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性打鼾(肥胖的打鼾能治好吗)

岭南名医 0
文章目录:

危险!开车差点睡着,竟是晚上打鼾惹的祸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韩淑妍 冼咏琪

45岁的张大哥(化名)体形肥胖,有吸烟饮酒史,近半年来白天工作乏力,提不起精神,一直以为只是工作劳累,直到有次开车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才发现自己差点睡着了,幸好及时醒来才没有酿成大祸。

自觉不妥的张大哥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呼吸内科就诊,张大哥表示,自己晚上睡眠质量挺不错,妻子还经常抱怨他打鼾声音大。但是有时会憋醒,早上醒来出现口干。

综合张大哥的症状,接诊医生觉得他根本不是“睡得好”,反而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于是进行了睡眠呼吸监测诊断,结果发现张大哥确实是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睡觉打鼾=睡得好?

广医二院番禺院区呼吸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何梦璋指出,很多人都以为,睡觉打鼾就是进入了深睡眠状态,睡眠质量才好。其实不然,当我们睡着时,咽喉的肌肉变得松弛,使呼吸道变窄。气流在狭窄的呼吸道运动中产生噪音,加上软腭舌体等软组织也在气流作用下振动,二者共同形成了鼾声。

所以,打鼾是由于睡眠时呼吸道变窄造成的。当呼吸道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呼吸道闭锁。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它已经上升为一种危险性疾病。

无论是打呼噜还是呼吸暂停,都说明睡眠时吸入氧气不足,从而导致中枢神经兴奋,心率增加、全身血管收缩。这些变化不仅会引起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引起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脑卒中等,威胁生命安全,需要高度重视。

呼吸暂停(OSAHS),是人在睡眠中口鼻气流停止的时间超过10秒。其中,常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指:在每晚至少7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并且在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事件发生的同时,出现矛盾的胸腹呼吸运动。

除了打鼾声太响,OSAHS患者常受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工作表现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障碍、记忆力下降、夜间憋醒、夜尿增多、男性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困扰。

图/视觉中国

通过睡眠监测仪来作诊断

何梦璋称,临床上会通过睡眠监测仪,在患者安静入睡的状态下,连续记录睡眠时6-8小时的口鼻气流、血氧、心率、胸、腹式呼吸、鼾声、体位等多项指标的改变,用于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根据这些指标,来确定病因、分型,判定预后、提供治疗方案。

①口鼻气流:用以了解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情况;

②血氧:了解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③心率:了解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时的心率变化情况,了解呼吸暂停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④胸式呼吸:区分呼吸暂停类型,如阻塞型和中枢型等;

⑤腹式呼吸:区分呼吸暂停类型,如阻塞型和中枢型等;

⑥体位:了解体位和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关系;

⑦鼾声:了解鼾声响度、持续时间以及和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的关系,辅助区分呼吸暂停类型。

如何缓解睡眠呼吸暂停?

何梦璋指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别根据疾病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1.轻症者建议减肥,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长时间仰卧;可用皮质激素滴鼻,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予氧疗、夜间持续正压通气(CPAP)。

2.咽部组织松弛,腺样体肥大,悬雍垂、扁桃体肥大导致呼吸道梗塞者,可手术治疗。

3.中枢型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4.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者,可考虑睡眠时予单水平持续正压通气(睡眠呼吸机),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

另外,还有部分肥胖型哮喘患者会因为夜间睡眠呼吸暂停,诱发喘息发作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何梦璋提醒,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用药,特别是坚持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积极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减少喘息发作,减轻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小孩打呼噜,到底是不是有病?

作者|Adam

朋友的小孩,1岁多,鼾声震天。

最近,朋友发现孩子睡觉时总是打鼾。虽然以前也时不时会出现睡觉打鼾的情况,但最近打鼾的时间和频率明显增多,甚至有时候打着打着就醒了。

朋友急坏了,慌忙问我孩子打鼾是不是有什么健康隐患,需要怎么处理?

