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药物肥胖(精神药物肥胖减肥)
健康大课堂 | 精神科药物所致肥胖的防治策略
2019年北京安定医院健康大课堂科普系列讲座——
精神科药物所致肥胖的防治策略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常见到患者在吃了一段时间的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明显的肥胖,这会严重影响患者对药物的服药依从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副作用?很多家属或病人常有这方面的疑问,认为是这些药含有激素,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抗精神病药物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变化?如何降低抗精神病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2019年9月17日(周二)下午3:00--4:30,北京安定医院3号楼阶梯教室举办健康大课堂活动,我们请来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尹冬青医生从中医角度讲授《精神科药物所致肥胖的防治策略》。
将进行网络直播和互动
时间:2019年9月17日(周二)下午3:00到4:30
地点:北京安定医院3号楼阶梯教室
免费讲座,不用报名,免费发放宣传资料。
专家介绍
尹冬青
●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师
● 长期从事精神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精神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针刺干预研究》,对精神药物所致肥胖的中医药干预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北京青年医师协会理事
● 独立承担北京市课题4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制定中医“治未病”标准5项,制定双相抑郁和酒精戒断中医诊疗临床路径2项,参与编纂书籍5部,主编书籍1部
微信号 : 北京安定医院
新浪微博:@北京安定医院
赵振海:吃精神科药物发胖怎么办?警惕副作用——代谢综合征!
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们可能引发一些代谢问题,如体重增加、血糖和血脂异常等,这些问题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产生不良影响,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代谢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点,其表现为腰围过大、血脂异常、空腹血糖过高和血压升高。这些症状显著增加了患者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比第一代药物更容易引发代谢综合征,其中氯氮平和奥氮平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最高。除了体重增加,精神分裂症还常常伴随血糖和血脂异常。
相比之下,喹硫平、利培酮和氨磺必利的代谢不良反应相对较轻,阿立哌唑的影响较少,而齐拉西酮对代谢的影响最小。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代谢综合征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层面的生理调节。
药物通过影响大脑中多种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系统,改变了食欲、能量消耗和脂肪分布。此外,抗精神病药物还会影响肝脏、胰腺、脂肪组织、骨骼肌和肠道等重要的代谢器官,导致这些器官的代谢功能紊乱。
除此之外,药物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了代谢紊乱。
【预防为主】
在开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医生应对患者的代谢风险进行详细评估,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存在肥胖或代谢异常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对代谢影响较大的药物,如氯氮平和奥氮平。尽可能选择代谢作用较小的药物,如阿立哌唑或齐拉西酮。
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定期监测体重、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管理代谢异常。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防止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的有效方法。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是两大关键策略。
饮食上,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保持均衡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积累。
【中西药物联用】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不仅结合了西医的严谨科学,更巧妙地融合了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治精髓,力求在身心层面实现深度调和,标本兼顾!
在保持疗效的同时,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兼顾疗效与安全性。
就比如很多患者出现体重增加,就可以采用西医对症用药,快速控制精神性症状;中药辨证施治缓解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患者个体情况灵活配伍,帮助控制体重,患者依从性也好。
随着精神疾病治疗方法的不断创新,目前“中西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的不二选,同时,大家一定遵医嘱定期检查,为安全用药护航,将药物伤害降到最低!#精分#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胖怎么办?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九科 徐莉
很多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疾病药或抗抑郁症药后,体重增加,不仅患者的自身形象受损,也可能干扰了日常生活,工作或造成其他种种不快。那么,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身体肥胖是否应该停药呢?面对这个尴尬的问题,应谨慎地权衡利弊,切不可贸然停药。
首先,应认识到精神疾患对人的精神健康危害极大,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有的甚至危害社会或发生意外。目前对这类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仍是长期坚持服药治疗,切不可因服药致胖而停药。
根据临床经验,精神药物所致的肥胖往往是可逆的、暂时性的,在减药和停药后,肥胖可逐渐减轻。因此,经过长期的维持治疗,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品种。
精神药物所致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这些药物可能影响机体代谢调节过程、促进脂肪堆积;有的促进食欲,是能量摄入过多;还有的药物镇静能力较强,使患者运动显著减少,睡眠过多,以致脂肪增多。此外,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生病应增加营养,结果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可针对以上原因作如下调整:(1)改善饮食结构,少吃高糖、高热量和高脂肪类食品,多吃低热量、高纤维素食品,如蔬菜、水果、杂粮等;(2)调节生活规律,减少睡眠时间;(3)增加运动和体力劳动,如督促患者参加跑步、长距离的散步;(4)病情缓解后,应尽早恢复正常的学习或工作,并且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