样进行了小规模的人体测试,受试者被分成两组,一组进食添加了丙酸的食物,另一组则添加了安慰剂。
在持续食用一周后,人体展现出与小鼠一样的变化,包括血液中胰岛素增高和胰岛素抵抗的症状,食用含丙酸食物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血糖水平。
我们通过口腔摄入含丙酸添加剂的食物后,会激活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并促使体内胰高血糖素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等激素的升高。
受到激素影响,肝糖原持续分解,血糖升高。
身体开始分泌更多胰岛素进行代偿降低血糖浓度,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产生。
其实类似丙酸的短链脂肪酸是可以由体内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生的,科学家一直认为细菌产生的丙酸不仅不会造成血糖和胰岛素升高,反而会对身体有益。
但这项研究已经表明,自身产生的丙酸和外界摄入的丙酸并不具有相同的功能,研究者推测,这是因为从食物中摄入会极大地增加细胞和丙酸的接触,而细菌产生的仅仅只会局限在结肠部分。
“现在的食品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现在我们发现了长期摄入丙酸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论文的第一作者Amir Tirosh认为,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这提示我们还有更多的添加剂需要去研究,尤其是长期食用它们会对人体代谢产生什么影响。
编辑:李晨琰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综合自公众号环球科学及《科学·转化医学》
肠道短链脂肪酸如何让人变胖或变瘦
在目前的审美中,无论男性或女性的肥胖都是不太加分项。除此之外,肥胖还被认为是几种疾病的重要标志物,特别是高血压、2 型糖尿病 (T2DM) 和代谢综合征,肥胖在这些疾病中发挥着明确而重要的病理作用。
肥胖的发生有多种病因,其中遗传倾向、错误的饮食习惯(脂肪食物)和生活方式(缺乏运动)是重要的。除此之外,某些激素失衡和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有助于肥胖的形成和发展。但可惜这些致病因素无法解释所有肥胖的原因。
因此,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正在继续寻找和探究,旨在找出上述因素以外的因素,以便对肥胖实行更好的管理和补救措施,从而防止这一世界性流行病的发展和由于其导致的严重病理负担。
治疗肥胖有多种方法,包括饮食控制、基于激励的锻炼计划和胃绕道手术等,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和代谢与肥胖发生之间存在的关系。肠道微生物会帮助消化大部分食物,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神经递质、维生素、激素等。肠道微生物组通过这些代谢物,可以影响几乎所有代谢活动。
短链脂肪酸作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之一,在肥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短链脂肪酸 (SCFA)?
短链脂肪酸(SCFA)是身体和饮食中的一种脂肪酸。链长是指化合物主链中的碳原子数 (C)。
短链脂肪酸(SCFA):5 个或更少的碳原子
中链脂肪酸(MCFA):6 至 12 个碳原子
长链脂肪酸(LCFA):13 至 21 个碳原子
极长链脂肪酸(VLCFA):22 个或更多碳原子
短链脂肪酸是少于 6 个碳 (C) 原子的脂肪酸。
其中乙酸盐 (C2)、丙酸盐(C3)和丁酸盐 (C4)是主要的短链脂肪酸,是在结肠中碳水化合物的细菌发酵过程中形成的。
短链脂肪酸的存在会使回肠(小肠末端)到盲肠(大肠起点)的肠道 pH 值降低,从而防止有害细菌(如肠杆菌科和梭状芽胞杆菌)过度生长。
短链脂肪酸有助于修复“肠漏”,通过增加粘蛋白 2 (MUC-2) 的分泌来加强肠壁,从而防止LPS穿过屏障。
人体肠道中的短链脂肪酸
目前肠道微生物组,已经被视为是免疫系统和部分能量调节器的 “器官”。肠道微生物群促进消化和食物吸收以产生宿主能量 ,并提供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是由肠道中的友好细菌产生的,它们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
在结肠中存在的总短链脂肪酸中,健康人体内的90%-95%是乙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
大多数短链脂肪酸在结肠中被吸收,与碳酸氢盐交换。短链脂肪酸是酸性的,而碳酸氢盐是碱性的。
短链脂肪酸和肥胖
关于短链脂肪酸和体重的信息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信息:
- 一方面,它们增加了热量利用率;
