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糖尿病(23岁电竞糖尿病)
23岁电竞选手患糖尿病退役
本报记者 楚 燕 通讯员 黄德玲
6月3日,我国著名电竞选手UZI宣布退役。23岁的他表示,自己患有2型糖尿病,身体状况不允许再继续比赛。消息一出,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日,记者采访了厦门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李学军教授,他表示,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岁-40岁之后发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年轻人早早患上糖尿病。
警惕这些高危因素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与1型糖尿病一样,有较明显的家族史。肥胖、高热量饮食、运动不足及增龄是发病最主要的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李学军介绍,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1 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
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而糖尿病主要的危害就在于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早期诊治很关键
早期诊治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如等并发症出现后再治疗,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会导致残疾和死亡。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李学军提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防糖尿病: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23岁的Uzi之殇:“打电竞打出糖尿病”的背后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5日电(王昊) 日前,知名电竞职业选手Uzi(简自豪)宣布退役引发网络热议。在他的微博中介绍,二型糖尿病和严重的手伤是退役的主要原因。对于电竞选手们来说,这并不算个例,很多人在退役时虽然年龄不大,但都是一身伤病。
为什么毫无身体对抗的电竞项目中,选手会遭遇如此多的伤病呢?
生活作息不健康
Uzi在退役声明里写道,由于常年压力大、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等原因,自己在去年体检时查出了二型糖尿病,且因为手伤严重,所以决定退役。
23岁的Uzi,与普通在读大学生一样的年纪,却因为伤病不得不退役,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自己所说的生活作息不健康。
电竞是一个熬夜的项目,稍微熟悉电竞的观众对此应该都心知肚明。大多数选手们通常打排位、训练到深夜,第二天也很难早起。这样的作息规律一旦在团队中养成,其中某些选手想早睡早起,便成了奢望。
微博截图。
试想,其他高水平选手都大中午起床,而你早上八点早早起来、吃完早饭、打开电脑,发现连一个同等段位的选手都找不到,那你明天八点还起得来吗?
比较关注电竞选手直播的观众,应该经常能够看到他们深夜叫外卖的场景。相比于传统的体育项目,电竞对于选手的身体素质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俱乐部很少对选手的饮食有强制要求。虽然几乎每个俱乐部都有“煮饭阿姨”,但选手们依然热衷外卖和宵夜。
电竞选手平均职业生涯不算长,大部分在25岁之前就会退役。但这些正处于新陈代谢黄金时期的年轻人中,过胖和过瘦的现象却很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健康。
资料图:WCG2019世界总决赛于西安启幕。WCG被誉为“电竞奥林匹克运动会”,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万名玩家报名参赛,最终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98名选手进入总决赛。图为参赛队伍激烈角逐。张远 摄
职业习惯损耗大
在职业电竞赛场上,屏幕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英雄,一举一动都源自职业选手的控制。而在高水平的比赛中,经常可以见到速度极快的连招、防守、走位等。这些操作,基本全靠职业电竞选手用键盘和鼠标来完成。
水平较高的职业选手,往往手速极快。但能够奉献赏心悦目表现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手部的损伤。
在2018年的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iG面对韩国赛区一号种子KT的淘汰赛决胜局中,当时iG的选手JackeyLove(喻文波)就曾在比赛的队内语音中提到自己的手在抖,感觉手麻。
而Uzi在宣布退役时,也提到了自己严重的手伤。实际上,在很久之前已经有媒体报道,Uzi的手臂像是四五十岁的人的手臂。
职业选手的手速。(视频资料截图。)
除了Uzi之外,在电竞领域,不同项目、不同赛区,有过不少选手因为手部伤病而影响比赛甚至退役的情况发生。
其实不只是手伤,电竞选手常年坐在电脑前训练、比赛,也容易出现其他职业病。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或许会有同感,脖子、肩膀、腰,坐久了这些部位不免疼痛、酸胀。
虽然选手们有专门的电竞椅,但长年累月的累积损伤依然严重。职业电竞选手中,有腰伤和脊椎问题的人不少。很多人需要进行理疗,而职业理疗师也成为主流电竞俱乐部的标配。
资料图:WE战队选手在比赛中。当日,2019NEST全国电子竞技大赛(英雄联盟)夏季总决赛在贵州贵阳举行,首场对阵中BLG战队以2:0胜WE战队。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比赛宛如在打仗
