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来的(糖尿病来了怎么办)
糖尿病常见诱发因素有哪些?一起来了解
吉林长春,一男子长期大量饮酒体重暴减诱发糖尿病,引发关注。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可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病风险。戳图了解糖尿病常识为了自己和亲人的健康收藏。(人民日报)
来源: 封面新闻
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糖对于糖尿病大家应该并不陌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同时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大多数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除了这一点外,那么又有些什么原因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的病因
1、心理压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严重扰乱机体的内分泌功能,由此,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2、饮食不合理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粮和副食品都很丰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机体营养过剩,内分泌功能失调,严重诱发了糖尿病。
3、运动量减少
大多数人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条件,运动量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运动量不足不仅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还会减慢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降低肌肉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率,以及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4、 遗传引起
根据医学学者们在临床上的实验证明发现,大部分糖尿病病人都是由遗传引起的。一般直系亲属内有糖尿病患者的话,该家庭患有糖尿病的几率会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5、 过于肥胖
很多糖尿病病人在发病之前,一大多都都是过度肥胖的人,所以在吃饭后的两到三个小时之后就会感觉到心慌、易出汗、手抖、饥饿等症状。
糖尿病的饮食
1、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2、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3、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4、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5、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
6、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7、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
8、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9、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10、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养生)
糖尿病的保健
一、学知识、防未然
一旦诊断糖尿病,将是一个终身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长期过程。糖尿病患者自我学习一些糖尿病知识,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调节好自己的血糖,避免或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能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晨起早,莫睡迟
建议春夏早上5点半到6点之间起床。中午午饭后半小时开始午睡,午睡在1个小时左右最好,晚上最晚不要超过11点入睡。一天总的睡眠时间保持在6—8小时即可,睡眠过长过短对血糖的调节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定量吃,花样繁
糖尿病人在饮食方面须少食多餐,吃得过少容易诱发低血糖,过多则会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忽高忽低的血糖对身体伤害最大。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吃5—6顿,少而精,种类多,使营养均衡,保持血糖稳定。
四、勤动腿,多喝水
糖尿病人运动非常重要,尤其是超重的2型糖友。应当选择散步、游泳、登山等温和的有氧运动,在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进行。
五、平常心,莫生气
很多糖友都有这样的感受,情绪不好,血糖也跟着就上来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并且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非常重要。
六、勿吸烟,不贪杯
糖尿病患者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速末梢神经病变的发生,使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提前出现,所以,糖友一定要忌烟酒。无副作用,适合患者长期使用。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介绍,大家应该都有了一定的知识了解了。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比较难以治愈的疾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多注意来自生活的一些问题。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迟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自从被查出血糖偏高以后,李老先生就一直表现得十分焦虑。
因为他的身边曾经有一个同事是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注射多次胰岛素。因为打针看起来并不轻松,因此李老先生一直担心,自己的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终于在一次血糖测试结束后,李老先生将自己的困惑表达给了医生,医生却表示,高血糖患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为糖尿病患者,因为这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医生也劝李老先生平时注意空堂,注意饮食习惯就可以了。
李老先生听到了医生的解释虽然安心了很多,但是却还是想知道糖尿病究竟是怎么来的,他和高血糖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此前的数据调查当中就已经证实,全球大约有4.6亿人患有糖尿病症状。
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都发生改变的今天,糖尿病更是已经成为了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重要因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糖当然是十分重要的。此前的多项研究也证实,含糖饮料摄入过多,不但会导致肥胖,还会影响到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糖尿病风险的增加更是十分明显。
那么作为糖尿病患者,平时能喝饮料吗,能喝什么样的饮料呢?
针对这一问题,哈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联合研究,并且将结果发表在了英国医学杂志上。
他们认为,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含糖饮料的大量摄入一定会增加患者的全民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是,多喝咖啡、茶、低脂牛奶和白开水,则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在研究过程当中,研究人员通过护士健康研究和卫生专业人员研究队列当中的1万多名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所有参与者饮料摄入量情况。
随后,他们根据这些数据调查分析了特定类型的饮料摄入量与二型糖尿病患者之间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在通过18.5年的随访记录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较高的含糖饮料摄入,的确会增加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含糖饮料摄入最多的人,全因死亡率甚至可以比最低的人增加20%,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25%左右。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喝咖啡、茶、低脂牛奶和白开水相对较多的人,死亡风险反而相对更低。甚至摄入这类饮料过多的人,死亡风险可以降低26%以上。
针对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明确表示在喝饮料的时候,二型糖尿病患者确实应该学会选择。用更健康的饮料来代替含糖饮料,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会更有保障。
二、糖尿病就是因为高血糖?医生揭秘:糖尿病是这样来的很多人都会有李老先生一样的困惑,认为糖尿病的病发就是因为高血糖。但其实,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引起的。
从表面上来看糖尿病和高血糖患者的表现非常相似,都是血糖升高。但高血糖和有可能只是患者血液当中的糖含量相对更高,但是糖尿病患者却是由于胰岛功能受到损伤而导致的。
因此,短期因素导致的血糖升高,如果胰岛素功能并没有损伤,就不能被判定为糖尿病。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也会发现,自己是在多次复查血糖之后,才明确了糖尿病诊断。从这一点来说,血糖升高不一定代表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一定伴随着高血糖症状。
糖尿病大多是因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而导致的,糖代谢功能失调,因此和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生活当中,二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会更多一些,而且只有通过抽血化验才会发现血糖的异常。
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是无法被完全治愈的,一旦患上就需要进行终身的治疗。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以药物为主,但是日常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同样需要改变。最重要的是,患者还要学会自行进行血糖监测。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其实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大部分人确实和生活习惯相关,但也有一些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拥有正常血糖调节功能的人,即使大吃大喝也不会有糖尿病症状的出现。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确实会加重身体调节血糖的负担。
所以,喜欢吃甜食,喜欢吃的人不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是这类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确实更高一些。这一点,和高血糖同样有些相似。
糖尿病很难被彻底治愈,患者很有可能需要一辈子都接受治疗,离不开胰岛素和药物。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我们想要拒绝和预防糖尿病,以下这几种方式或许可以尝试。
1.多喝水
法国此前有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喝水四杯以上,就可以防止高血糖症的产生。但如果每天喝水不足两杯,就容易加重高血糖的大便风险。他们通过3000多名经过三年测试的男女的数据调查发现:
日常喝水不足454g的人,比每天喝水超过964克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高出21%。
更重要的是,法国的研究人员还证实,喝水量并不能用其他饮料来进行代替。即使喝再多的饮料或啤酒,只要饮水量不足,患糖尿病的风险依然会相对较高。
2.健康的植物性饮食
在糖尿病与代谢杂志上曾经刊登过一篇来自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发现,健康的植物性饮食,可以让人们患有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至少降低24%。
研究人员通过对英国一项大型观察性试验研究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糖尿病易感人群、肥胖、或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的人,只要在日常饮食当中使用大量的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那么就同样具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此项研究共涉及了11万名以上的研究人员,研究时间更是持续了12年之久。因此,这项研究数据,是值得信赖的。
同时,针对此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也认为,植物性食品不但可以改变人体的健康状态,让人们免受肥胖的影响,而且还能改善肝脏和肾脏功能。
植物性饮食的保护作用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减肥和减脂,它能综合改善人们的胆固醇、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情况。而这些,恰恰都是导致二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参考文献:
[1]杨光平.植物性饮食可降低糖尿病风险[J].家庭医学,2024,(05):34.
[2]松林.每天吃牛油果远离糖尿病[J].健与美,2024,(06):63.
[3]多喝水有助预防糖尿病[J].现代班组,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