- 另一方面,它们与肥胖呈负相关。
总体而言,丁酸盐似乎对肥胖具有广泛的保护作用,丙酸盐具有混合关联,而乙酸盐与体重增加有关。
肥胖个体的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浓度比瘦的个体高 20%。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说法,这可能反映了一种针对肥胖的补偿性保护机制,其中更多的量从粪便中排出。这将防止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积累增加,这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丁酸盐和丙酸盐等短链脂肪酸会增加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 1 ( GLP-1 ) 和多肽 YY ( PYY ) 的形成。这些通过降低食欲来减少食物摄入量。丁酸盐和丙酸盐主要是抗肥胖的。
丁酸盐
丁酸盐主要被结肠细胞用作主要的能量来源。
丁酸盐的产生受产丁酸菌数量和大肠 pH 值的影响。丁酸盐主要由肠道中的厚壁菌门细菌产生,会影响大脑中的基因表达。产丁酸菌似乎在更酸性的环境(较低的 pH 值)中茁壮成长,而乙酸和丙酸盐细菌似乎在更碱性的环境(更高的 pH 值)中茁壮成长。
在结肠细胞的线粒体中,70%~90%的丁酸被氧化成乙酰辅酶A,随后通过三羧酸循环产生大量的ATP。丁酸盐已被发现可增加线粒体活性,预防代谢性内毒素血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潜力,增加肠道屏障功能并防止饮食引起的肥胖。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在研究丁酸盐对抗自身免疫、癌症和心理障碍等方面的潜力。
丙酸盐
丙酸盐还通过门静脉循环到达肝脏,用于产生葡萄糖。丙酸盐是肝脏进行糖异生的主要能量来源,激活三羧酸循环,改变下丘脑食欲调节神经肽的表达谱,也能刺激脂肪组织增加瘦素的表达与释放。
丙酸盐已观察到可能促进或抑制肥胖的作用,但总体而言,它似乎对肥胖具有保护作用。
丙酸盐可抑制胆固醇合成,从而拮抗乙酸盐的胆固醇增加作用,并抑制脂肪细胞中抵抗素的表达。而且,已发现这两种短链脂肪酸通过其对厌食性肠道激素的刺激作用和增加瘦素的合成来引起体重调节。
乙酸盐
在所有三种短链脂肪酸中,乙酸盐似乎显示出更多的致肥胖潜力。它充当脂肪生成和胆固醇合成的底物。高脂肪饮食增加了 LPS 的吸收,而 LPS 又被发现与代谢性内毒素血症有关,并诱发炎症导致肥胖。
肠道中相当大比例的乙酸盐很容易被吸收并到达肝脏(通过门静脉循环),在那里它被用来制造胆固醇。
人体研究表明,在6名志愿者的饮食中给予乳果糖(经微生物群代谢产生大量乙酸盐)2周后,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ApoB和血液中的乙酸盐水平均显著升高。
虽然乙酸盐主要是致胖的,但它也有一些可以防止肥胖的特性,其作用低于丁酸盐和丙酸盐。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说法,它可能通过增加GABA来对抗下丘脑(弓状核)的体重增加。
细菌种类和肥胖
肥胖动物和人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低,拟杆菌门、疣微菌的百分比较低,厚壁菌门和放线菌的百分比较高。但是其中一些结果没有并不能在所有研究中重现。
种属层面:
<来源:谷禾健康肠道菌群检测数据库>
以下微生物导致肥胖的证据较少:
与较瘦的受试者相比,肥胖小鼠和人类体内的产甲烷古菌含量更高。
M. smithii与B. thetaiotaomicron的共定植导致膳食果聚糖发酵成乙酸盐,从而显着增加脂肪生成。
M. smithii存在于 70% 的人类中,它会产生甲烷。已发现通过去除氢原子来增强多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发酵,导致更多的短链脂肪酸产生,从而增加它们的吸收。这些短链脂肪酸作为额外的能量来源发挥作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随后的肥胖。
与瘦受试者和胃绕道手术后的受试者相比,肥胖个体的产氢普雷沃菌科(一种拟杆菌门)和甲烷杆菌目(古细菌,它们是一种氧化产甲烷菌)的数量处于较高水平。研究人员假设氢气减少了,这使得短链脂肪酸的产量更高。这导致更多的能量被肠道吸收。
已发现肥胖人类和小鼠的肠道菌群特征如下:
- 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的相对比例低
- Erysipelotrichi 较高(与儿童热量摄入增加有关)
- Oscillibacter和Clostridium簇XIVa和IV(在易肥胖的小鼠中发现,并且在其抗肥胖的对应物中完全不存在)
- 瘤胃球菌高(其大多数物种属于几个梭菌簇,包括梭菌簇 IV 和 XIVa)
- 已发现Clostridium leptum(簇IV)与肥胖和体重减轻有关
- F. prausnitzii 与肥胖和糖尿病中低度炎症状态的减少直接相关(与卡路里摄入量无关)
增加短链脂肪酸的食物来源
直接含有短链脂肪酸的食物
主要来源是乳制品,黄油等,其中含有丁酸盐。例如,黄油大约含有 3% 至 4% 的丁酸。这听起来可能不多,但它比大多数其他食物都多。推而广之,酥油还含有丁酸。
