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肥胖怎样锻炼(隐性肥胖体型)
长期久坐不动,引起腹部脂肪堆积,教你2个动作,轻松减腹部脂肪
随着生活的快速发展,物价、房价的不断上涨,太多的人为此而奔波着。拼爹拼不过,就只能拼自己了。而对于上班族来说,日常的加班可以说是免不了。而由于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也导致4种隐形的疾病找上门,对于健康来说,无疑危害非常的大,小编在这里教你如何进行有效的缓解!
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4种症状出现
1、肥胖
对于上班族来说,日常除去上厕所的功夫,都是坐在椅子上面,没有得到一点的休息时间。长期的久坐不动的话,就会阻碍到肠胃正常的消化,从而导致消化不良,一些垃圾、食物就会堆积,从而导致腹部脂肪堆积,出现大肚腩的症状出现。不仅会由于肠胃不畅导致肥胖,还会引起便秘的现象出现。
2、腰肌劳损
长期的久坐的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引起脖颈和腰部、背部的疼痛感,易发腰肌劳损的情况出现。当我们在保持着坐姿的时候,通常颈肩部和腰背部的姿势是处于不动的状态,所以非常容易出现腰肌劳损,酸痛感,以及严重的引起颈椎病。
3、血管受阻
长期的处于久坐的状态的时候,就导致血压循坏出现受阻变慢的情况出现,甚至会引发心梗、脑血栓的情况出现,对于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的人来说,需要多加的注意,适当的进行走动。
4、久坐伤肺
长期的久坐的话,就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的呼吸,从而使得肺处于“浅呼吸”的状态,出现上半部肺泡在工作,中下肺叶的肺泡出现“休息”的症状,长期的下去的话,很容易导致整个肺叶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从而导致肺功能退化,尤其出现心肺供血不足。出现肺部系统疾病的症状出现。
第一步:长期久坐不动,引起腹部脂肪堆积,教你2个动作,轻松减腹部脂肪
1、船式
此动作可以很好的拉伸我们的腿部,从而增强我们腿部的肌肉,打造出完美的线条,刺激我们腹部器官、促进肠胃的消化,改善腹部脂肪堆积的症状出现。
2、伸展运动
双腿打开与肩同宽,上身挺直,双臂分开分别向对侧的上、中、下位置,同时腰部随着手臂的伸向位置扭转,此动作,可以很好的锻炼到腰部部的脂肪,从而有效的改善腹部脂肪堆积的情况出现。
第二步:长期久坐不动,引起腰肌劳损,教你2个方法,帮助你缓解
1、气穴
身体处于站立的状态,用一手掌的四指进行并拢,用拇指收起,放在腹部,掌心朝内,食指处于位于肚脐眼的地方,用双手的四指进行轻压揉摸穴位,可以改善腰背痛、月经不调、阳痿等症状。
2、双手爬墙
面对着墙壁进行站立,抬起手臂,用手指沿墙壁缓慢的向上进行爬动,使得上肢尽量的处于高举的状态,然后在慢慢的回到原处,此动作,可以很好的缓解腰肌劳损的情况。
第三步:长期的久坐不动,引起血管受堵,疏通血管的方法要记住
1、勾脚
每天进行5分钟的勾脚运动的话,从而可以促进血液的循坏,清理血管,预防血栓,从而用过勾脚的运动,可以增强下肢的血液循坏,预防血栓的症状出现,对于血管受堵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2、补充水分
对于血管受堵的人来说,很容易导致血流缓慢,从而形成血栓,长期的处于饮水不足的状态下,就会导致体内的血液粘度增高,使得体内的废物没有得到很好的排出,容易形成血栓的症状出现,最好给自己及时的补充水分,从而保持体内的血液循坏得到顺畅。
第四步:长期的久坐不动,引起肺部损害,养肺润肺方法不可少
1、深呼吸
对于肺部不好的人来说,日常坚持深呼吸,将体内的肺毒进行有效的排出,从而呼吸新鲜的空气,从而促进和加强人体的呼吸循坏和血液循坏,并且提升肺活量,起到很好的养肺润肺的效果。
2、列缺穴
此穴位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经络穴,经常性的按揉此穴位的话,可以起到通经活络,宣肺解表的作用,并且起到很好的养肺排毒的功效。
腹部肥胖或会增加很多疾病风险,6个动作或能帮助改善
腹部肥胖或会增加很多疾病风险,6个动作或能帮助改善你是否注意到,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平坦的小腹渐渐变得圆润起来?这看似只是体型上的小变化,实则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机!腹部肥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肚腩”,实则如同一位潜伏在你身边的隐形“杀手”,悄然威胁着你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腹部肥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许多中老年人的健康难题。你知道吗?腹部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不仅会降低你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但是,别害怕!今天,我将为你揭开腹部肥胖的神秘面纱,告诉你它为何成为健康的隐形威胁,并分享6个简单有效的动作,帮助你改善腹部肥胖,重拾健康与自信。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敲响警钟,远离腹部肥胖的健康危机!
