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气虚肥胖(产后气血虚肥胖)
产后汗多,真的是虚?
生完孩子后,很多新妈妈都会有这种感觉:即便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休息,也是挥汗如雨的,有些人认为这是产后体虚的表现,必须大补“元气”才行。那么,产后汗多,真的是身体虚弱吗?真的需要大补特补?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的产后出汗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调节现象。女性在怀孕后,为了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身体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循环血容量也会较孕前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着激素水平和能量代谢的变化,使得大量的水分和钠盐潴留在体内。待宝宝出生后,随着体内新陈代谢活动和激素水平的显著下降,机体不再需要那么多循环血容量了,之前潴留在体内的多余的水分也慢慢地排出体外了。所以生完孩子后的新妈妈都会觉得出汗特别多,但随着体内多余的水分被排泄出去后,一般一周左右的时间,这种出汗多的情况也就慢慢好转了。
对于这种生理性的产褥期出汗,新妈妈需要做的是注意做好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清洗,勤换贴身衣物及床单被褥,同时还要做好居室房间的通风换气,夏季气温较高时,还可用空调或电风扇辅助降降温,但要注意风口不要直接对着产妇吹,以免受凉感冒。
饮食上,在经历了妊娠、分娩的漫长过程后,新妈妈的身体都会稍微虚弱一些,所以产后也都需要适当地进行调理一下,以促进身体各个机能更好地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刚生完就大补特补,以免虚不受补,一下补得太急太快,反而可能会加重新妈妈的胃肠负担,造成腹胀腹泻,或是导致新妈妈乳房过度充盈而引起胀痛甚至并发乳腺炎。一般来说,刚生完孩子的第一周,正常饮食即可,之后,再根据自己的体质,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进补。
那么,新妈妈需要补的是什么呢?其实,对新妈妈来说,最科学的进补是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与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新妈妈产后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不仅有利于伤口的愈合,还能保证奶的质量,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因此,新妈妈生完宝宝一周后可以适当吃一些鱼类、禽类、肉类、蛋、大豆及其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也要注意适当控制进补的量,避免大量进补高脂肪、高蛋白营养品,以免造成脂肪积聚体内,导致新妈妈便秘或肥胖,而且大量进补高蛋白食物,也还可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造成宝宝胃肠功能紊乱或增加其过敏的风险。另外,新妈妈在生宝宝的时候流失了一些血液,因此在产后也要注意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等,同时也要注意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和伤口的愈合。
但如果新妈妈出了月子了也还一直大汗不止,或是出汗的时间多发生在夜间睡着后,汗出湿衫,醒来即止,那么则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必要时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辩证调理。中医学认为“气随津脱”,汗使人体津液中的一种,过多的出汗会导致产后妇女出现气虚状态,表现为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等,因此,当产后多汗时,可予以中医治疗。
潘医生提供产后健脾养阴止汗保健药膳参考:
方组成:黄芪15、当归5、山药10、枸杞子10、杜仲15、女贞子10、糯稻根20、浮小麦30,用1000ml水煮成600ml饮用。
功效: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收敛止汗。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中医科 潘明沃 副主任医师
产后肥胖怎么办,看中医瘦身指南!
产后肥胖成为困扰许多妈妈的问题!所以也特别羡慕那些刚生完孩子就瘦下来的女明星!
在医学上来说,女人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腹腔必需承受很大的重量。所以,在生完小孩之后,整个腹部会像没有弹性的橡皮筋。非但腹肿,连带的子宫、阴道,都会失去原有的紧实与弹性。 此类病人会比较肝虚,则筋膜无偏向体力差、容易疲劳、眼睛容易干涩、怕光、情绪不稳、容易发脾气、头晕、指甲枯、小腹胀等,也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产后荷尔蒙恢复的过渡时期。
为了帮助更多的妈妈们可以摆脱产后肥胖的烦恼,我们把肥胖分成了几类,让大家可以对症减肥,尽快恢复好身材。
1.水湿型肥胖
体质和水的代谢有关,您可以试着拍拍自己肚脐一下的小腹,看看是不是有“咚咚咚”拍打肚子的声音,而且平常下半身特别容易肿,特别重,这种就是属于体湿型肥胖。此种体内水分无法适当的排除、身体无法完全代谢身体的废水,时间久了,容易体质变虚寒,五脏循环功能不良,脂肪就屯积在腹部了。所以此种体质者要减少吃生冷、冰品、配合运动多出些汗,使身体的基本代谢率增加,排出不要的废水!