其他类型的乳制品也很重要。开菲尔和酸奶通常含有益生菌。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提高短链脂肪酸水平,只要没有乳糖吸收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食物如黄油类的并不能多吃,而通过食物改善肠道菌群组成,从而增加短链脂肪酸是相对有效和安全的方式。
因此,饮食方式对于调节体内短链脂肪酸较为重要,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或高蛋白)饮食可能降低丁酸盐的产量,因为这样的饮食方式可能会剥夺肠道中产丁酸的细菌最喜欢的食物。那么具体该怎么吃?
通过菌群调节增加短链脂肪酸的食物
吃大量富含纤维和抗性淀粉类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和豆类,与短链脂肪酸的增加有关。其中每一种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底物(食物中的元素)产生的,并且影响不同的肠道微生物,进而影响不同的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在调节体重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项针对 153 人的研究发现,植物性食物摄入量增加与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纤维摄入量和类型间接影响短链脂肪酸生成
摄入的纤维量和类型会影响肠道细菌的组成,进而影响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例如,研究表明,多吃纤维会增加丁酸盐的产量。
以下类型的纤维最适合在结肠中产生短链脂肪酸:
菊粉:进食菊粉刺激肠道菌群中芽孢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细菌,产生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菊粉还能维持肠黏膜屏障的稳态,激活AMPK,缓解糖脂代谢紊乱,恢复免疫监控,防止肥胖等代谢性综合征的出现。
- 大蒜、韭菜、洋葱、小麦、黑麦和芦笋中可以获取菊粉。
低聚果糖 (FOS):低聚果糖主要用作替代甜味剂。
- FOS 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蔬菜中,包括香蕉、洋葱、大蒜和芦笋
- 也存在于某些谷物和谷物中,例如大麦和小麦。
- 低聚果糖最集中的来源是菊芋、雪莲果。但很多人不会经常吃这些。
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具有许多优点,与肠道健康特别相关,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吃富含抗性淀粉的饮食可以促进产丁酸菌的生长。抗性淀粉如绿色香蕉,还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 大麦和糙米等全麦谷物含有抗性淀粉。
- 扁豆、绿色香蕉(但不是黄色香蕉)、煮熟后冷却的土豆和红薯也是极好来源。
- 一些块茎类如山药,也可以获取抗性淀粉。
果胶:水果是果胶的最主要来源——通常含有 5% 至 10% 的果胶。
- 果胶含量很高的水果包括桃子、苹果、橙子、葡萄柚和杏子。
- 柑橘类水果对果胶特别有效,尽管数量会因品种而异。柑橘皮作为果胶的来源更为有效。
- 相比之下,樱桃和草莓等软质水果通常含有较低水平的果胶。
- 胡萝卜是果胶含量最高的植物来源,一根大胡萝卜含有约0.58克果胶。
- 西红柿(中号番茄 0.37 克)和马铃薯(中号马铃薯 0.64 克)也是有用的果胶来源。
- 豌豆是果胶的最高豆类来源,每杯含有近一克果胶。
- 谷物也是果胶的良好来源。
阿拉伯木聚糖:阿拉伯木聚糖存在于谷物中。
- 它是麦麸中最常见的纤维,约占总纤维含量的 70%。
阿拉伯半乳聚糖,也称为甘露半乳聚糖,是一种有助于为肠道提供短链脂肪酸的糖类。
瓜尔豆胶跻身提供短链脂肪酸的食品之列。瓜尔豆胶是一种增稠剂,来自一种豆类。极少量的瓜尔胶对肠道有益,但大量会导致腹胀和胀气。
目前还有短链脂肪酸补充剂。最常见的类型是丁酸盐,如丁酸钠。这些补充剂是直接提供,而不是让身体去产生它。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使用这种类型的补充剂,丁酸盐通常在化合物到达结肠之前很久就被吸收了。这可能意味着带来的健康效果不佳,但是不能排除部分情况下补充剂可能仍然有用。
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成分,保持饮食多样性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
一般人对饮食和补充剂的反应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健康密码”。可能有些人吃了抗性淀粉或者高膳食纤维食物会出现腹胀,胀气等问题,可以进行肠道菌群健康检测,查看是哪些菌群超标可能带来的消化道问题。
