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引起心率过快吗(肥胖会引起心率过速吗)
心跳快更容易得心脏病!五个问题了解你的“心”
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杨进刚 编 / 干玎竹
【搜狐健康】哈佛医学院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认为,静息状态下心脏跳动得越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越高。研究称心脏跳动每分钟增加5次,心脏衰竭风险和死亡的风险会同步增加13%。这是为什么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杨进刚副主任医师为你揭秘关于心脏健康5个小知识。
杨进刚解释,临床上的确发现,心跳快的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但很难说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并非是因为心跳快导致了心血管病。二者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心跳快的人得心血管病的多,可能是某些内在的机制发挥作用,同时导致了心跳快和心血管病。
比如,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了心跳快,血压高,同时心血管病风险增加。因此,心跳快是一个指标,反映了身体的健康情况。比如,肥胖和经常不锻炼的人就心跳快,这些人容易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也就多。增加体育锻炼,心率就可能减慢,同时,心血管病的风险也降低了。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
杨进刚表示,心血管病现在已经成为“大众疾病”,可能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和癌症总体上都是年龄越大,发病的可能性越高。心血管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需要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起病在儿童,发病在中老年。但是,以往人的寿命也就40岁左右,来不及发病就因结核、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去世了。现在人活的时间长了,自然心脑血管病发病就增加了。
其次,心脑血管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近几十年,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高脂、高糖和高盐的饮食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包括肥胖、吸烟、糖尿病、运动减少、睡眠减少和压力大等因素,也使心血管病增加。
再次,心血管病不能根治,是一种慢性病。但现代治疗手段比较多,可以很好地控制。
总体而言,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走向富裕社会的一个过程。美国也经历过这个过程,但现在发病率已经下降了,因为只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以及吸烟,心脑血管病就能下降。
为什么在我国农村得心脑血管病的人也在增加?
杨进刚说,中国以前是城市心脑血管发病高于农村。但农村后来者居上,现在已经高于城市。这是社会发展所导致的。
早年,农村吃不饱穿不暖,相应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就很低,感染性疾病多一些。城市吃的好一些,心脑血管病就相应多一些。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好了,但健康观念和保健水平没有跟上。城市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都远超农村。很多偏远农村居民一辈子都没有量过血压,更别提吃药了。而城市医疗资源多、就诊渠道多、报销比例也高。
当然现在中国的医保进步很大,但还有很大的地区差别。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方法有,关键得“做”,这方面,农村比城市做得要差。
年纪轻轻就得高血压,是遗传的吗?
杨进刚指出,近些年,年纪轻轻得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
年轻人发现高血压,首先需要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如肾上腺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要及时、积极治疗那些一旦解除病因,高血压就能被治愈或者明显好转的疾病。
当然,九成以上的年轻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没有确切病因的高血压。年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多存在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吸烟、大量喝酒、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平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爱运动、工作压力大、脾气大、饮食不健康等。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年轻高血压患者,主要考虑为原发性高血压。
很多人把年轻时得高血压归结于遗传,没错,遗传会导致高血压提早发生。但不要忽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血压一家人往往有同样的生活习惯:比如吃得过咸、不好运动、脾气大等。如果有高血压家族史,自己平时又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贪食、肥胖、运动不足、工作压力大等诱因下,很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所以,如果自己得了高血压,不要想当然地推卸责任,我的高血压是遗传造成的。我们应积极查找是否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并积极纠正,这对控制血压波动、减缓疾病进程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有极大帮助的。
糖尿病人需要格外注意心血管的健康
杨进刚提醒,与非糖尿病人相比,糖尿病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倍—4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本身引起的高血糖、血糖波动等因素会损伤血管。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其他代谢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升高及体重的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发展速度及其危害都会显著增加。因而,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和控制体重等治疗措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这5个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心跳加快,一起来看→
你关注过自己的心跳快慢吗?
它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健康走向。
一起来看↓
心跳超过80次/分钟要当心
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不仅反映着你此刻的健康状态,也关乎着未来的健康与寿命。
成人的心跳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研究发现,心跳每分钟50-80次最健康。
与心跳50-80次/分钟的人相比,每分钟心跳超过80次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予以关注。
如果总是心跳偏快,特别是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建议咨询医生,看看是不是因为某些疾病所引起。例如心律失常、贫血、甲亢、心衰、心肌炎等。排除这些原因后,就要检讨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不是健康了。
这5个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心跳加快
1.持续精神紧张、思想压力大
这在职场人士中很常见。关键是调整好心态,工作要努力去做,但精神不能持续紧张。要学会用愉悦的心情去迎接各种挑战。
2.长期饮用浓茶、浓咖啡以及长期饮酒
适量饮茶(特别是绿茶)和咖啡有益健康,但大量饮用浓茶浓咖啡会导致心率过快,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饮酒也会导致心率快,建议不喝或少喝。
3.睡眠不足
成人每天要保证6-8小时睡眠,睡眠过少不仅会导致心率快,还会对身体产生多种不利影响。
4.缺乏运动
适量运动是降低静息心率的有效方法。虽然运动过程中心跳会加快,但经常运动的人在休息状态下心跳会比不运动的人更慢。
5.肥胖会导致心跳快
减重不仅会减慢心跳,还会对血压、血脂、血糖产生全方位的好处。
希望大家都能
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心跳或预示健康走向,研究发现:心跳快慢与寿命和疾病有一定关联
你关注过自己的心跳快慢吗?它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健康走向。说来神奇,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心跳快慢与寿命和疾病有一定关联
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不仅反映着你此刻的健康状态,也关乎着未来的健康与寿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陈清勇2021年刊文介绍,有研究发现:
健康普通人群心率大概在每分钟60次,随着心率的增加,在每分钟60次~70次的这个阶段,心率每增加一次, 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4个月左右。
另外与心率在60次以下的人群相比,心率在70~80次这组人群,预期寿命可能会平均缩短3年。
心率在80~90次这组人群,预期寿命平均缩短5年。心率在90~100次这组人群,预期寿命平均缩短8年。心率在100次以上的人群就更短了,可能会缩短13年。
陈清勇医生表示,心动过速,心脏运作负担更大,这可能也是减寿原因之一。就跟机器零件一样,每天超负荷使用,“报废”概率就大。
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探究静息心率与疾病的关系。静息心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静息心率高的人,发生痴呆的风险也高。
心跳超过80次/分钟要当心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老年病科主任郭艺芳在个人公众号“郭艺芳心前沿”刊文谈到,成人的心跳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跳处于每分钟50~80次范围内最健康。
这就意味着,如果每分钟心跳总是超过80次,就算偏快了。与心跳50~80次/分的人相比,每分钟心跳超过80次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予以关注。
如果总是心跳偏快,特别是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的时候,要咨询医生,看看是不是因为某些疾病所引起,例如心律失常、贫血、甲亢、心衰、心肌炎等。排除这些原因后,就要看看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不是不健康了。
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多数人可以使自己的心跳频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些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心跳加快!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心率会升高?如何管理好自己安静状态下的心跳呢?郭艺芳提醒,以下情况会导致心跳加快,要注意调整:
1.持续精神紧张、思想压力大
2.长期饮用浓茶浓咖啡,长期饮酒
3.睡眠不足
4.缺乏运动
5.肥胖会导致心跳快,所以要设法减重
转自:健康时报微信号等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