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肥胖(男人胖睾丸也会胖吗)
小男孩别太胖,小心引起睾丸发育障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相较于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育儿观念也在随之改变,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关注孩子是否营养摄入不足,忽略了儿童是否营养摄入过剩,导致了大量的儿童体重严重超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儿童肥胖已呈全国流行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30年,我国7岁及以上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其中男性儿童的超重肥胖患病率要高于女童。儿童期体脂率过高不但会引起激素水平紊乱,严重的还会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及脂肪肝。而且体型的变化也会引起同龄人的异样眼光,对儿童期或者青春期的人群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负担。
男性睾丸是分泌雄激素及产生精子的主要器官,睾丸的组织结构异常会直接影响睾丸的生理功能,并反作用于男性儿童性激素水平,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第二性征的发育,并影响精子的产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男孩进入青春期之后,如果过于肥胖则会导致睾丸处于“高脂影响状态”,进而影响睾丸功能,使男童第二性征的缓慢发育或者发育不完全,严重的可能导致成年后男性不育,对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严重的负担。
一、肥胖导致儿童睾丸发育障碍及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肥胖导致儿童睾丸发育障碍及第二性征发育不良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1.脂肪细胞能够分泌芳香化酶,芳香化酶是体内合成雌激素的重要酶类物质,可以诱导男性儿童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肥胖男童体内芳香化酶处于高水平状态,容易导致男性发育女性化,最常见的如青春期肥胖男性乳房发育、不长胡须及喉结发育不明显。
2.脂肪堆积于脑垂体,导致垂体分泌GnRH功能障碍,使青春期男性儿童的性发育失去“初始刺激”,使睾丸发育不完全,影响性征的发育及精子的产生。
3.大量脂肪堆积于会阴处,阴茎被会阴处的脂肪组织所包埋,形成隐匿阴茎或者小阴茎,并使睾丸无法及时散热。睾丸所处温度应低于人体温度1℃-2℃,当睾丸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不仅会使睾丸组织受损,影响其分泌雄激素和产生精子的水平,甚者可能引起睾丸炎症反应,最直观的表现为“红、肿、热、痛”,进而对睾丸的生精功能产生严重的破坏。
4.体型的变化,会使儿童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等心理变化,焦虑等情绪会导致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产生增加,从而抑制下丘脑调控垂体分泌GnRH的功能或者引起免疫系统的失调,影响雄激素水平,进而影响睾丸的发育。
二、如何防控男性儿童睾丸因肥胖而受损出现功能障碍
家长可根据自家男童的年龄,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给出的各年龄男童的BMI标准值判断其是否超重或肥胖,如果BMI指数高于本年龄段正常范围,家长应该警觉起来并做到以下几点:
1. 针对儿童的不同发育阶段,合理进行膳食搭配,保证儿童每日碳水、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平衡摄入。及时纠正儿童挑食的坏习惯,忌饮食偏嗜,并保证每日摄入热量不超过各年龄儿童的标准摄入量。
2. 鼓励儿童多运动。父母可引导孩子进行体育运动,亲子共同参与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参与的兴趣,加速儿童脂肪的消耗,促进肥胖儿童BMI指数下降,增强儿童活力及身体素质,引导儿童形成乐观自信的心智,而且可以促进亲子感情,降低儿童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发生概率。
3. 保证儿童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作息会影响儿童内分泌水平,内分泌紊乱会引起血脂与血糖的变化,进而引起脂肪的堆积。父母应给孩子制定每日作息表,规定儿童每日作息时间,形成规律健康的生物钟。
4. 密切关注儿童睾丸、阴茎及乳房等性征发育水平及心理的变化,如果性征发育低于同龄男童,或因体型存在心理障碍,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及时就医,寻求医生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作者简介:姜子祥,男,汉族,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级中医外科学专业男科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导师秦国政教授。
研究表明,胖男孩睾丸体积小,长大后容易成为不育男
不孕不育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公共问题,对育龄夫妇的心理健康以及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以往认为,不孕不育的原因主要在女方。但是,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近半数不孕不育存在男方(单独或者双方)的因素。
另有研究则发现,约有四分之一的不孕不育尽管经过细致检查仍不能明确原因。德国一项研究甚至发现,70%的不孕不育无法明确原因。
与此同时,研究显示,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男性精子浓度和总精子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比如,一项包括1973年至2011年间185项研究,共涉及近43000男性精子分析的研究显示,40年来精子浓度和总精子计数分别下降了52%和59%。
一般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包括接触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环境因素,和诸如久坐和饮食失调等生活因素都与男性精子质量和数量的下降有关。
但是,也有人认为,青春期前后儿童少年肥胖对睾丸的发育和成年后的生精能力有一定影响。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
研究人员收集了268名儿童和青少年的睾丸体积、年龄、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抵抗的数据,分析发现
正常体重的男孩睾丸体积比围青春期(9-14岁)超重或肥胖的男孩高1.5倍;青春期前期儿童(< 9岁)和青春期后少年(14-16岁)的睾丸大小与肥胖无关。
特别是,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胰岛素水平正常的围青春期儿童和青少年的睾丸体积比高胰岛素血症的儿童和青少年高1.5-2倍。我们知道,高胰岛素血症通常与肥胖和二型糖尿病有关。
因此,总体上说,研究表明,那些超重或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的围青春期儿童少年比他们健康的同龄人睾丸体积更小。
睾丸体积较小预示着长成成年后精子产量和质量较低,从更容易出现男性不育。
也就是说,胖男孩长大后更容易成为不育男。
搜狐医药 | 美国内分泌学年会:肥胖男孩的“蛋蛋”有点小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肥胖对男性的伤害究竟有多大?Healio网站报道,近期美国内分泌学年会上的一份报告指出,与正常体重的青少年男孩相比,超重、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的男孩睾丸体积较小。
40年以来,全世界男性不育症患病率增加,平均精子数不断下降,而睾丸体积与精子数量直接相关。2019年一份成人肥胖与睾丸体积研究结果显示,成人男性睾丸体积与肥胖负相关,而与勃起功能呈正相关。;2013年研究则明确指出,睾丸大小与生精能力正相关,睾丸小于12毫升的男性精子质量明显更低。
肥胖对生育的影响可能从青春期开始。有数据显示,近四分之一的18、19岁男性睾丸体积小于正常值,与此同时,儿童肥胖症患病率不断上升。
为了证明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收集多名青少年男孩数据,其中61人体重正常,53人超重,150人肥胖。其中97人已出现胰岛素抵抗,22人为前驱期糖尿病,3人为二型糖尿病。
通过评估年龄、体重指数、血糖值等胰岛功能指标、睾丸体积之间的联系发现,青春期组中正常体重男孩的睾丸体积比超重和肥胖男孩更大;胰岛素水平正常的男孩睾丸均大于高胰岛素血症组;青春期后,胰岛素抵抗的男孩睾丸体积小,但二型糖尿病未影响睾丸体积。
专家认为,儿科医生应开始关注男孩睾丸体积,尽早识别睾丸生长不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对超重和肥胖男孩多家关注。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男孩建议开始进行精液分析和男科咨询,做好男性不育症的初级预防。
减肥不仅有助于减少糖尿病等相关并发症风险,还对终生大事造成影响。接下来我们应进一步跟踪超重肥胖青少年的精子参数和生育能力,证实肥胖对生育能力的负面影响,提高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