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脾好了糖尿病会好吗(脾好了糖尿病会复发吗)

中医赵义红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很简单,脾胃好了,就很难继续发展

糖尿病,可能是脾出问题!一个健脾方,收住脾精,血糖降到5.1

大家好,我是湖北三甲医院内分泌专家,宋道飞医生。

你知道吗,脾跟糖尿病其实有着密切关系!你看,中医里头,说是脾是人生命力的源头,食物消化靠它,血液生成靠它,人体活动也离不开它。

咱们吃进去的东西都要经过脾来处理,让营养遍布全身,产生新鲜血液。这些你体内的水分,包括营养物质和消化废物,都是由脾来进行转运和排出的。连大名鼎鼎的胰岛素,都是脾的员工之一,专门负责搬运葡萄糖

那么,如果脾出问题了,比如虚弱了,会怎样呢?那就可能引发糖尿病啦。就像一个公司,老板都没力气干活了,员工们肯定也没精神。那这种情况下,糖尿病应该怎么办呢?别急,我给你讲个真实的例子吧。

以前有个50多岁的大叔,在城里打工,干重活儿。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全身乏力,口渴难耐,晚上睡觉都会被渴醒,喝水也不管用。于是他去医院检查,发现空腹血糖高达9mmol/L,尿糖3个 ,确诊为2型糖尿病

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他简直不敢相信,糖尿病是不是治不好了?但他还是决定好好治疗。他开始吃药,但是血糖总是不稳定,后来经人介绍找到我。

我给他把脉,发现他脸色发黄,脉搏无力,舌头颜色浅,舌苔薄。这明显是脾虚的表现啊,需要补脾、滋阴、提气。

于是我给他开了个方子: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党参、花粉、葛根。每天熬一副喝。

效果怎么样呢?

喝了5服药后,大叔感觉好多了,然后继续按原方喝了一个月。再次检查时,空腹血糖已经降到5.1mmol/L,尿糖也正常了,其他不适症状也都没了。

那这个方子为啥对大叔有效呢?

因为大叔是典型的脾虚,脾虚了,就没法把食物中的精华输送到身体各处,导致精华流失。而方子里的黄芪、白术、党参能补脾,当归能补血,升麻和柴胡能提气,葛根则能帮助提升脾气。脾养好了,血糖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不过我这里没写具体用量,因为中医看病要看个体差异,所以大家不要随便乱吃药。

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啦,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问题,不妨分享给他受益!

糖尿病,大便溏稀,关键在于补脾,脾胃好了血糖就降下来了!

在临床上,我发现其实很多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其实是过于单一的,血糖升高在中医理论中仅仅是一种症状,但血糖升高的同时,患者还会伴随着其他症状的出现,例如大便不成型、情绪烦躁、身体消瘦等。

在这里分享一个我年前门诊上的一个案例。

这个患者46岁,来自井冈山,坐了一夜的车,中午没吃饭,就在我的诊室门口等着,我刚到诊室门口,患者就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张教授,终于见到你本人了!”我当时还很疑惑,或者说自己是特地从外地过来找我治疗糖尿病的。

患者42岁的时候被确诊糖尿病,当时患者觉得很奇怪,自己没有糖尿病家族史,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随后患者就开始出现了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之前体重150多斤,现在体重120多斤,大便溏稀不成型,而且还有胃痛,吃点凉的以后就加重,爱出汗,尿多,情绪烦躁,眼睛模糊,有时候会看不见。

经过辨证,患者被诊断为脾虚,内有湿热,所以应以健脾祛湿为主。

了解清楚患者的情况后,我心里有底了,开始给患者开方,并给他说下次复诊不用到现场来了,太远了,来一趟不容易,线上看诊也很方便。

患者回去服用了7剂,就传来好消息,说自己口渴的情况减轻了,大便比之前成型了。

我让患者别着急,继续服用,药吃完了在复诊,到了复诊的时间,患者说自己的睡眠改善,大便一天一次,空腹血糖最近的三天都在6.3以下。

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呢?

像患者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脾肾阳虚引起的,阳气不足,湿浊无法化开,堆积在胃部,就会导致胃痛;舌尖红说明心火旺盛,上焦有热,像患者这样,中焦堵住了,导致肾水无法上行,水火不济,就会导致上热下寒中焦堵。

因此,我们采取健脾益肾、清热温下的方法,让脾肾健运了,心肾相交,所以症状就会缓解。

所以,对于这类患者,调理思路主要是健脾益气,调和脾胃,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糖分的正常吸收和利用,恢复身体的正常温煦和代谢功能。

如果你也确诊了糖尿病,不用太过于担忧,只要我们遵循中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综合调理身体,便能有效控制病情,实现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