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磁糖尿病(糖尿病磁疗的作用及危害)
筋受血养,血糖高了,宗筋也会“吃不消”
上午接诊了一位患者,40多岁,坦诚地说自己夫妻生活不和谐,那方面越来越差。听信了短视频上的一些用鹿茸、人参泡酒喝,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怀疑自己是不是年纪上来了,对自己没有信心了。
经过仔细了解,了解到这位患者有很久的糖尿病史,一直没有彻底痊愈。结合患者的情况来看
应该就是由于糖尿病牵累肾脏引发的宗筋不振,患者听了后,也表示疑惑,表示自己是最近才开始出现的阳事情况差,自己糖尿病已经很久了。
首先,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的血管舒张功能,导致海绵体充血量不足,还会影响对感官刺激的传导。
针对这位患者的情况可以参考天芪降糖胶囊和六味地黄丸合用进行调理。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引发的阳事不振的概率也是高居不下,出现时间也较早,很多患者都会在糖尿后的2-10年里出现功能障碍,但欲望仍处于正常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会不断提高。
(相关统计显示,30岁以下的患者为29.8%,60岁以上则会达到72.6%。)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主要和以下几点有关:
1、肾阴虚:中医认为糖尿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消耗体内的阴液,导致肾阴虚。肾阴虚则不能滋养肾阳,进而引发宗筋不振。
2、血管病变:高血糖还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减退,影响刺激的传导,进而可能导致功能障碍
3、久病伤阳: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痊愈过程战线过长,而久病最容易损伤阳气。阳气不足,无法推动气血运行,从而影响行事活动。
文章仅做健康科普,不做用药推荐。
糖尿病患者中,50%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老中医:3个中药方剂治疗
对于男性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往往更重视的是血糖控制情况,然而,对于性功能方面出现的问题往往羞于问诊和治疗。数据显示,约有40%-50%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存在着勃起功能障碍,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5倍,而且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发展,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给男性朋友们带来了巨大的烦恼。
我们知道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及全身,可以说是从头到脚,而长期的慢性高血糖的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功能都有不良的影响,可以引起局部动脉的管腔狭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阴茎处的血管充血功能减弱,从而发生了勃起功能的障碍。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和恶化,自主神经系统障碍也可以导致或者加重阴茎勃起功能的障碍。
心理因素影响糖尿病男性患者性功能当然,在性功能方面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心理因素,不仅仅只是疾病的原因,这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糖尿病患者要花费不菲的开支用于治疗疾病,本身还需要终身管理自己的病程,患者的心理负担可想而知,造成情绪的波动以及焦虑和抑郁等等都会影响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患者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控制好血糖,同时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时候要寻求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或者泌尿外科医师的帮助,切忌有病乱投医。在保证严格控制血糖为基本原则的诊疗方案的同时,可以选择进行心理、药物、物理疗法和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1、补肾行气活血
补肾法包括滋阴益肾法、温阳补肾法以及阴阳双补法等基本补肾法。消渴病肾虚日久,阴阳亏虚,必然无力推行气血,导致血瘀脉络伴肾气不足,阴器勃起依赖肾气推动使血液充盈,而血瘀脉络更加重肾中精气化生和气化。所以,肾精亏虚,脉络瘀阻是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最基本的病机,采用补肾活血,填精通络法治疗,用填精通络方。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治疗肾气不足,瘀血阻络的消渴并发阳痿,其中三七活血祛瘀,山茱萸、熟地黄及山药益气、滋肾填精,柴胡可疏肝解郁,联合葛根可行气通络活血,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祛瘀、养阴益气、滋肾填精之功。
2、疏肝解郁通络
肝主筋,主疏泄。肝气的正常输布和排泄,决定着宗筋的功能的濡养。若患者忧思郁怒、情志不展,甚则郁而化火,致肝失疏泄,则宗筋所聚无能而成阳痿。如《素问》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萎。”四逆散加减治疗中青年糖尿病阳痿患者,总有效率为 85.7%。
3、健脾化湿,益气养阴
消渴的发病过程中与脾胃关系密切,《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早期常被称为“脾瘅”,多由脾虚湿盛所致,脾主运化水谷,脾虚不运导致精微不得输布,化生痰湿,使形体肥胖,后逐渐变为消渴。方药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对于早期的消渴伴阳痿具有明显的消渴症状改善和勃起功能障改善。
糖尿病都怕的膳食纤维,很多人没吃够!医生:可稳定血糖降血脂
有一种营养素,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有防治便秘、利于减肥等作用,这就是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不能够被人体所消化利用且不产生热量的糖类物质,也就是食物中不易咀嚼、不易消化的部分,比如说蔬菜的“筋”、水果和粮食的“皮”。
可就是这样没营养的物质,现在的价值却越来越大。各大食品甚至纷纷将“富含膳食纤维”,作为标榜自己健康的依据。
01膳食纤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什么价值呢?
1、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
膳食纤维能够延长食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可以避免餐后血糖上升,有利于血糖的稳定。因此膳食纤维也有着“天然降糖药”的美誉。
2、防治便秘,预防肠癌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防治便秘。
此外,可以减少肠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质,从而减少致癌物质与结肠粘膜的接触,起到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3、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
膳食纤维中的果胶等成分可以结合胆固醇,木质素可结合胆酸,使其直接从粪便中排出,从而消耗体内的胆固醇来补充胆汁中被消耗的胆固醇,由此降低了胆固醇,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此外还有降低死亡风险、改善肠道、控制体重等作用,可是我国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却远远不足。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成年人每日膳食纤维的适宜摄入量为25-30g,而现在我国居民每日实际摄入量之友11.8g左右。
02我们该如何补充膳食纤维呢?
全谷类、薯类、大豆类、蔬果、坚果、植物种子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而肉、蛋、奶制品、酒精饮料等等是不含膳食纤维的。我们看看一些食物的膳食纤维含量:
(图片源于网络,图中食物为富含膳食纤维的佼佼者,百分比代表膳食纤维的含量)
100g食物含多少膳食纤维?
燕麦片:每100克约含5.3克膳食纤维
金针菇:每100克约含2.7克膳食纤维
杏仁:每100克约含19.2克膳食纤维
核桃:每100克约含9.5克膳食纤维
梨子:每100克约含3.1克膳食纤维
香蕉:每100克约含2.6克膳食纤维
苹果:每100克约含2.4克膳食纤维
胡萝卜:每100克约含2.3克膳食纤维
按照每天25-30g的量来摄入膳食纤维,我们该怎么来吃呢?
折合成食物,大概是这样的:每天蔬菜300-500g,水果200-300g,全谷类和杂豆摄入50-150g,豆制品25g,坚果15g。
03既然膳食纤维这么好,是不是多多益善?
并不是。
如果过量摄入膳食纤维,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肠胃不适。特别是对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大量的膳食纤维会使消化道不堪重负,甚至可能诱发肠梗阻等症状。
此外,摄入过多膳食纤维,还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影响钙、铁、镁等元素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像肠胃功能欠佳的儿童、老人,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需要适当减少膳食纤维的食用量。
图源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
最后,我们在每天摄入膳食纤维的时候,需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同时搭配奶及豆制品、肉类蛋类鱼禽类等等,这样才吃得营养和健康。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