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指数怎么算(肥胖指数怎么算53公斤152厘米呢)
肥胖计算公式来了:体重kg÷身高m²\u0026gt;25,你就是胖子!
据调查,中国平均肥胖率达12%左右,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北京肥胖率高达25.9%,为全国首胖。二胖河北肥胖率为22.2%,且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
如何判断体型是肥胖呢?一起来了解!
肥胖计算公式
通常以体质指数(BMI)用于判断人体超重/肥胖与否及程度。
肥胖计算公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BMI在18.5~24.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在我国,通常认为BMI大于24即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例如:身高1.6米,体重60千克的成人,BMI的计算如下:60(1.6╳1.6)=23.4,即BMI是23.4 kg/m2,体重正常。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常见身体活动强度和能量消耗表
超过这个数才算是肥胖 科学减重应该这样做
如今,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高流量词汇。同事聚会聊天,无论胖瘦,控制体重都是永恒的话题;搜索减肥,网络上提供各种各样的方法可达数百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减肥之路。但是,你是真的胖吗?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减肥这件事。
肥胖有哪些原因?为什么需要减肥?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摄入的热量大于了消耗的热量。摄入的热量太多,简单来说就是吃得太多了,实际所摄取的热量需要远远大于了机体正常所需,于是就变成“多出来”的体重储存下来。另外,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现代职业和家务劳动量减轻,人类的活动量越来越少,消耗的少了,由此“省”下的能量也变成了“多出来”的体重。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遗传因素,身体成分,情绪性格,环境温度等都对机体的基础代谢有所影响,从而对体重产生影响。
减肥,用医学的说法是肥胖的营养治疗。而什么是肥胖呢?书本上的定义是,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体重过重,体脂过多。调查发现,肥胖和死亡率会有着明显的关系,当同样身高下,人们的体重越重,死亡率就会越高,肥胖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原因就是肥胖会增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的危险性。所以,把体重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本要素。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
在临床上使用BMI指数来判断肥胖,BMI指数的计算方法是:BMI=体重(kg)÷身高2(m2),比如小明身高1.6m,体重52kg,那么小明的BMI就是52÷1.6÷1.6≈20.3kg/㎡。那么,小明的BMI是20.3,他胖吗?在中国,对于肥胖的分级如下:
由表格可见,小明属于“不胖”的范畴。
减肥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医学减重?
减肥的方法是因BMI而异的,当BMI(kg/㎡)在24-28之间,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可以通过一些基础治疗方法来减重,具体包括饮食、运动、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而当BMI(kg/㎡)在28-35之间时,基础治疗无效,则需要前往医院的相关科室,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个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当BMI(kg/㎡)≥35,并存在危险因素时,更可以进一步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肥胖。
BMI正常代表不需要减肥吗?
其实也未然。我们还需要测量一些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当然这需要前往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做一个全面健康体检。常见的包括腰围,身体成分分析,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然后会询问家里人的患病情况,有无遗传病以及自己平时的饮食,运动习惯,从而综合评估关于肥胖以及会不会得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的风险。然后还要看看自己的意愿,对自己身体的要求,从而得出一个个体方案。
如何科学减重?
如果没达到前往医院减肥的标准,但还是觉得自己胖,应该怎么科学地控制自己的体重?
首先,先评估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规律的生活才能保证规律的进餐,规律的进餐才能保证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改掉自己随心所欲进食的习惯,在每天固定时间进食,从而再固定地减少进食量。然后,养成一个定期体检的习惯,每年定期对身体做一个健康评估,看自己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减重计划。最后,加强锻炼配合科学的饮食计划,可以有效减重。
在完全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想要达到真正“减重”,还是需要很大运动量的。距相关研究提示,想达到减重,需要每天运动消耗500kcal(女性)或者700kcal(男性),3个月左右才可以减重5%-7%。可以理解为,在跑步机上以10km/h(6mph)的速度跑1小时,对于体重50kg的人可以消耗500kcal,对于体重70kg的人可以消耗700kcal。另外,运动不仅可以减肥(减低体重),而且减少了减肥过程中肌肉的流失,可以让身体成分更健康。
如果不爱运动,又想苗条,可以在保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短期内采取低能量平衡膳食或者轻断食模式。
在2017年中国的肥胖率已经高达12%,肥胖人口自然也是全世界首位,青少年肥胖问题也日益严峻,但是,由于不科学减重导致患上抑郁、厌食症的患者也比比皆是,希望借由此文,能让大家对自己的体重管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
全球肥胖人口超十亿!计算公式来了,算一算你是哪个档?
世界卫生组织3月1日援引一项研究结果说,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过十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约1.59亿肥胖人口为5岁至19岁儿童或青少年,8.79亿为成年人。
研究论文2月29日由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刊载。论文写道,1990年到2022年间,全球5岁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增加了三倍多;成年人肥胖率达43%,增加一倍多。从性别上看,成年女性肥胖率增加了一倍多,成年男性则增加了近两倍。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弗朗切斯科·布兰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肥胖是富人的问题。如今肥胖是个世界性问题。”
这项国际研究由来自多个国家、逾1500名研究人员参与,从3000多项研究中收集了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超过2.2亿人的数据,被认为是颇具权威的独立调查。研究人员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在18.5至25之间代表体重正常,25至30为超重,不低于30则为肥胖。
结果显示,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许多先前长期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的中低收入国家,肥胖已变得比体重不足更常见,越来越多国家因此面临营养不良的“双重负担”。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说法,体重不足、超重和肥胖都属于营养不良。
截至2022年,全球约5.32亿人体重不足,其中包括1.83亿成年女性、1.64亿成年男性、7700万女孩和1.08亿男孩。与1990年相比,女孩、男孩和成年人中体重不足者占比分别下降了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一半。
论文指出,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面临的营养不良“双重负担”增加得最为严重,包括加勒比海和中东部分地区。这些地方的肥胖人口比例甚至高于许多高收入国家。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吉德·伊扎蒂说,儿童肥胖率的上升“非常令人担忧”,而与此同时,仍有数以亿计的儿童食不果腹。“要解决这两种形式的营养不良问题,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健康营养食品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
专家指出,肥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提升糖尿病、心脏病、部分癌症等的发病风险,而幼年肥胖影响更大。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为遏制肥胖人口增长,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如对高糖食品征税、推广健康的学校餐饮等。“重要的是,这需要私营部门的合作,它们必须对其产品的健康影响负责。”
转自:新华社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