腹部肥胖:健康的隐形“地雷”
腹部肥胖,一个常被忽视的健康隐患,实则如同身体内的隐形“地雷”,随时可能引爆一系列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外观,更是心血管疾病、糖代谢异常、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及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据研究显示,腹部肥胖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2-3倍,糖代谢异常风险增加50%,且患癌风险亦有所上升。这些数据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提醒我们,腹部肥胖不容忽视,必须采取行动,守护健康。
为了有效改善腹部肥胖,我们精心挑选了6个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动作,助你重塑健康体态。
核心激活仰卧起坐
不同于传统仰卧起坐,核心激活仰卧起坐更注重控制与深度拉伸,能更有效地锻炼上腹部肌肉,促进腹部脂肪燃烧。
平板支撑强化版
在标准平板支撑的基础上,尝试交替抬高一只手臂或一条腿,以增加难度,强化核心肌群,加速腹部脂肪消耗。
俄罗斯转体进阶
手持哑铃或水瓶进行俄罗斯转体,不仅能锻炼腹部两侧肌肉,还能提升身体协调性,加速新陈代谢。
卷腹与呼吸结合
在卷腹过程中,配合深呼吸,能有效激活深层腹部肌肉,提高燃脂效率,同时促进内脏健康。
空中自行车加速版
在空中自行车动作的基础上,加快腿部踩踏速度,能更有效地锻炼下腹部肌肉,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全身燃脂。
高抬腿与跳跃结合
将高抬腿与跳跃动作相结合,不仅能锻炼腹部和腿部肌肉,还能提升身体爆发力,加速脂肪燃烧。
动作执行小贴士,助你事半功倍
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动作难度和次数,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
持之以恒:每周至少进行3-5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长控制在20-30分钟,坚持就是胜利。
合理饮食:运动的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及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张阿姨,50岁,长期受腹部肥胖困扰。在尝试了多种减肥方法无果后,她开始按照上述6个动作进行训练。起初,她感到有些吃力,但在坚持了一个月后,她明显感觉到腹部肌肉变得更加紧实,腰围也缩小了几厘米。随着训练的持续,张阿姨不仅体重减轻了,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血压、血糖等指标均有所下降。如今,张阿姨已经养成了定期锻炼的习惯,她表示,这6个动作不仅让她重拾了健康与自信,还让她更加热爱生活。
通过张阿姨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腹部肥胖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并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它,重拾健康与美好。
科学减脂,这么做事半功倍
【更美更健康】
作者:王秀强、程蜀琳(分别系上海交通大学运动转化医学中心副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我这么瘦,怎么会有脂肪肝?”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惊呼。的确,不少体型匀称甚至偏瘦的中青年,却会在临床检查时发现有高血脂甚至脂肪肝。若是做个全身核磁共振,他们更会震惊,自己身体里竟隐藏了这么多脂肪。
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杨岐运动馆内,市民用弹力绳做力量训练。 曾紫沐摄/光明图片
看不见的脂肪在作怪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诊断超重的常用指标,我国目前将24.0kg/㎡≤BMI≤28.0kg/㎡作为判断成人超重的一大指标。可是,当BMI<24kg/㎡时,就不需要减重了吗?反之,BMI超出正常范围,就一定需要减重吗?
