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轻度肥胖(婴儿轻度肥胖怎么办)
宝宝过度肥胖,宝妈该怎么办?
上一期谈到小儿单纯性肥胖的危害和病因,并且对于治疗和预防做了简单的讨论。下面我们着重详细讨论如何发现、预防和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
首先,如何判断自家的宝宝是不是“小胖墩”?
每个宝宝除了定期体检外,家长也需要定期给宝宝们监测体重,对应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来判断,是营养状况良好还是已经达到了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程度。
身高标准体重法是目前WHO所推荐的方法,WHO认为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
此方法是以身高为基础,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大于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大于50%以上为重度肥胖。另外也可以计算BMI(体重指数法)和婴幼儿Kaup指数,但是此种方法是更适合作为评价成人肥胖的简易方法。顺便补充一下WHO定义的标准是成人BMI在18.5-24.9之间属适宜范围,BMI≧25定义为成人超重,BMI≧30为成人肥胖。
如果我们经过简单判断或者医生诊断,明确宝宝真的变成了一个“小胖墩”,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根据情况而定,若是还不算严重,可以根据下面的方法调整喂养方式和饮食结构以及适当增加运动量等方法来改变;若已经明显严重或者家长已无所适从者建议结合专业的儿童保健机构指导治疗。
治疗的原则:减少热能性食物摄入,增加机体对热能性食物的消耗。
治疗目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科学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儿童身心发育,培养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代新人。
治疗措施
饮食调整是关键,减少三高(高热、高糖、高脂)饮食,采取适量蛋白质、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的食物结构。尽量选用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黄瓜和苹果等),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尤其是有促进脂肪燃烧作用的B族维生素不能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喝汤,减慢进食速度,小口进食,杜绝零食,尤其是甜食以及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提供总热量的物质结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40%-45%,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30%-35%。
热量控制一般原则如下:六个月以下婴儿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每公斤110Kcal/d;6-9个月的婴儿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每公斤90Kcal/d;5岁以下儿童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600-800Kcal/d;5-10岁儿童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800-1000Kcal/d;10-14岁儿童每日摄入热量限制在1000-1200Kcal/d。具体精确计算可以寻求专业营养治疗师的帮助。
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的目的,又要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宜操之过急,而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其体重下降至超过该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10%即可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
适当运动是重点,以运动后感觉轻松、愉快为原则。应每日坚持运动量与活动时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增加食欲。每天至少保证45分钟到1个小时的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选择以平移身体类的运动为主,如散步。另外亲子健身操、游泳等运动以及捉迷藏、螃蟹走等游戏也很好。
心理行为治疗,避免歧视,给予鼓励,解除精神负担,监督治疗。行为矫正的基础是“三要、三不、三正经”即“要自然食物,要均衡膳食,要会吃零食”“不进补品,不偏食,不吃洋快餐”“正经吃饭,正经睡觉,正经锻炼”。家庭成员要达成共识,统一要求,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作者:西安宝篮贝贝医生,杨小梅
可以在线向鲍奶奶提问啦!关注鲍奶奶的公众号:儿科医生鲍秀兰(id:xiehebaoxiulan),选择“问医生”即可在线向鲍秀兰教授和三甲医院专家们提问!
鲍奶奶每日问答:
婴儿肥,是健康还是肥胖的先兆?小胖子以后就是大胖子?
图片源自网络
父母对宝宝,真的是有永远操不完的心。
昨天有位朋友略带焦虑地问我,她家的宝宝太瘦了,一直处在标准体重偏低的地方,会不会影响健康,要怎样才能胖一些?
正好前几天有另外一个朋友也满含忧虑地问我,她家宝宝太胖了,从出生就超重,婴儿肥明显,会不会影响健康,长大直接成为小胖子,然后就长成一个大胖子?
对比她们两位妈妈的焦虑和忧伤,真是觉得宝宝也不容易,瘦了不好,胖了也不行;一定要长得正好不胖不瘦,才能让爸爸妈妈继续去焦虑他们的身高是否达标、他们的饮食是否健康、他们的体能是否跟上、他们的学能是否优化……
孩子一路成长,父母一路操不完的心!
图片源自网络
1、对于婴儿来讲,婴儿肥是常见的情况一般来说,婴儿胖乎乎的,是健康的标志。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婴儿时期,宝宝都是奶膘和水膘,长着长着就正常了。
但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却开始担心,婴儿肥是不是肥胖的象征?
