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小知识(肥胖的科普知识)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胖子们留意,几点关于肥胖的重要知识

胖也是一种病,得治

社会在发展,生活也水平在提高,可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少,亚健康状态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亚健康是身体的一种状态,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关于这点想必大家已经不陌生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肥胖并不是亚健康,而是一种病。

肥胖是什么病?严重吗?

肥胖症是一种脂肪代谢紊乱的疾病。当人体进食的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会以脂肪形式存储于体内,当超过一定量时就会逐渐演变成肥胖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胖子。在1997年,国际卫生组织(WHO)已经正式认定肥胖是一种疾病。而肥胖又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疾病。随着肥胖症的严重程度增加,对身体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严重可危及生命。

数据告诉你肥胖症的危害

约50%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

体重过重者比普通人患高血压几率高6倍

体重指数(BMI)>30,患糖尿病几率增加10倍

肥胖会导致13种疾病,减肥就是抗癌

肥胖女性的不孕率约76%,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不孕的重要因素

30<BMI≤35,可使预期寿命减少1-6年,BMI>35,最多可使预期寿命减少约8年

肥胖症怎么治?

因为肥胖的人群增多,肥胖症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在还没有变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如健身、控制饮食等方式来让自己远离肥胖。可是很多事情并不能像想象中那样美好。由于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加上三十岁以后体质的下降,很多人还是没能摆脱肥胖的烦恼。而传统的减肥方式也容易反弹,更有甚者,传统的减肥方法已然无法奏效,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减重手术。

什么是减肥手术,安全吗?

减重手术是从根本上解决食物摄入和营养吸收问题,不能能减重,同时还能治疗肥胖相关的多种代谢性疾病。平均一年可以减掉身体60%-80%的过多体重,一般手术一段时间后,胃肠道会恢复到正常的吸收能力范围,而此时80%的多余赘肉已经减掉,可以让你长期保持在 一个理想的体重范围。

减重手术经过近70年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常规、安全的治疗方法,是重度肥胖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大量文献报道:减重手术的中长期满意度高达85%-97%(约50万例),远期复发胖率仅5%-10%。可见减重手术是一项安全且高效的手术。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肥胖基本常识,供大家参考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列入疾病分类名单(肥胖,Obesity ICD:E66.9)。2020年,WHO对超重和肥胖的定义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超重不仅是肥胖的早期表现,还是肥胖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预防肥胖的关键时期。

超重和肥胖是由于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或数量增加造成脂肪堆积,体内脂肪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升高。如果脂肪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如在腹腔内或脏器周围蓄积过多,则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无特殊病因的情况下,体内脂肪过量积累或分布异常均会影响人体代谢功能,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人的体重主要包含体内水分、骨骼、肌肉、脂肪和内脏等的重量。一般成人不仅内脏、骨骼和肌肉的重量不会显著增加,而且体内水分也随内脏和肌肉稳定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因此人的体重水平与身体中脂肪含量密切相关。对人体外表的观察通常可以大致估计肥胖或消瘦的程度,但无法定量评价。BMI和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是评估超重和肥胖程度最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常用于人群超重和肥胖的筛查。但BMI不能区分体内水分、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在评价肥胖程度或类型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20年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China KadoorieBiobank,CKB)中,我国成人体质指数与主要慢性病死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的BMI切点分别为24.0kg/m2和28.0kg/m2;BMI≥35.0kg/m2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向心性肥胖的腰围适宜切点男性为85cm、女性为80~85cm。不调整BMI时,腰围过大(≥95cm)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进一步调整BMI后,死亡风险随腰围增加而上升,腰围超过90cm者死亡风险明显提高。

若将BMI控制在24.0kg/m2以下,或将腰围控制在男性85cm、女性80cm以下,均可以防止约50%人群的危险因素聚集;将BMI控制在28.0kg/m2以下,则可以防止约20%人群的危险因素聚集。

#武医生科普##健康瘦找武医生##合理膳食增免疫#

肥胖的基础知识Part 2

三、肥胖的评估方法

体成分组成

1、体成分分析(减重、减脂)

1.1人体成分组成有哪些

身体成分分为:脂肪和去脂体重

1.1.1脂肪:成分脂(如细胞膜的构成成分:磷脂,主要是保持正常的细胞功能)

贮脂(贮存在身体里面的脂肪,需要努力减少的,主要分布在皮下、脏器周围、或者血管周围等部位)

1.1.2去脂体重:肌肉、骨骼、水分、牙齿、结缔组织等

第一点,“减肥“这个词,减肥说的准确一点应该是减脂;减重其实并不等于减脂,体重(体成分)成分由脂肪(脂肪又分为贮脂和成分脂(磷脂组成细胞膜)、去脂体重两大部分组成的,(去脂体重包括:肌肉(蛋白质是可以帮助合成肌肉的),除了肌肉之外、还有就是骨骼、水分、牙齿和结缔组织、以及无机物等组成的;所以说,减肥!你应该关注的是脂肪的下降,而不仅仅是体重。

