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导致胆石症的原因(肥胖的人是正常体重的人得胆结石的概率是)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什么原因引来了胆结石?胆结石患者如何通过饮食调理?

胆结石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多发于40岁以上的肥胖人群。但是,由于很多年轻人饮食不规律,导致了胆结石病症年轻化。很多人在单位体检时被发现胆结石,都是一脸惊讶和不信“我才30岁不到,怎么就胆结石了呢?”,是呀!为什么胆结石这种“老年病”会盯上年纪轻轻的你呢?被查出胆结石应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因胆汁成分改变而形成的,结石发生在胆囊或胆管中。造成胆结石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喜静少动、体质肥胖、不吃早餐、餐后零食、肝硬化者、遗传因素。可见胆结石与饮食的关系很密切,合理的膳食能减少对胆囊的刺激,以减轻症状。

被查出胆结石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胆结石患者饮食宜清淡,以少渣、易消化饮食为主,同时避免吃易引起腹部胀气的食物与浓烈的调味品,以防胆囊的剧烈收缩而造成急性发作。饮食应以植物油为主。适量限制糖类和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以减少脂肪的合成。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另外,姜类有促进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可以常吃。

胆结石患者如何通过饮食调理?

1.热能供给量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要降低热能摄入量、减轻体重。

2.膳食内容,急性发作期可给予以碳水化物为主的低脂流食,如米汤,藕粉,过滤菜汤等,待症状缓解后可改为低脂半流质膳食。慢性胆囊炎,可按低脂软饭或普通饭供给。

3.碳水化合物为热能的主要来源,供给要充足;

4.膳食中食物宜采用蒸、煮、炖的方法为主,忌食过多的油炸、生冷、刺激性大的食品。

5.脂肪供给量要限制,限量多少视病情而定,一般为每日20~40克。缓解期适当放宽,每日约50克左右。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减少胆固醇结石的产生。严格控制动物内脏、肝肾、鱼子、蛋黄、肥肉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摄入。

6.蛋白质按正常需要量供给。维生素供给量要充足,尤其是维生素A、D、E、K,可适量用药物补充。

当然了,饮食调理可以缓解疾病的症状,改善不良反应,甚至是防止疾病恶化,但是治疗疾病切不可单靠饮食。一旦被检出胆结石,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严重的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好了,祝大家都能身体健康,永远不需要找医生。

胆结石是吃出来的 这些习惯易引发胆结石

胆结石是常见病,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其中有胆石症家族史,4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发病率在20%以上。除了遗传因素,胆结石的形成还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也可以说部分胆结石是“吃出来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这些可能引发胆结石的习惯吧。

1、零食当主食

不规律的饮食既打乱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又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排出,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引发胆石症。

爱吃糕点甜食、精米细面,不吃粗粮蔬菜,这就易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上升,从而促发胆结石形成。所以,芳儿提醒您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2、爱吃甜食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吃甜食一定别过量,解解馋就好。

3、不吃早饭

这一条是胆结石“最有名”的诱因了。人在早晨空腹时,胆汁贮存了一夜,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如果正常吃早餐,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如果不吃早餐,胆汁中的胆固醇排不出来,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4、吃得太油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血脂过高。作为血脂的一部分,胆固醇也随之升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于饱和,就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

尽量控制自己,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动物油脂,如羊油、牛油等)和高胆固醇食物(奶油、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羊脑等)。

5、吃得太素

长期低脂肪饮食,其实也是胆结石的不利因素。

低脂肪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引起胆结石。所以说啊,过犹不及,不管吃啥,适度就好。

胆结石是吃出来的 这些习惯易引发胆结石

6、不爱喝水

平时不太爱喝水,或者饮用含钙、镁离子较多的硬水,胆汁浓缩也容易生结石。

水质的硬度还与水的来源有关,来自深井的水,尤其是矿泉水,溶解地壳内有益于人体的元素(钙、铬、镁、锰等)较多,属于硬水;而河流、湖泊的天然降水中含有此类元素较少,故称软水。

芳儿提醒,每天应保证饮水达1500~2000毫升(约7~8杯)以稀释胆汁。还可适量吃些米汤、稀粥等。

7、老生闷气

老生闷气、长期压抑,找不到出口“泄洪”,就会肝气郁结、气滞,胆汁易瘀阻,就易产生胆结石。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对症吃些调节情绪的中药。另外,笑也是一味良药,不仅能养肺,还能疏散郁结,使身心通畅,通则不痛。多笑笑,心情好。

8、体重超标

肥胖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影响胆黄素的代谢,从而生成结石。除了易得胆结石,肥胖还是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危险因素。建议坚持每天走路、或游泳半小时。

9、减肥过快

一般情况下,减肥者限制饮食,只摄入低热量食物,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瘀滞,胆固醇就会析出沉淀,黏液浓缩,最终形成胆结石。在减肥的头两年最容易形成胆结石,尤其是快速减肥的2~4个月内,约有1/4的减肥者会发生胆结石。

是否该继续减肥,要看体重是否需要减肥;一般来说,减肥应该控制在每月减掉3~4斤为宜。

以上这些习惯你有吗?芳儿提醒大家,身体健康与个人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多喝水,远离胆结石!

