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老太Videos(肥胖老太太穿的外套)

人民日报 0
文章目录:

73岁的中国奶奶,在纽约突然成了网红!原因太暖心了……

73岁的林奶奶也没有料到,来到纽约的她,居然成为了ins上的一名小“网红”……

下面这个看起来精神又慈祥的奶奶名叫林兰(音译),今年73岁了。

(图 Nick Otto via Washington Post,下同)

这位来自广东台山的奶奶其实并不知道啥是ins,也根本玩不转ins。

只是,在她去了纽约之后,她的女儿Lisa时不时会将她做的菜拍摄下来,上传到ins上。

而这些菜,当然都是妥妥的中国美味……

Lisa在ins上发妈妈(林奶奶)做的点心的图

不仅如此,女儿还会拍林奶奶做菜的样子,还会邀请林奶奶在做菜时当着镜头的面聊聊天,比如这是啥菜、怎么做、有没有什么趣事儿……

林奶奶在做汤圆

刚开始Lisa这么拍来拍去,林奶奶还挺不解:你把这些发到网上,谁会看呀?

林奶奶做的煎饺

结果,奶奶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全美国各地第一、二、三代的移民们都围过来看32岁的Lisa拍的她和母亲一起做中国菜了。

林奶奶一下子变成了ins上的“网红”。

或许她自己并没有料到,女儿给她拍的做菜视频,实在是太戳海外游子的心了:一个穿着围裙的老奶奶,一边做着好看又好吃的中国佳肴,一边用家乡话(台山话)絮絮叨叨地拉家常……

As she cooks, she explains the recipe in Taishanese, the dialect she grew up speaking in Taishan, a city in south China’s coastal Guangdong province. Lisa leans over her mother’s shoulder, recording the video on her phone.


林奶奶一边做饭,一边用台山话解释着菜谱。台山是中国南部沿海广东省的一座城市,她就在那里长大。女儿Lisa倚在母亲肩上,用手机录下了这段视频。


“I asked my mom how much rice is in here, and she said seven cups,” Lisa translates. “But she apparently used this cup to measure it.”


“我问妈妈这里面有多少米饭,她说有七杯。”Lisa在视频里翻译道。“显然,她是用杯子来测量的。”

The 73-year-old Chinese Instagram star giving fans a taste of home –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用杯子盛米”这种小细节,或许会让从小在美国生长的移民二代三代们感到茫然。

但对于他们怀揣着中国记忆的长辈来说,却是一下子就戳到心坎儿了。

这样的人间烟火气息太过美好,就像自己记忆中远在故乡的奶奶。

黄皮肤的慈祥面孔,熟悉的家乡菜,简直太能抚慰人心了……

They watch Lan’s videos for a sense of belonging, a reminder of grandmothers still in China, dishes they have not eaten since childhood, recipes they never thought to learn before moving across the world.


他们通过看林奶奶的视频来寻觅一种归属感,一种对远在中国的祖母的牵挂。看着视频,他们能想起那些童年后就没再吃过的食物,以及在移居去世界各地之前从没打算学的菜谱。

The 73-year-old Chinese Instagram star giving fans a taste of home –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林奶奶做的面条

林奶奶在ins上的粉丝们,也会时常在林奶奶的图片视频下面留言

或是称赞,或是表达感激,或是借地思乡……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白着自己的中国胃与中国心:

“It meant so much that when I was watching those videos and seeing her make this food with her mom, I was also hearing these familiar sounds that I grew up with,” she says.


“这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我看着她和妈妈一起做菜的视频时,也听到了伴随着我长大的熟悉口音。”

林奶奶和女儿一起炸蝴蝶酥

“Now I can go to Lisa’s account and watch these videos and see her learning, and it reflects my own learning. When I hear the language and when I see the beautiful food that those two make, it feels like home.”


“现在我可以去Lisa的ins上看视频,看她跟着她妈妈学做菜。这让我也想起了我自己学做菜的时候。看着她俩做着美味佳肴,听着熟悉的方言,我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就这样,通过一个小小的ins账号,一对有爱的母女,一些简单又温馨的视频,林奶奶和女儿温暖了数万海外游子。

那是对亲人的牵挂,对故土的思念。

共怀中国心,天涯若比邻。

祝远在海外的同胞们春节快乐!

来源:环球时报GlobalTimes(ID:GlobalTimesNews),整合:lanlan

本期编辑:胡洪江、李娜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给老太太吓得

Peg came to visit!Time to stock up on videos!She didn't know what name to say.When everyone joins in on Scaring Peggy!The best one is at the end.

64岁老太不结婚,卖了豪宅住进8㎡蜗居,却过上人人羡慕的日子

//

不爱大house,

偏爱8㎡老鼠屋?

//

64岁,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退休养老,含饴弄孙的年纪了。

这个时候,舒适的大房子,安定的生活,似乎才是安心养老的标配。

但澳大利亚的克莱尔·科林斯(Clare Colins)却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她卖掉了自己三居室的大房子,还掉了剩余的银行贷款,出售并赠送除了自己所有的收藏,包括艺术品、古董和一些乐器。

她是准备搬进养老院安度晚年,还是打算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

都不是,她买下了一辆房车,准备以此为家,过上浪迹天涯的游牧式生活。

房车总共的居住面积只有8㎡,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放着三居室的大房子不住,住进8㎡的房车?

64岁的老人,为什么还要放弃安定的生活,开始漂泊流浪?