需要深度挖掘自己的健康信息,并找到可能导致慢性健康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个性化的建议调整,从而帮助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主要参考文献
Kallus SJ, Brandt LJ.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obesity.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2 Jan;46(1):16-24. doi: 10.1097/MCG.0b013e31823711fd. PMID: 22064556.
Chakraborti CK. New-found link between microbiota and obesity. World J Gastrointest Pathophysiol. 2015 Nov 15;6(4):110-9. doi: 10.4291/wjgp.v6.i4.110. PMID: 26600968; PMCID: PMC4644874.
Chakraborti CK. New-found link between microbiota and obesity. World J Gastrointest Pathophysiol. 2015 Nov 15;6(4):110-9. doi: 10.4291/wjgp.v6.i4.110. PMID: 26600968; PMCID: PMC4644874.
Blaak EE, Canfora EE, Theis S, Frost G, Groen AK, Mithieux G, Nauta A, Scott K, Stahl B, van Harsselaar J, van Tol R, Vaughan EE, Verbeke K.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in human gut and metabolic health. Benef Microbes. 2020 Sep 1;11(5):411-455. doi: 10.3920/BM2020.0057. Epub 2020 Aug 31. PMID: 32865024.
How Your Gut Microbiota Can Make You Fat (or Thin),Last updated: August 24, 2022,selfhacked
Ríos-Covián D, Ruas-Madiedo P, Margolles A, Gueimonde M, de Los Reyes-Gavilán CG, Salazar N. Intestinal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and their Link with Diet and Human Health. Front Microbiol. 2016 Feb 17;7:185. doi: 10.3389/fmicb.2016.00185. PMID: 26925050; PMCID: PMC4756104.
肠道健康的超冷门知识!医生科普短链脂肪酸的巨大作用
短链脂肪酸,这个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非常陌生,但它与各类慢性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体健康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最常见的短链脂肪酸有:
乙酸
丁酸
丙酸
另外还有严格讲不属于短链脂肪酸的乳酸。因其来源类似,且对产生前三类短链脂肪酸的益生菌有促进作用,对肠道及整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并来阐述。我们来看看以上乙酸、丁酸、丙酸和乳酸各自在肠道及全身健康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乙酸
乙酸,又名醋酸,在肠道细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中占比最高。制造乙酸的菌主要有:
双歧杆菌属
乳酸杆菌属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瘤胃球菌属
乙酸的作用:
1.乙酸是制造丁酸的原料,而丁酸是肠道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
乙酸有助于滋养肠道中产丁酸的细菌,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多样性。这就是肠道益生菌之间的相互协同共生作用。
2.调节肠道pH值(酸碱度),帮助保持肠道环境的稳定。
助力肠道益生菌生长,阻止有害菌入侵和条件致病菌转化为有害菌。
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哺乳期婴儿,在其完全吃母乳或喝牛奶阶段,常常出现腹泻,可当添加含有足够量益生元(食物中含有的益生菌的饲料)的辅食时,腹泻停止,研究表明,这是因为益生元滋养益生菌生长并产生足够的乙酸,抑制了许多常见病原体的生长而使腹泻停止。
3.乙酸可抑制食欲、调节脂肪吸收。