对电竞比赛不熟悉的观众,或许会认为其缺乏对抗性,对于选手的体力要求不高。但实际上,电竞比赛不但对于手部的操作要求极高,也需要充分集中精力。
2016年夏天,LPL(英雄联盟中国大陆赛区最高级别联赛)的几支战队为争夺进入全球总决赛的资格而战,当时呼声很高的Snake战队连续进行了两场BO5(五局三胜制)的比赛。巧合的是,两场比赛都进行了五局才分出胜负。Snake最终惜败,失去了参加全球总决赛的资格。
两场被合称为“BO10”的比赛,使Snake的队员们身心俱疲,Kryst4l(杨藩)选手更是在这一次的劳累后持续被伤病所困。
资料图:Kryst4l比赛海报。
而从那之后,LPL对赛制进行了改革,现在不会再出现一天两场BO5的情况了。不过排除了极端情况发生的可能,电竞选手比赛时的精力损耗是无可否认的。
实际上,职业电竞选手除了要面对赛场上的对手,还要承受赛场外的舆论。随着最近几年电竞比赛热度越来越高,网络上对选手和俱乐部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其中,免不了刺眼的网络暴力。“键盘侠”们,从传统体育领域“转战”至电竞项目。
在Uzi宣布退役的微博中,他提到压力二字。作为中国职业电竞领域最为热门的选手之一,这些年来他承担的舆论压力可想而知。
一些选手,尤其是年轻选手,应付网络音浪带来的精神压力,并不比赛场之上容易。长此以往,对选手的身心健康自然是有害无利。
资料图:BLG战队选手在做赛前准备工作。当日,2019NEST全国电子竞技大赛(英雄联盟)夏季总决赛在贵州贵阳举行,首场对阵中BLG战队以2:0胜WE战队。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防护意识尚不足
鉴于职业选手的伤病对其职业生涯的严重影响,一些主流电竞联赛中的大部分俱乐部都在软硬件方面提高了配备,为选手提供随时随地的放松和治疗。而在一些较为大型的比赛中,战队的休息室也会配备理疗床,以防出现意外伤病时的治疗需求。
此外,职业选手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前女篮奥运资格赛上,因在更衣室里振奋人心的赛前动员而走红网络的心理辅导师黄菁,多次在重大赛事期间为电竞选手进行心理辅导。
但从大环境来看,目前电竞俱乐部对于选手们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方面的引导还远远不够。
以传统体育项目篮球为例,在赛季期间,俱乐部方面对于球员的饮食和住宿都有着一定的限制。强队之中,管理更是严格。
但在电竞领域,很难想象俱乐部在这些方面对选手进行限制。当然,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传统体育的管理思路,沿袭至电竞圈未必行得通。但在一些生活习惯影响选手健康的情况下,适度的引导还是必要的。
图片来源:EDG官博视频截图。
有一些俱乐部做出了尝试,比如EDG俱乐部的英雄联盟分部,会请老师来指导选手们进行瑜伽锻炼。
不过,这样的做法还并未得到普及。至少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很多较为知名的电竞俱乐部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用在绝大多数职业体育领域均是真理。即使在没有身体对抗的电竞赛场,选手的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希望所有选手能够保持健康,延续职业生涯,奉献更多精彩的表演!(完)
23 岁因糖尿病退役的电竞选手复出!被「老年病」盯上的年轻人
今日下午,游戏「英雄联盟」的传奇电竞选手 Uzi(简自豪)宣布复出,引网友一片欢呼。
图片来源:Uzi 微博截图
2020 年 6 月 3 日,年仅 23 岁的 Uzi 选择退役,表示自己查出 2 型糖尿病,因工作原因,常年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熬夜,体重也无法控制,身体已经不允许他继续比赛。
图片来源:Uzi 微博截图
在一部关于 Uzi 的纪录片中,他因为糖尿病,一天要喝十几瓶水,是其他人的三四倍;脚趾受伤,3 个月伤口都没有长好。
这符合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皮肤伤口不易愈合。
年轻人们可能都觉得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离自己很远。其实近得可怕。
每 10 个中国成年人,就有 1 个糖尿病人;每 3 个中国成年人,就有 1 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更让人有危机感的是,根据 BMJ 去年的流行病学报告,18~29 岁的年轻人,有约 20.2% 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这意味着,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五个中就有一个,血糖调节功能已经受损了。
当代年轻人每天都在经历着加班、熬夜、久坐、饮食不规律的生活,每一种都可能是糖尿病的成因。
而糖尿病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有 100 多种并发症,可能导致失明、足部残疾、肾衰竭等严重后果。越早发病,就要越早开始控糖。动辄长达几十年的血糖管理,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应有预防糖尿病的意识。
6 个一点儿 ,稳住血糖
➊ 杂一点儿
减少白米白面主食用全谷杂粮、薯类蔬菜替代一半,适量蛋白质,大量蔬菜,混合饮食控血糖。
➋ 粗一点儿
主食粗点好,不要吃太细,选择全麦,少选白面。选择糙米,少选精米。
➌ 瘦一点儿
肉不能少,但要选瘦弃肥,吃鸡鸭鹅,尽量不吃皮。鱼肉脂肪含量低,就很好。
➍ 懒一点儿
蔬菜能不切细就不切细,豆子能整粒吃就不煮烂,水果能吃整个就不榨汁,土豆整个比土豆泥好。
➎ 淡一点儿
油盐糖都要少一点,可以适当加点醋。
➏ 狠一点儿
不抽烟,不喝酒,不久坐,不要向基因和坏习惯低头。
策划制作
策划:Deanna | 监制:Eric
封面图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