2.气虚型肥胖
此种体质,一般表现为腹部肌肉松弛,无法支撑内脏,造成肠胃下垂,形成小腹。此类患者常很容易疲累、皮肤干燥、显得憔悴,其它地方可能都不胖,就是小腹下垂往外凸,此类患者建议要多注意生活作息,也要适量的运动,并按摩穴位,再请中医师开一些补元气的调理药方配合,如四君子汤、四神汤。关注健康丝带学习养生知识!
3.便秘
长期的便秘让肠胃失去原有的功能,便便堆积在肚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小腹婆啦!这种小肚通常是硬硬的、又往上突出。解决方法除了每日适量的运动增加肠蠕动外,也要多吃蔬菜水果和优酪乳!
4.生活习惯
弯腰、驼背、一吃饱饭后就马上坐在椅子上看电视,时间久了,小腹就跑出来了!这种生活上的习惯不佳,就要自己提醒自己,饭后去公园散个步吧!
要消除产后所引起的腹部肥胖,要注重腹部的运动与穴道指压按摩,最好能配合茶饮或中药的调理来彻底的疏通肝经,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
1腹部按摩要注意下列事项:
饭后一小时后才能进行指压,以以免影响消化。
按摩腹部时间,以不超过二十分钟为宜,腹部按摩的方向,以顺时钟方向按摩,由右往左方向按摩,可先在腹部擦上减肥霜或减肥香精油,再双手合掌顺势按摩,才不会挫伤肌肤。 按摩以两百下开始增加,每天早晚或有空时可做腹部按摩,不但可以消除腹部的肥胖,还可以活络腹部的器官,兼具养生、袪病的功效。
月经期间、腹泻时停用。
2腹部按摩方法:
a.平躺在床上时,用食指指压肚脐上一指的位置水分穴,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避免水肿,及帮助肠胃蠕动、锻炼腹肌。
b.再拿捏肚脐两旁各一指的位置天枢穴
c. 再拿捏 肚脐下方四横指幅的位置关元穴。
以上几个穴道都有帮助消化、排气、排水、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当然更有消除小腹赘肉的作用。
3食物取向:
产后腹部肥胖,在食物方面宜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群,以帮助脂肪燃烧,提高肝脏的代谢率。维生素B群不但可以强化肝脏功能,消除因肝虚,所引獉_的肿胀。还可以减轻头晕、目眩,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脸色黯淡,口唇淡白,指甲干枯,月经量少等症状。
食物中,肝脏是维生素B群的宝库,全谷类、酵母、酸酪、小麦胚芽、豆类、牛奶、肉类等,也都是重要的维生素B群来源。
除此之外,适当摄取一些利水的食物如:
1.黑豆汤:【做法】将黑豆洗净,加水煮熟后,吃汤即可。
2.红豆汤:【做法】将红豆洗净,加水煮熟后,吃汤即可。
3.绿豆汤:【做法】将绿豆洗净,加水煮熟后,吃汤即可。
4.冬瓜汤:【做法】将冬瓜加水,嫩姜切丝,煮熟后加少许盐即可。(不可加味素或糖)。
5.玉米须汤:【做法】将整株玉米,须须不可去除。整株玉米切段煮汤,加少许盐。喝汤与吃玉米粒即可。
6.薏仁与小米:【做法】将薏仁、小米洗净,加水煮熟后不加调味料。关注健康丝带学习养生知识
以上菜单长期食用,不但可以减肥,更有预防肥胖的功能。
4产后减重茶饮:
1.瘦身茶
【材料】黄耆三钱、茯苓四钱、纡、洛神茶五朵、清水1000cc、代糖适量
【做法】 将药材洗净后放入茶壶中,水煮开后冲入茶壶中煮五分钟后至出味成红色即可加入适量代糖,或放凉后过滤取汁,放入冷藏室冰一下,凉凉的喝更可口,也就是夏日的清凉、增强免疫力兼瘦身的清暑凉饮!