不一定!BMI是一个简便指数,并非判定的“金标准”。这是因为,BMI没有涉及脂肪比例和分布,无法区分脂肪重量和去脂体重。比如,有的人虽然看上去体态丰满,但身体成分在正常范围,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从健康角度来说没太大问题。再比如,一些健身者的BMI较高,因为他们拥有大量肌肉,也不存在健康问题。
在此有必要提到体脂率的概念。体脂率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占体重的比例,以往判断超重的体脂率标准为男性≥20%、女性≥30%。我们研究发现,体脂率与年龄正相关,故把判断成人超重的体脂率标准调整为男性≥25%、女性≥30%。体脂率的测量一般需要专用设备,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测量身体成分的“金标准”,但不便于携带;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是给被试者身体通过安全的电流,利用人体组织中非脂肪和脂肪不同的电阻抗来判定体成分,近年来BIA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我们在招募“运动减脂”项目受试者时,经常遇到BMI正常但体脂率超标的参与者。他们对自身体脂率并不知情,属于体型匀称但内脏脂肪超标的类型。而且,即使测出结果,他们对高体脂的危害也知之甚少。
这类人群,就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隐性肥胖”群体。对于他们而言,过多的脂肪包裹在肝、胰、胃等重要脏器周围,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或损害心脏动脉,或影响肝脏清除胰岛素的能力,甚至会引发2型糖尿病。此外,“隐性肥胖”还可能导致炎症因子异常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可见,“隐性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居民在江浦健身房内骑行动感单车,进行有氧训练。 程启瑶摄/光明图片
脂肪多了不好,太少也不行
怎么就“隐性肥胖”了呢?这成为不少“假瘦人”的困惑。
遗传是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一个人的脂肪分布类型,对内脏脂肪的影响尤为显著。但后天因素的影响往往更直接,比如错误的食物选择和饮食结构,因为任何形式的脂肪增长都在于热量的摄入大于支出,高体脂的本质原因还是在吃上——一方面,油炸食物、含糖饮料等高脂高糖食品消费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各类食品添加剂对肠道菌群的改变也影响着人体的代谢水平。
一般来说,人体进餐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会随着代谢需要不断进行转换,多余能量一般转化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细胞里。我们的身体对于存储一定量的脂肪很友好,也很有“忍耐力”。如果你的饮食习惯比较好,即便很少运动,身体也可能是健康的;如果你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怎么健康,即便看上去不是很胖,还是建议定期做个健康体检,以防“隐性肥胖”带来的慢性病风险。
当然,脂肪也并非越少越好。有的人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追求极低的体脂率。必须明确的是,维持合理的脂肪量对健康至关重要。脂肪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保护内脏、维持体温、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并且还参与激素的合成和调节。对女性来说,如果脂肪量过低,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减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保持适当的体脂率非常重要,成年女性的理想体脂率为20%~30%,成年男性则为10%~20%。
为备战马拉松赛,四川省德阳市一跑友定期在健身房锻炼腿部肌肉。 新华社发
循序渐进,坚持必有所获
运动和饮食控制是减脂利器,两种方法中哪个效率更高呢?研究表明,只减体重和体脂,控制饮食会有一定效果;但若想改善代谢异常和脂肪肝等问题,仅靠饮食就远远不够了,还需要“动起来”。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都有利于减肥,但从脂肪消耗的效果看,有氧运动更胜一筹。以有氧运动为例,可分为起步、开始、巩固三个阶段,根据运动处方(FITT-VP)制订减脂运动方案:
F:Frequency运动频率。起步和开始阶段每周3~5次,巩固阶段5次。
I:Intensity运动强度。起步阶段中等强度,开始阶段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相结合,巩固阶段回到中等强度。
如何评估运动强度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公式“220-年龄”推算最大心率,将最大心率的64%~76%作为中等强度的心率范围——低强度为小于最大心率的64%,高强度为大于最大心率的76%;另一种是主观测定,即低强度运动是“能说能唱”,中等强度运动是“能说,但不能唱”,高强度运动是“不能说话”。
T:Time运动时间。起步和开始阶段每次30~60分钟,巩固阶段每次50~60分钟。
T:Type运动项目。包括快走、跑步、骑车、游泳、划船、椭圆机等。
V:Volume每周总运动量。起步和开始阶段每周至少累计150分钟,巩固阶段每周至少累计250~300分钟。
P:Progression运动方案实施进程。一般每四周要进行一次效果评估和方案调整。
注意,每次锻炼都应包括充分热身、正式运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拉伸等环节,缺一不可。
除了循序渐进,即锻炼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安排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外,能量负平衡也是减脂的重要原则,即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简单来说就是饮食控制。必须减少加工食品、糖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和高糖饮料。
另外,长期压力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内脏脂肪堆积。要学会放松身心,减少压力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减脂效果如何评估?如果出现以下迹象,说明体脂率在下降,例如体重下降,腰围减小,说明内脏脂肪在大幅度减少;经过锻炼,体重变化不明显,但感觉四肢尤其是大腿变得结实有力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肌肉组织在增加,减脂的方法和方向正确。需要提醒的是,经常性的“减了、反弹,再减、再反弹”,会导致体内脂肪重新分布,尤其是内脏脂肪增加,而且这种反复减重和反弹的过程还会使基础代谢率下降,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建议每周在相同时间点称重1~2次,尽量保持每周体重减少幅度在0.5~1千克之间——要注意,减脂幅度的个体差异很大,有人在减脂前期幅度大,有人前期变化很小,后期幅度加大。
总之,并非体重没问题,健康就一定没问题。减脂不仅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来调节,还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必能有所收获。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07日 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