孩子打呼噜还真要区别对待

说到打鼾,它本质上是由于睡眠时,空气从鼻子或嘴巴进入时呼吸不畅引起。鼾声就是由嘴巴、鼻子或喉咙内的组织振动所发出的。

所以,打鼾有没有健康隐患,需要根据引起打鼾的原因进行区别对待。

我儿子小时候也会打鼾,有时还长着小嘴打,看着挺可爱。

当时我也担心会有什么健康问题,就专门撕了一小条纸巾来测试儿子是张口呼吸还是用鼻子呼吸,最后发现他是用鼻呼吸,打鼾跟睡眠姿势有关,侧睡就不会打。

再后来,孩子感冒了,又出现打鼾的情况。

凭着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感冒会引起鼻塞和流鼻涕,从而引起呼吸不畅,打鼾自然也就是清理之中了。

果然,感冒一好,睡眠就恢复正常。

孩子的这两次打鼾经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碰到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通常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大家留心观察就可以。

但是,如果是身体病变导致的长期打鼾,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的情况,就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打鼾原因千万别忽视

调查显示,1-9岁的儿童,每一百个可能就有十多个出现习惯性打鼾。这其中,引起打鼾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又特别需要重视的有下列几种:

01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人体鼻咽部的淋巴组织,藏得比较深,不借助仪器一般看不到。

因为它本身属于身体的免疫组织,所以经常帮助机体对抗外来的细菌和病毒。

虽然随着年龄的发展,免疫系统逐步成熟后,腺样体会逐渐萎缩,然后消失。

但对于儿童来说,当机体受到外来刺激时,它们就会反击而发生肿胀,造成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处在耳鼻喉很重要的关口,一旦出现肥大,就可能引起打鼾、睡眠不安稳、鼻塞、流鼻涕的情况

如果孩子反复鼻炎,腺样体就会被持续刺激,从此越来越大,继而造成鼻窦炎、中耳炎或者反复咳嗽等情况。

严重的话还会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这时,不仅孩子睡眠质量差,还会严重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02 肥胖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肥胖通常都能引起打鼾。

这是因为人体脂肪增多会影响多个身体功能,比如喉咙处堆积的脂肪,一方面,对喉咙结构施加压力,导致气道阻塞;另一方面,减小肌肉张力,导致喉咙的肌肉变得松弛,引发气道堵塞了。

肥胖的最终后果,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造成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OSAS是一种在睡眠期间,暂停呼吸或呼吸减弱症状导致的睡眠紊乱,呼吸停止时间过长,还可能危及生命。

03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是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比较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人的鼻中隔都是偏向一侧,只要人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这就是正常的。

但如果由于鼻外伤、鼻中隔发育异常、鼻腔内异物压迫,导致鼻腔疾病或功能障碍时,则需要手术治疗。

发生鼻中隔偏曲的人容易出现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而由于鼻腔狭窄,通气不畅,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夜间睡眠打鼾的情况。

除了这三种情况外,其他如饮酒、呼吸道肿瘤或囊肿,也能引起打鼾。如果孩子打鼾的症状一直未得到缓解,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

如何处理打鼾的情况?

打鼾的孩子一般睡眠比较差,白天无精打采,难以集中精力,晚上睡眠又断断续续。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做睡眠时是否打鼾的筛查,美国儿科学会更是将3岁以内的儿童打鼾列为高风险人群,日常生活中,家长如果留意到这些情况,则需要及时带孩子看医生:

  • 打鼾频率高,一周超过三次,持续时间超过6周。
  • 打鼾声音大,严重影响睡眠。
  • 睡觉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喘息、张口呼吸、频繁夜醒的情况。
  • 醒后疲倦、嗜睡、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

这时,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诊断,如果有必要干预,那么应当及时干预,这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腺样体肥大型打鼾:CT或鼻腔镜检查可以确诊,是否需要手术,应考虑有无合并感染、过敏性鼻炎等情况。

不手术的关键其实还是要避免过敏,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减充血剂或抗组胺剂来减轻过敏症状。如果要手术,难度也不大,也不会对面容造成影响。

出现阻塞性睡眠暂停:可以根据病因(腺样体肥大),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可以考虑睡觉时用鼻罩为气道疏松气流,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

肥胖型打鼾: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是最好选择,有肥胖家族史的更应该从娃娃抓起。

鼻中隔偏曲:手术矫正是根治鼻中隔偏曲的唯一方法,这也属于小创口手术。

总的来说,打鼾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的“毛病”。

当孩子出现打鼾,最重要的是进行观察,大部分可能是由于感冒或过敏引起,不必特别在意。

但一旦打鼾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状态,就得向医生寻求帮助了。

不过也不必太担心,以现有的医疗水平,根治或者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都是可以做到的。

作者:Adam,药理学硕士,药剂师和科普编辑,家有小宝一枚,科普奶爸。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家人都打鼾 原来鼾症也能遗传

打鼾也会遗传,你听说过吗?现在依然有大部分人觉得晚上睡觉打几声鼾没什么,认为睡觉打鼾只是因为白天疲劳晚上睡得香,却依然不知道打鼾是种病:夜晚打鼾的人其实晚上根本没睡好,而且白天还会觉得累、想睡觉、记忆力减退,长此以往引起高血压,严重时夜间憋气猝死!知道这些,你还会觉得遗传了晚上睡觉打鼾是没什么的事吗?