很多时候,如果减肥方法不当,特别是节食减肥,虽然你可能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哗啦啦的往下掉,可是减掉很可能含有很多的水分和肌肉,骨骼钙流失(骨密度下降)等,而脂肪却没有被减掉多少;身体脂肪分解是有一定速度的,如果体重下降速度快于脂肪的分解速度,代表可能减去了其他的物质,例如水分,肌肉,其他矿物质等等,身体流失了一定的营养物质,后期会自动补充回来,这是自身的自我保护机制。

那一旦肌肉流失,会让你的减肥变得更加艰难,严重的还会导致各种身体问题的出现,比如贫血、皮肤松弛、月经紊乱、基础代谢下降,体重反弹,甚至还会造成的易胖难瘦的体质。

王旭峰教授分享:

那即便有些女孩子看起来很轻很瘦,但一上称,98斤,很开心,好女不过百,即便你上称不重,看起来很苗条,但如果一摸,发现(肌肉)又松又软,那你也是胖子,只不过你是隐性肥胖,叫瘦胖子,很多女孩子都认为说瘦就是美,实际上瘦不能跟美划等号,生活当中很多女孩子挺瘦的,穿着衣服挺好看的,但是回家一脱衣服一照镜子发现,瘦得松松垮垮的,所以,瘦不等于美,无论男女, 都要做一些锻炼,特别是力量训练,也叫抗阻运动,要让身体的肌肉更多一些,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肌肉流失的过程,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肌肉慢慢流失的过程,女孩子有了肌肉会紧致,男孩子有了肌肉会更强壮

2、如何判断肥胖

了解了减肥,了解了体成分的组成,那怎么才是“肥”呢?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没有什么概念的。那目前主要是用“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也就是经常说的BMI)”,以及腰围来判断;

A)体脂率——最准确,但不实用

常用的测量方式:生物电阻抗法

生物电阻抗法

男性正常应该在10~20%、女性应该在17~30%,超过这个标准就定义为肥胖;(女性的体脂率会比男性高一些,因为男女的激素分泌不一样,男性的雄性激素会有助于肌肉合成,所以男性的肌肉比例高,代谢水平也比女性高),比如说2个同样身高体重的女孩子,但是看上去身材却不一样,这就是体脂率不同所造成;

(bmi的缺点是无法判断脂肪的含量,脂肪和肌肉的分布比例,所以只有从体脂率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肥胖情况,脂肪的分布情况

相同体重,不同体型

用体脂率的下降,去判断减肥成效是最为科学的,但是不实用,因为目前的家用体脂秤测量的体脂含量误差是很大的,而准确度高的体成分测量仪器需要上万一台(即使是健身房里面的体脂称测出来的数据,也只是仅供参考)所以不用对体重秤上面体脂率数据太过于耿耿于怀,可以通过体型的变化来判断体脂率是否有下降,毕竟看起来瘦了也很重要。

B)BMI也叫身体质量指数

这个我们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判断肥胖的方式,所以也请各位一定要记住BMI这个计算公式。BMI=体重(kg)÷ 身高(m)÷ 身高(m);不同的bmi设定减重目标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咱们也不可能让一个大胖子的减重数据和一个bim正常的 人去做对比的。

BMI=体重(kg)÷ 身高(m)÷ 身高(m)

我国BMI范围标准

目前中国的标准是BMI在18.5-23.9这个范围内为正常体重,BMI24-27.9为超重,BMI超过28就会被诊断为肥胖,BMI在40以上,被认为是三级肥胖,一般三级肥胖的人会伴有很多健康问题,可能伴有严重的肥胖代谢综合征(比如严重的心脑血管问题),这类人群的减重一般建议到医院营养科进行一对一的减重。

注意:体重每天测量,或者隔天测量一次,统一以晨起空腹的数值做对比。

(标准体重的算法:可参考Broca改良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管理共识

C)还有一个判断肥胖的标准就是腰围,正确测量腰围的方法,是将软尺水平围绕肚脐眼上方1cm处,(当然也可以选腰围最大的部位,但是每次测量的位置一定要一致,软尺的松紧度也要一致,保持平稳呼吸,一般建议一周测量一次腰围即可,没必要每天测量,腰围不可能每天都有变化的),关于腰围的标准,男性腰围不大于85cm,女性腰围不大于80cm,否则就会被判定为腹型肥胖

注意:腰围无需每天测量,建议每周测量一次即可,以周数据来对比更具有参考价值,腰围一般不可能每天都有变化,所以不建议每天测量

测量腰围的方法

D)腰臀比:男性>0.9,或女性>0.8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臀围测量:自然站直,用软皮尺沿臀部的最高点水平围绕一周,松紧适度,贴肤测量。

腰臀比判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