【服法】饭后饮用。
【不宜】月经期间宜减量。
2.清秀茶
【材料】粉紫色玫瑰五朵、桑叶一钱、新鲜薄荷五片、清水500cc
【做法】药材快速洗净后,以沸水将茶杯烫过,将药材放入杯中,冲入沸水焖五分钟至出味即可。
【服法】饭后饮用。
【不宜】肠胃虚寒者,容易腹泻、腹胀者宜减量。
3.活力饮
【材料】绿茶五克、何首乌、丹参各三钱、水2000cc
【做法】 将药材洗净后放入茶壶中,水煮开后冲入茶壶中煮五分钟后至出味,稍放温约八十度时,再放入绿茶后,即可饮用。
【服法】吃饭前后当茶饮用
【不宜】腹泻者禁用
妞妞(国家二级营养师)
如果你也喜欢养生,请加我微信maka13888
产后汗多未必是“虚”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婧 通讯员林惠芳)生完孩子后,很多新妈妈都会有这种感觉:即便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休息,也是挥汗如雨,有些人认为这是产后体虚的表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潘明沃副主任医师指出,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的产后出汗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调节现象,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好转。产后可适当进行饮食调理,但不宜盲目进补。
产后出汗
大多一周可好转
潘明沃介绍,女性在怀孕后,为了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身体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循环血容量也会较孕前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伴随着激素水平和能量代谢的变化,使得大量的水分和钠盐潴留在体内。待宝宝出生后,随着体内新陈代谢活动和激素水平的显著下降,机体不再需要那么多循环血容量了,之前潴留在体内的多余的水分也慢慢地排出体外了。所以生完孩子后的新妈妈都会觉得出汗特别多,但随着体内多余的水分被排泄出去后,一般一周左右的时间,这种出汗多的情况也就慢慢好转了。
对于这种生理性的产褥期出汗,新妈妈需要注意的是做好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清洗,勤换贴身衣物及床单被褥,同时还要做好居室房间的通风换气,夏季气温较高时,还可用空调或电风扇辅助降降温,但要注意风口不要直接对着产妇吹,以免受凉感冒。
“但如果新妈妈出了月子了还一直大汗不止,或是出汗的时间多发生在夜间睡着后,汗出湿衫,醒来即止,那么则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必要时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辩证调理。”潘明沃说,汗是人体津液中的一种,过多的出汗会导致产后妇女出现气虚状态,表现为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等,因此,当产后多汗时,可予以中医治疗。
产后超过一月还出汗较多的新妈妈不妨试试这个健脾养阴止汗保健药膳:黄芪15g、当归5g、山药10g、枸杞子10g、杜仲15g、女贞子10g、糯稻根20g、浮小麦30g,用1000ml水煮成600ml饮用,有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收敛止汗功效。
产后进补
不宜太急太快
潘明沃表示,在经历了妊娠、分娩的漫长过程后,新妈妈的身体会稍微虚弱一些,产后可在饮食上适当地进行调理,以促进身体各个机能更好地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刚生完就大补特补。一下补得太急太快,反而可能会加重新妈妈的胃肠负担,造成腹胀腹泻。一般来说,刚生完孩子的第一周,正常饮食即可,之后,再根据自己的体质,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进补。
对新妈妈来说,最科学的进补是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与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新妈妈产后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不仅有利于伤口的愈合,还能保证奶的质量,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
新妈妈生完宝宝一周后可以适当吃一些鱼类、禽类、肉类、蛋、大豆及其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也要注意适当控制进补的量,避免大量进补高脂肪、高蛋白营养品,以免造成脂肪积聚体内,导致新妈妈便秘或肥胖,而且大量进补高蛋白食物,还可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造成宝宝胃肠功能紊乱或增加其过敏的风险。
另外,新妈妈在生宝宝的时候流失了一些血液,因此在产后也要注意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等,同时也要注意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和伤口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