乙酸可以激活肠道某些受体,比如肽YY和GLP-1,可释放某些抑制食欲的激素,减少能量摄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二、丁酸
产生丁酸的主要益生菌有:厌氧细菌(普氏栖粪杆菌)
厚壁菌门
直肠真杆菌
罗斯氏菌属。
丁酸的作用:
1.为结肠细胞提供能量。
2.丁酸提供了结肠细胞代谢所需要的90%的能量总能量,促进肠道粘液蛋白的分泌,对保持肠壁完整,维护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肠壁是肠道环境和身体其它部分之间的天然屏障。当肠道屏障完整且能有效工作,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会进入血液,为身体提供营养;它还能阻止病原体、毒素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大分子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丁酸减少,会增加肠漏的风险,继而引发过敏、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科学研究证明,肠漏触发的炎症反应,是造成乳糜泻、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免疫性异常乃至癌症的重要发病机理。
3.丁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癌的作用
丁酸能够使异常的细胞自我凋亡,阻止癌症的发生。
4.丁酸通过肠-脑轴对心理发挥作用
肠-脑轴,这是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交流系统,肠道通过、神经、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以及免疫物质多方面对我们的情感、情绪、记忆、认知等发挥影响,丁酸就是通过肠脑轴机制对人的大脑活动,产生着积极影响。
三、丙酸
产生丙酸的主要益生菌有:埃氏拟杆菌(Bacteroides eggerthii)
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
小韦荣球菌(Veillonella parvula)
拟杆菌门
厚壁菌门
毛螺菌科
丙酸的作用:
1.抑制食欲
丙酸与乙酸都有刺激食欲激素肽YY和GLP-1的释放的作用,所以在减肥,降脂方面有作用。
有研究发现,补充丙酸的受试者,吃自助餐时的能量摄入量减少了14%。还有研究显示补充丙酸24周内,超重成年人的体重增加减少了25%。
2.抗炎、抗癌作用
肠道中的丙酸和丁酸一样具有全身抗炎作用,意味着足量膳食纤维摄入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丙酸也被认为具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它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有效阻止癌症的发生。
四、乳酸
乳酸的主要是由乳酸菌分解碳水化合物而来。乳酸菌一直被用来发酵保存食物,比如酸奶、酸菜、泡菜、醪糟等等。
乳酸的作用:
1.乳酸可作为产生丁酸细菌的益生元
乳酸滋养产生丁酸的细菌,增加丁酸的产生,间接地帮助维持肠壁完整性。
2.乳酸抗炎
乳酸通过降低肠壁细胞的损伤程度,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肠道内炎症发生。
3.乳酸可调节情绪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促进肠道乳酸菌的生长并生成丁酸,通过肠-脑轴机制,可调节情绪,并促进大脑健康。
总结:
膳食纤维分解的短链脂肪酸和乳酸,相互协同,对人体肠道健康的维护、膳食营养的吸收利用、以及免疫力和脑功能各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生理机能。对防治便秘、肠炎、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要我们人体多产生短链脂肪酸,就要多摄入完整的谷物、杂豆、蔬菜、水果等:
1、早餐:30克燕麦片 100克绿叶蔬菜 带皮水果一个
2、午餐:100克杂粮饭 150克各色蔬菜(绿叶蔬菜占一半)
3、晚餐:豌豆、薏米、藜麦、黑米熬成粥一碗,100克各色蔬菜(绿叶蔬菜占一半)
以上方案可以保证每天摄入25~30克纤维素。
作者寄语:
我是一名专业的医生,却得了用药物无法解决的糖尿病。最后是深入地研究了慢病产生的原理,并最终用营养的方法治好了我自己的糖尿病。我希望用自己多年的医学知识和行医经验,将洞悉的慢病原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分享给大家。
如果大家看了觉得有所帮助,请献个爱心[心]点个赞,关注我,并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人,感谢支持!
最后祝大家[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让病痛化险为夷,愿健康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