婴儿肥不等于同婴儿肥胖。对宝宝来讲,应该参照儿童身高体重标准来计算是否肥胖。
肥胖度=(实际体重-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 相应身高的标准体重 * 100%
超过标准体重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则为重度肥胖。
图片源自网络
2、营养问题是导致宝宝肥胖的原因之一婴儿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营养,而良好的营养是指均衡全面的营养输入,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都会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有害。
母乳喂养时间越长的婴儿,长大后得肥胖症的危险系数就越小,这与母乳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均衡且适合婴儿是分不开的。
同时,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整个家庭都要有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责任,才有助于孩子的营养均衡输入。不恰当的喂养会直接导致营养过剩。
比如有些父母本身就比较喜欢吃一些快餐、油炸食品、喝饮料等等,那么孩子很快就跟着吃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吃一些新鲜蔬菜、新鲜肉食、鱼、水果等,当然如果父母不树立一个好榜样的话,就很难要求孩子做到。
图片源自网络
3、缺乏运动也是导致宝宝肥胖的原因婴儿肥胖,一方面是活动受到限制,运动量相对减少的缘故;另一方面,与父母没有意识让孩子运动或者因为惧怕潜在的危险而拒绝孩子运动分不开。
合理的运动对宝宝来讲非常重要,他们在学会抬头、翻滚、坐下、爬行乃至走路、跳跃的过程中就是非常自然的运动。6月龄的宝宝应该已经形成他生长所需要的骨骼肌,可以进行相关的锻炼了。
图片源自网络
4、遗传也是让宝宝肥胖的原因有专家认为,营养问题和锻炼问题是青少年和成年人肥胖的主要原因,但对婴儿的影响不大。相反,双亲的肥胖才预示着将来孩子会有超重的麻烦。如果父母体重超标,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将来会肥胖。
事实上,遗传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父母不良的生活方式,正因为父母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自我的肥胖,而宝宝则是完全生活在父母的饮食环境下的,受到的影响当然不可小觑。
图片源自网络
5、宝宝有调节食量的本能宝宝有调节自己食量的本能,就是他们知道自己吃饱与否,父母应该随时关心宝宝的本能反应。过分喂食会使宝宝丧失饥饱调节能力,从而养成暴饮暴食、无度饮食的习惯。
比如在父母喂食宝宝的时候,宝宝小手推开勺子、闭嘴不吃、摇头晃脑、嚎啕大哭、舌头弹开、呕吐等等状态,都表明宝宝不想吃了。不想吃就不要喂了呗,千万别自认为宝宝吃得还不够多,要继续、继续、继续下去。
这样的继续才是造就小胖子的前提,是“害”而不是“爱”。
图片源自网络
6、宝宝过于肥胖的危害有研究发现,超出正常体重20%的肥胖宝宝与同龄正常宝宝相比,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等均处于偏低的水平。
另外,婴儿时期的肥胖与成年后的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不管宝宝有没有超重,都不要自行给宝宝吃一些低脂食物。限制卡路里(稀释配方、限制食物、低脂奶粉等)对孩子的健康非常有害。因为脂肪在大脑发育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宝饮食中如果缺乏适量的脂肪,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发育。
因此,即便是要求宝宝减肥,也要科学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图片源自网络
而想要小胖子不变成大胖子的关键在于:未雨绸缪。
正确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健康的生活,才是培养健康宝宝的前提啊!
你家宝宝是不是过度肥胖?对照标准来参照
现在人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所以儿童超重和肥胖开始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超重和肥胖不仅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不良影响,长此以往,等孩子成年后还会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孩子小时候抓起。
孩子肥胖的判断标准
那么孩子肥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当孩子的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就会被判定为肥胖。其中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孩子肥胖的信号
体重增长速度过快说明孩子要开始变胖了。正常情况下,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他的体重增长速度会变慢。比如,孩子出生后前3个月,体重增加可以达到每个月1千克;而4-6个月之间孩子体重增加为每个月0.5千克;而6个月到2岁之间的孩子体重增加大约每个月0.2千克左右;而2-3岁之间体重一共增加约2千克。 因此父母要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早期发现还能提早控制。
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吃得太多,动得太少
挑食和缺乏运动,这些都是造成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胖孩子食欲好,进食快,再加上现在物质丰富,家长就怕孩子没吃够,巴不得孩子多吃点,还会让孩子吃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糖果、糕点、高糖饮料等,这样孩子每日热能的摄入量就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能就转化为脂肪积聚在体内。
2、遗传因素
大约有60%-80%的肥胖儿童有家族发病史。父母双方都肥胖者,孩子有70%-80%发生肥胖;父母一方肥胖的,孩子有40%-50%发生肥胖。在遗传的基础上,再加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又缺乏运动,孩子自然就发生肥胖了。
怎样控制孩子的体重?
控制胖孩子体重最有效措施就是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量。
1、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
孩子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大,所以,平衡膳食才能让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家长不能溺爱孩子,想吃啥吃啥。
2、增加运动量
其次,强调增加运动量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运动健身习惯,让胖孩子动起来,把多余的热量消耗掉,这样既能控制体重增长,又能保证孩子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营养供应,是最安全有效的控制孩子体重的方法。
最后,父母可以给孩子选择奶粉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因为胖孩子不宜摄入过多糖分,不然体重容易超过标准,孩子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高达75%,所以要尽量选择不含蔗糖的奶粉,闺蜜给我推荐的布瑞弗尼3段配方液态奶就没有添加任何蔗糖、香精,还含有调节肠道的益生元,给孩子喝的营养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