其实原因很简单,她只是想活在当下,不留遗憾,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现在不行动,以后再后悔就晚了。

家不在大小,而在归属感

Clare给自己的房车取了个名字,叫做“mouse house”(鼠屋),虽然面积很小,但是五脏俱全。

买下鼠屋,她花了2万6美元,接下来又花了一年时间设计改装,把这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变成心目中最想要的样子,又花了4万5美元。

虽然鼠屋只有8㎡,甚至还没有一个正常房间大,但Clare花了很多心思,设计图是自己亲手画的,装修团队也是找的房车专业人士。

但从外观来看,鼠屋通体白色,看上去很普通。

但打开车门就能看到特别之处,原木门窗就让人眼前一亮,好像真的有了家的感觉。

Clare还在木门上刻了两只可爱的小老鼠,作为鼠屋的标志。

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小的厨房,东西非常齐全。

最上面是顶格的L形橱柜,增加了收纳空间,杯子还有一些不是特别常用的厨房用品都放在里面。

橱柜和灶台之间的墙面空间也没有浪费,左边用磁铁架收纳刀具、剪刀,大小尺寸,一应俱全。

右边的木质搁板上则放着食用油、调味品等等,墙面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下方的灶台空间也设计得相当合理,煤气灶下方就是个小小的嵌入式烤箱,一个人完全够用。

给自己烤个面包,做个烤鸡,方便又美味。

灶台左边是整体抽拉式的置物架,要用什么,顺手就能拿到。

右边的抽屉则放满了各种刀叉餐具,就算上路流浪,精致的生活习惯也不能丢。

过房车生活,很多人最好奇的就是水电怎么办,其实不用担心,整辆房车从内到外的设施都是由太阳能和锂电池供应发动的,一般不会出现没电用的情况。

至于生活用水,只要定期去营地储存够就可以了。

Clare的鼠屋里,灶台边上就是一个隐藏的卫生间。

盖上盖子,它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储物柜,而打开盖子,它就是个折叠卫生间。

卫生间里有抽水马桶,还有花洒,内部材料都是防水的,也不用担心漏水的问题。

而在车厢尾部,就是Clare的床,不大不小,一个人睡是绰绰有余了。

床上面是一个小巧的天窗,可以让光线进入,还可以在夜晚仰望星空,想想就觉得美滋滋。

床下还有机关,坐在床边的简易沙发凳上,抽出隐藏的木板,你想要在这里就餐、看书、工作,都可以。

本职是摄影师的Clare还给自己专门设计了一个站立工作间,就在车门后面。

长期坐着工作对颈椎不好,而这个工作间让她能站着处理图片,工作累了还能眺望门外的风景,她很满意。

这辆房车载着自己的家,改装完毕,Clare就踏上了自己的旅程,一整年的时间,她一直在路上。

抛开一切去追随自己的激情,这听起来像是在年轻时要做的事情。但实际上,冒险的冲动可以随时发生,不要狭隘地把它和年龄绑定。


身体在路上,生活在远方

全新的生活让Clare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体验,她学会了使用GoPro摄像机,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YouTube视频博主。

她在新南威尔士州的牧场,偶遇一群可爱的牛羊。

在汉密尔顿的小镇上,她见到一个美丽的花园,就停下来闻闻花香,定格它们的美丽,然后离开,继续前往下一个地方。

在奥林匹克公路边,她拍下很多已经没人住的房子,仿佛留下了旧时光的景象。

她还会在清早骑着自行车,去河流与大海汇合的地方,静静等待太阳的升起,然后再回到房车,吃一顿早餐。

甚至连天空的颜色、云朵的形状、晚风的气息,都让人如此放松。

上路之后,她才发现,原来选择游牧生活的人,还有很多。

在营地里,她认识了很多朋友,Annie住在一辆巨大的梅赛德斯老爷车上,Rosie有一辆已经老化的旅行车。

他们有时候会开着自己的房车,来一场野外的聚会。

他们有时候就只是单纯地聚在一起,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

有时候等到夜幕降临,就在树下办一场小型演唱会。

当然,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是毫无烦恼的。

比如有一次, Clare回到房车,发现天窗漏了,床上被雨水淋湿,已经睡不了人了。

无奈之下,她只能大晚上去找专门的维修店,而睡在房车地板上,并不是那么有趣的经历。

但是当有人问她,后悔卖房子吗?

她却只是微微一笑,“虽然我有时候会想念我的有机蔬菜园,我又大又漂亮的厨房,我挂满了一整面墙的艺术品,但我并不后悔。”

没有房贷,没有了生活上的焦虑,不管是经济上、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现在的生活方式都让Clare觉得无比轻松和自由。

“我终于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什么要后悔呢?”



不后悔的人生不是只有一种选择


疫情发生之后,Clare没办法像去年一样到处旅行,走遍自己想去的地方。

于是,她换了一种方式,在自己买的一个营地上暂时定居下来。

她着手改造一栋破旧的老屋,把它布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Clare自己动手做了一张床,用废木头制成了凳子,现在,她正沉迷于雕刻铲子和勺子。

她还在房子周围的荒地上种了很多植物,期待着有一天能吃上自己种的菜。

鼠屋就静静地停在房子旁边的空地上,等待着有一天Clare再次出发。

对现在的Clare来说,在哪儿生活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她有了上路的勇气,她的心灵是自由的。

只要她想,随时都可以去她想去的地方。

这个今年已经65岁的流浪者告诉我们,做想做的事,任何时候都不晚。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同,不是所有人都要去过流浪的生活,只是人生苦短,无论多少岁,都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

图文素材来源:

https://vancamerawoman.weebly.com/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cZoCR2403x--hkNZUVjKA/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