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热卡(胖的人卡路里消耗快吗)

中国日报网 0
文章目录:

“过午不食”靠谱吗?肥胖这个“锅”晚餐不背

一日三餐已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但近年来流传着一种“过午不食”的说法,很多人推崇“过午不食”的饮食方式,认为不吃晚餐能减肥。

“下午和晚上都不吃东西,这种方式其实是不科学、不健康的。”中日友好医院超重与肥胖多学科联合门诊负责人、胃肠外科减重手术医生孟凡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肥胖并不是晚餐造成的,“过午不食”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

孟凡强表示,两餐之间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稳定血糖,在上午大量集中进食,也是不可取的。“过午不食”会造成肠胃损伤,引起胃和其他消化道器官分解自身黏膜,导致胃肠道溃疡和炎症;引起胃肠功能和胃肠菌群紊乱,导致胃肠痉挛、腹痛、腹胀、腹泻、大便干燥等,还可能引起胆囊结石的发生。

“一日三餐不可少,各种营养素要均衡搭配,两餐之间不加餐。如有加餐需要,尽量不选择高热卡的食物,并注意热卡量的限制。”孟凡强说,热卡是表示食物能量的单位。普通人避免肥胖的关键是在规律进食一日三餐的基础上,限定食物热量的摄入。

“如果每日能量摄入量超过人体所需的热卡量,就容易引起肥胖。每日三餐可按照3:4:3或3:4:4分配热卡,每餐荤素搭配,避免过分油腻,热卡蓄积会引起更多的健康隐患。”孟凡强说。

“机体有适应性,到进餐时间就会饿,出现进食的愿望。错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出现焦虑、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孟凡强提示,一日三餐进食要尽量规律,固定在一个时段吃饭。对于上班族而言,可以尽量在晚上6~7点进食晚餐,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来源:人民健康网

体重108公斤!13岁“小胖墩”患“四高” 警惕肥胖带来的隐患!

来源:【华声在线】

体重108公斤!13岁“小胖墩”患“四高”

警惕肥胖带来的隐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华声在线8月8日讯 10岁身高153厘米体重81.5公斤,13岁身高170厘米体重108公斤、17岁身高173厘米体重近150公斤……湖南省儿童医院病房的钢床,被这些重量级孩子压弯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四高”已不是成人的专利,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儿童肥胖的危害有哪些?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如何避免孩子肥胖?8月8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案例:少年兄弟因肥胖患“四高”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内分泌科接连收治了好几例“四高”患儿。

长沙13岁的李小柯(化名)身高170厘米,体重达到了108公斤,双侧腋下和颈部可见明显的黑色色素沉着。李爸爸表示:“原本只是因为孩子要上初中了,来做个健康体检,没想到医生会让他住院。”原来,医生检查发现李小柯出现了明显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还有高脂血症,尿酸指标轻微超标,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最高时达到了160/110毫米汞柱,血糖最高达到了20,被诊断为糖尿病。

发现小儿子的问题后,李爸爸把17岁体重近150公斤的大儿子带到医院检查,也查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黑棘皮病,还有轻度的高尿酸血症。医生建议做肝活检,以确定肝纤维化程度,但由于其油脂太厚,B超无法探清楚具体位置,只能等他减肥后再做相关检查。

危害:肥胖影响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日前正式公布了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四类慢性疾病的《营养与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呼吁通过科学饮食与规律运动来有效防控这些日益普遍的慢性病。然而,“四高”已经不是成人的专利了,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肥胖是造成儿童患上“四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湖南省儿童医院专家介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生理发育和身心健康。肥胖儿童通常表现为难长高,男孩性发育不良、女孩性早熟,大多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等“成人病”。

专家分析,引起学龄期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有几个,首先是饮食、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其次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孩子课余时间都花在网络或游戏上,体育运动量明显减少;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少肥胖的孩子,父母也有肥胖的情况。

