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什么长脓包(糖尿病为什么长蛆)
“老糖友”肚子溃烂流脓,原因竟跟胰岛素针头有关,这个错误不少患者在犯……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刘姗姗
为了图省事,67岁的赵婆婆注射胰岛素时经常不换针头,有时候一个针头能用一两个月。最近,她不仅血糖升高,肚子也溃烂流脓久不愈合,就医后才知道,原是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惹出大祸。
汉口市民赵婆婆今年67岁,有十余年糖尿病史。3年前,她开始自己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得还不错。医生叮嘱过她,每次注射完胰岛素都应更换新针头。一开始她还能执行,时间一长,她看每次用完的针头都挺好的,而且都是自己一个人使用,觉得扔了怪可惜的。为了节约费用和方便,赵婆婆一个针头反复注射多次,有时一个针头可用长达一两个月,直到疼痛不能忍受才换掉。
医院专门制作温馨提示贴纸,提示每次注射需换新针头
两个多月前,赵婆婆在注射胰岛素时,突然发现肚皮上有一小硬结,又红又肿,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可后来,她肚子上的硬结不断变大,周围皮肤红肿,并且开始溃烂化脓,一直没办法愈合,她这才赶紧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 经检查,赵婆婆的肚皮严重感染,血糖也升高不少,内分泌科医生切开腹腔硬结后有大量脓液流出。内分泌科专家为赵婆婆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给予了降糖、清创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了加强宣教,内分泌科护士长汪娟还专门制作了温馨提示贴纸,在给患者发放胰岛素针头时贴在上面,并现场讲解注射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26日,极目新闻记者得知,赵婆婆康复状况良好。
“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重复使用了针头,平时消毒也不到位,导致皮下软组织发炎。由于没及时治疗,造成感染加重。由于糖尿病人本身抵抗力低,如果再出现感染,伤口就很难愈合。”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旭艳表示。她介绍,虽然医护人员会反复跟糖尿病患者强调注射胰岛素时一定要注意“一针一换”,但仍有超3成患者为节约费用或省事等,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专家提醒,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危害很多,由于针头比较细,多次使用针头会变形,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甚至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导致针头折断体内;针头重复使用,不进行注射部位轮换,易导致皮下脂肪组织增生,长出硬结,不仅不利于胰岛素充分吸收,使血糖波动过大,还会增加感染机会。她建议糖友,在注射胰岛素前应将双手洗净,用酒精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每次注射完毕,需要换个新的针头,不要反复注射在同一个部位,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糖友起疹子,不都是过敏!真菌感染、脂质代谢异常、神经病变等都会导致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淑霞
春季是皮肤病高发时段,糖友出现的各类皮肤异常,常会被简单地认为是过敏。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说,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有些就可能表现在皮肤上,如果仅当过敏就会贻误病情。
皮肤瘙痒。糖友皮肤发痒,可以是全身泛发或是局限于身体某些部位。其可能原因主要有三:神经病变、皮肤干燥或是糖尿病导致肾损害后引起的瘙痒。糖尿病合并的瘙痒一般较为顽固,可以没有任何皮疹,普通的止痒治疗对其效果不好。需提醒的是,北方春天风较大,再加上目前处于抗击新冠肺炎阶段,洗澡、洗手次数增多,可能会使干燥加剧,从而加重瘙痒症状,甚至引发乏脂性湿疹;糖友干燥问题严重导致手脚干裂,尤其是脚后跟,若护理不及时就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者可能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甚至导致溃疡。
发疹性黄瘤。这种情况多是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是一种全身散发的黄红色小疙瘩(即结节或丘疹),因此常被人误以为是过敏起的皮疹。实际上两者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过敏导致的皮疹通常为红色,质地一般不硬,有瘙痒;发疹性黄瘤摸起来略硬,且表面有光泽,一般无瘙痒。
皮肤潮红。这一般是由于皮肤毛细血管弹性比较差和异常扩张,导致皮肤出现持续性潮红斑,好发于面、颈和上肢。过敏性红斑会伴发瘙痒,远离过敏原后,红斑会消失;糖友的这类潮红不痒,在血糖控制后可缓解。
真菌感染。天气转暖,糖友某些部位出汗较多,再加上糖友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引发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间擦疹,好发于大腿根、乳房下、腋下,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小丘疹或小脓包;手癣、甲癣、脚癣也容易在此时加重,还可传染到大腿根、臀部、脸部等处。糖友如果把以上情况当成过敏涂抹激素药膏,会使皮损扩大,并使原本的表现变得不典型。因此,当糖友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请医生鉴别。
细菌感染。在天气潮热、皮肤清洁卫生不够时更易继发细菌感染,大大增高毛囊炎、疖肿等的发生几率。
病毒感染。春季也是一些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如带状疱疹等。它可发生在身体任何地方,表现为群集的红色丘疹、丘疱疹和水泡。大多数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几天甚至几周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麻木、刺痛、灼痛、跳痛以及瘙痒等症状。
为了防止糖友出现皮肤问题,引发严重并发症,杨淑霞给出了以下建议:1.严格控制血糖;2.饮食搭配要合理;3.注意身体养护,糖友皮肤易干燥,在洗澡、洗手、洗脚后要及时涂抹润肤产品;皮肤某些容易潮湿浸渍的褶皱部位,应保持清洁和舒爽,可适当用些爽肤粉,穿纯棉衣物。4.及时处理。发现皮肤问题应及早就诊。▲
糖尿病人挤破痘痘长出拳头大脓包 险丧命
常州王先生有糖尿病史,近日,他随手挤掉脖子后面一颗痘痘,结果该部位越肿越大,并伴有头痛不适,被确诊"酮症酸中毒"。医生介绍,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较低,挤痘痘后易引发感染。王先生感染部位已形成脓浆,如不治疗或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还敢乱挤吗?
来源: 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