案例:儿子睡觉打鼾没精神,扯出家族打鼾史

李先生睡觉打鼾已经有很长的年头了,原本他觉得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无所谓。但最近,他发现上初中的儿子白天上课老犯困,晚上睡觉打鼾。一天跟大哥聊天以后,他发现其实大哥和刚上大学的侄子俩人也是夜晚鼾声如雷。李先生两兄弟回想起自己的父母晚上睡觉也打鼾,问了另外几个兄弟姐妹,也打鼾!一家十几口人齐齐打鼾?他们一想觉得诡异了,便去医院检查。

经医生检查,兄弟二人分别患有扁桃体炎和鼻中隔偏曲,医生建议他们做一次呼吸睡眠监测,看看能否确定是扁桃体炎和鼻中隔偏曲引起的打鼾。“医生,打鼾会遗传吗?”李先生问,他向医生透露了家里几乎所有人晚上睡觉都打鼾的情况。医生表示,如果是扁桃体肥大和鼻中隔偏曲,确实会有家族遗传。

经检测,两位李先生被确诊因为扁桃体炎和鼻中隔偏曲导致打鼾,属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简称鼾症)。兄弟俩第二天随即办理入院手术,孩子们也准备在暑假期间进行手术。

遗传性鼾症:肥胖家族史=鼾症家族史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主任医师董玉礼表示,鼾症的家族史和家庭聚集现象确实存在,“整个家族有鼾症的病人,最常见的是有家族肥胖史。自己肥胖,生下的儿子也有很大几率肥胖,肥胖会引起鼻腔或咽喉狭窄引起打鼾;父亲有扁桃体肥大,子女可能会有扁桃体肥大,当他们的咽腔被肥大的扁桃体占据,都会引起打鼾。”董玉礼还补充,鼻中隔偏曲和鼻息肉也会有遗传性的现象,两者也常常是引起鼾症的病因。

既然肥胖、扁桃体炎和鼻中隔偏曲这些常见的情况有遗传而引起鼾症,那是否意味着鼾症主要由于遗传?董玉礼对此表示否定。“遗传性鼾症占所有鼾症的比例是多少,在临床上我们还没统计过,但鼾症也有后天的,比如头部、鼻部外伤造成鼻腔结构改变引起鼾症,还有中枢神经性的鼾症数量也不少。”董玉礼说。

即使是遗传鼾症也可治疗

鼾症会引起夜间睡眠质量不好,病人白天常出现晨起头疼、倦怠、嗜睡、记忆力减退、血压高、有导致憋气猝死等情况。当出现平时鼻子塞、睡眠打呼噜时,就应该怀疑患有鼾症的可能性,应该进行积极治疗。

由遗传引起的鼾症,并不意味着更难治疗。临床上遗传性鼾症跟一般性的鼾症在治疗上并没有什么差异。董玉礼指出,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和扁桃体肥大导致的鼾症,只要通过正规手术摘除、矫正以后,要治愈其实并不难。“但也有临床上治疗起来比较难的遗传性鼾症,如遗传性小颌,患者咽腔结构改变、狭窄、舌根后坠,要扩大咽腔等有一定难度,中枢性的鼾症治疗就更加难了。”

董玉礼还提醒,遗传性肥胖引起的鼾症,其实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去抑制其发生,“肥胖型鼾症病人可以靠意志力进行运动减肥,改变生活习惯,少吃肥肉、少大吃大喝。”另外,治疗鼾症,系统检查是最重要的,“系统的检查可以了解清楚患者到底是因为遗传导致结构的改变引起鼾症,还是因为大脑神经、外伤等引起鼾症,检查以后,再根据医生的判断进行治疗;此外,积极锻炼身体对缓解中枢性和肥胖引起的鼾症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