警示:肥胖导致儿童脂肪肝越来越常见

随着肥胖症全球化流行,儿童脂肪肝越来越常见,全球儿童脂肪肝患病率达到了23%—77%。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欧阳文献表示,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全身疾病累及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一般来说,脂肪肝很少在10岁以下儿童中发病,大多数患儿无症状,常因偶然发现肝功能异常而确诊。此类患儿多数合并肥胖症或有近期体重腰围增长过快史,可合并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

有50%患儿在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大,30%—50%的患儿有黑棘皮病,他们的生活质量较同龄儿童明显下降。脂肪肝虽是良性病变,但如果听之任之,不采取有效措施,也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目前认为,脂肪肝是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服务

家有“小胖墩”如何应对

针对肥胖儿童的脂肪肝,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欧阳文献支招:第一要控制孩子的饮食,严格控制糖类和热卡高的食物、水果等;第二要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日60至90分钟,每周5日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减重。

■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柳娜 张警盈 黄艳 曾星怡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年底聚餐“又胖了”?减重指南请收好→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新版《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生活中,有不少人也在为体重焦虑,进行着减肥计划。你是其中一员吗?

什么样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减肥“神药”人人都能吃吗?

最近几年,网络上刮起了一股减肥“神药”风,声称吃了能“增加饱腹感”“无痛掉秤”。

实际上,目前,我国只有5种药物(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很多网络上销售的减肥“神药”,添加违禁成分“西布曲明”,还有国家管制类的“咖啡因”“芬特明”等,这些药物可能有毒又有害。

另外,使用药物减肥有相应标准。BMI指数大于28且经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减重5%,或BMI指数大于24且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症、高脂血症、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体重相关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成人患者,才可以考虑在综合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减肥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比如早期使用时会出现胃肠道不适,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厌食,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副作用。

专家还表示,如果仅凭药物控制体重,一旦停药,体重会快速反弹。

健康减肥究竟应该怎么做?

目前,大家公认减肥的办法是“管住嘴”。在网络上,“轻断食”“戒晚餐”“断碳水”等减肥方式受到热捧,它们真的管用吗?

“轻断食”到底科不科学?

从医学上说,营养治疗是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疗法,主要包括限能量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方式。

不过,专家表示轻断食不代表不吃饭,过度的节食是不科学的。需要用科学适度的节食方法,在保证每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水分摄入的前提下,根据体重控制热卡摄入即可。

不吃晚餐会瘦吗?

专家表示,不吃晚餐其实并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如果长期不吃晚餐,那么早餐、午餐时吃进去的食物热量会自动转化为脂肪,反而会增加体重。另外,一旦恢复晚餐饮食,体重反弹的速度会非常快。

“断碳水”就是不吃主食?

“碳水”指的是碳水化合物。大家通常认为,碳水化合物主要在主食里,其实,水果、蔬菜、肉类、蛋类等食材中都含有碳水化合物。

专家表示,“断碳水”的方法减肥虽然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掉秤,但难以持久,同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我们不主张不科学的“断碳水”,这样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比如脑细胞主要靠葡萄糖供能,如长期“断碳水”,大脑细胞葡萄糖供给不足,有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

专家建议,健康减肥,不是少吃主食,而是少吃精致的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

‍‍‍‌‍‍‌

运动量越大减得越多?

专家表示,人体是一个能量的平衡体,如果不控制每天热卡摄入总量,单纯地增加运动量,同样不能达到减重的目的。此外,过量的运动还容易导致身体肌纤维损伤、肌间脂肪增多,造成四肢粗壮。

运动减肥是要结合自己的特点,一般肥胖人群应综合进行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及柔韧性和平衡训练,运动前后都要及时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整理。

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属于“低-中强度”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肥胖人群,儿童,中老年人群也可以练习。

爬山、跳绳、划船、舞蹈等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适合年轻、体力好且无严重慢性病的人群。需要注意的是,膝骨关节炎患者不适合选择这类运动。

体力好的年轻人,无严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轻中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通过绝大多数抗阻运动来增强肌肉力量。

打太极拳、瑜伽、普拉提等柔韧性平衡训练,适合大部分人群。

‍‍‍‌‍‍‌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