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茯苓(糖尿病吃茯苓粉和山药粉好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雨水时节 不妨食用健脾利湿的药膳

雨水时节,养生保健可选用食疗的方式,有不少健脾利湿、药食两用的食材,常见的有:薏苡仁(薏米)、赤小豆(红豆)、淮山、茯苓、芡实、莲子肉、白扁豆、黄芪、党参、陈皮,还有花椒、白豆蔻、砂仁、草果等可用于烹饪的香料。推荐几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益气祛湿食疗方:

薏米淮山粥:薏米100克、铁棍淮山50克切片或切丁、白米200克,加入适量水煮成粥即可;只用薏米和白米,不加淮山亦可,称作薏苡仁粥。

茯苓粥:茯苓60克、小米或白米200克,加入少许生姜丝同煮成粥。茯苓是极为常用的健脾利湿中药,其性平和,多服无害,且有安神的功效。

陈皮莲子羹:陈皮30克、湘莲30克、薏米50克,多放水,同煮为羹,加入适量蜂蜜调至微甜即可。除了健脾利湿,此羹还有理气、消胀满、化痰的作用。

黄芪炖鸡:黄芪30克、枸杞15克、陈皮15克、鸡肉500克,加入适量盐、白胡椒、生姜,共炖煮至鸡肉酥软即成。该食疗方可升阳益气利湿,因加入了陈皮、白胡椒,补而不腻。

中药泡脚也是温阳祛寒利湿的好办法,可用艾叶、生姜、花椒等材料煮水泡脚,水温在40℃左右,每次泡15~20分钟,使身体微似出汗更佳。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下肢静脉曲张、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等下肢循环不良者,则不宜采用此法,以免低温烫伤导致溃烂、坏疽。(杨蔚然 杨玲)

茯苓泡水健脾渗湿宁心安神?中医提醒,只有正确的方法使用才可以

茯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俗话说“一两茯苓一两金”由此可以看出茯苓的价值非常大。平时呢,也有不少人会拿一片或者小块茯苓泡水喝,认为可以宁心安神。可你知道吗?这样泡水喝,根本没有一点作用,为什么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下茯苓这味药!

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主要能够起到健脾、宁心安神、利水渗湿,对脾、肺部及肾等方面有不错的保健作用。茯苓泡水的好处是有很多的,如:可以祛湿健脾、保护肠胃、宁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但由于茯苓质地坚硬,泡水不容易溶解,很难达到药效,如果想将茯苓药效发挥出来,可以将茯苓捣碎,用水煎煮或者放入食物中进行熬炖。如果感觉麻烦呢,可以将茯苓打成粉,用温水冲泡服用。

  而且强调下,茯苓的功效虽然很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茯苓,有以下几种人不能吃茯苓,吃了反而对身体没有好处。

一、肾虚患者

  很多人认为服用茯苓可以补肾,但并不适合肾虚的人吃,因为茯苓具有利尿的作用,肾虚的人本就多尿,服用茯苓会使小便次数增多,加重肾虚的症状。

  二、阴虚人群

  阴虚者容易大量地出汗,所以需要的是固本培元,而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会导致患者体内水分流失更多,还会加重出汗现象,让阴虚症状更加严重。

  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不能多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而茯苓的淀粉含量是比较高的,吃多了容易影响血糖,从而引起血糖值升高,对糖尿病人不利,所以说糖尿病人不适合服用茯苓。

  所以,茯苓虽好,但是也要注意辨证,

喜欢的朋友请长按点赞三秒,关注转发收藏,我是中医李梦阳。

茯苓虽好,但这3类人群不适宜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茯苓是一种很常见的滋补食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现代研究显示:茯苓中含有β—茯苓聚糖、茯苓酸、麦角甾醇、卵磷脂、腺嘌呤和微量元素等等,能够利尿、保肝、抗衰老和调节免疫力。茯苓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以下3类人群不适合吃:

一口干:有些人刚喝过水,还是感觉到口腔比较干想喝水,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食用后会加速体内水分的流失,如果本来就有口干的情况,长期吃或食用过多会耗伤津液,会使口干的症状更加严重。

二糖尿病人:茯苓中含有淀粉比较多,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过多,会导致体内的含糖量增加,从而引起来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茯苓或者避免食用。

三一般来说肾虚的人小便都比较多,特别是在晚上,夜里都要起来好几次,茯苓有利尿的作用,如果吃多了会增加小便的次数,导致频繁起夜的情况,对我们的睡眠会造成影响,第2天就会感觉到精力不足,时间长了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身体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