胆结石的“元凶”是什么?这6个因素都可能产生结石,早点避开

“医生,快看看,我肚子好痛!”

2020年9月30日晚上11点,一名男子捂着肚子来到急诊科。当时,接诊的是刘医生。

病人脸色惨白,左手一直捂着肚子,走路都费劲,在医生和护士的搀扶下进了诊室。

触诊发现,患者疼痛的部位是脐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胀痛,无进行性加剧。之后,刘医生又进行了面诊,发现,该男子眼白发黄,猜测可能有肝胆问题,于是他问道:平时肝胆有问题吗?大小便有问题异常?

病人有气无力地说:有,早些年得过“胆石症”,做了手术切除了胆囊。但之后没有到医院复查过。之前身体倒很正常,但最近这段时间发现尿液发黄,很浓,就像浓茶一样。

一联系起来,医生心里有了底,应该就是胆结石无疑。

为了验证医生的猜测,他让患者去做了CT,结果显示:胆总管下段多发性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

(患者胸片结果)

“你家属来了吗?你这情况得做手术啊,需要家属签字。”

听到手术,病人吓得一激灵,马上问:“还要手术,胆结石不是很常见的病吗?”

“你的情况比较严重,是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如果这次不处理好,以后很麻烦,你尽快通知家属吧。”

一个小时后,两个年轻男女慌忙来到急诊科,是男子的儿子和儿媳。

在病人和家属的同意下,医生决定在第二天一早行肝左外叶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一周后医生准许出院。

胆结石不是小病,可引发胆囊癌

胆结石也就是胆囊结石,其发病的趋势呈现年轻化的状态,而且更可怕的是,如果胆囊结石不治疗,将有可能演化为胆囊癌。

临床上,国内胆囊癌合并结石者占20%~82.6%,国外为54%~100%。而且结石的大小也和胆囊癌的发生直接相关,一般来说:结石大于3厘米以上,患胆囊癌的风险要比大于1厘米以上的患者大10倍。

胆囊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女性多于男性。如果忽视了胆结石的存在,那么胆囊癌的发生率就会直线上升。

胆结石究竟是怎么来的?

胆结石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在15%左右,国外的发病率在10%左右。胆结石的发病,跟以下几种原因有很大的关联。

1.不吃早饭

经常不吃早饭尤其是年轻群体中,这个比例很大,不吃早饭胆酸的含量会减少,如此一来有利于胆汁的浓缩,由此便会形成结石。

2.爱吃甜食

吃甜的群体,胆固醇会摄入多,这会导致胆固醇结石的产生,而且吃甜又会促使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胆固醇更容易沉积。

3.爱吃肉

如今生活好了,有的人一点菜都不吃就喜欢吃肉,这就会导致脂肪增多,而脂肪的增加,也会给胆固醇结石的生成创造便利条件。

4.盲目的吃素

有的人吃肉,有的人为了减肥则长期盲目吃素,这打破了膳食结构的平衡,同样会导致结石的生成。

5.肥胖

生活条件改善,肥胖成为一种趋势,如果体重超过了正常标准的15%,那么胆结石的发病率就会比正常体重的人高出5倍。20岁到30岁的女性肥胖群体,胆结石的发病率比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患胆结石的几率也比正常群体高出40%,因为肥胖者脂肪和胆固醇升高,胆结石容易形成。

6.不运动

运动量少会影响到消化系统,进一步导致胆囊的功能降低,胆汁就容易停留淤积难以排泄,进而导致胆固醇的沉积而形成结石。

所以综合来看,胆结石的生成,跟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能改善少运动和多吃肉等毛病,那么胆结石的发生就只是时间问题。

得了胆结石,手术是第一治疗方案

临床上,目前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主要有胆囊切除术、胆囊取石、药物治疗以及体外震波碎石,虽然方法看起来不少,但每种治疗方案都有其短板。

胆囊切除手术一劳永逸,直接把胆囊割了,结石没了以后也不会形成,而且目前的技术很成熟。但是这种方法的致命缺陷是——胆囊被完全去除,没了胆囊这项功能,患者今后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胆囊术后综合征,以及胆管损伤等多种后遗症和并发症。

胆囊取石和手术切除类似,只不过这个不切除胆囊而是只去除石头,虽然能够保留胆囊,但是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之后再次形成结石,那么手术就等于没做。

药物治疗虽然方便,但是目前的药物只能去除胆固醇结石,而且即便把结石融化掉了,之后复发的可能性仍然高达50%。

体外震波碎石的办法是微创疗法,手术之后复发率高,而且还容易出现肝损伤。

所以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一般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合理个性化的方案。通常来说,如果患者的病症轻微,没有炎症等并发症的问题,一般不会胆囊切除手术,这也是为了最大可能保全患者的胆囊以及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不过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定期随访检查,而且还要根据时间来确定是否要切除胆囊。如果胆结石的症状明显,伴随疼痛以及胆囊炎症等问题,一般是采取胆囊切除手术来治疗。#成就健康幸福家庭##健康科普大赛##清风计划#

本文指导专家: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张志明

参考资料:

[1]《胆结石十年了会癌变吗》 生命时报 2014.3.12

[2]《得了胆囊结石怎么办?》 解放军第306医院 2015.10.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