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人搬运(肥胖患者以什么运动为主)
你知道脊柱损伤患者如何搬运吗?120医护人员的“教科书式”示范来了
要使用硬板、脊柱板,不要用帆布软担架。
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经常需要转运患者,但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需要经过崎岖路面,患者在深沟或高处受伤,患者特别肥胖以及严重骨折等,医护人员需要格外小心。近日,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一分中心接到了一个特殊的转运任务:患者全身八处骨折,最重的部位是颈椎。那么,这名特殊的患者是如何顺利完成转运的?7月28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棘手:患者全身八处骨折需转运
7月21日8时56分,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一分中心刘楠急救小组刚完成出诊任务,就接到了120指挥调度中心再次下发的急救任务:“一位颈椎待查患者需要转院。”到达现场后,刘楠医生与住院大夫沟通过病情后,得知该患者全身八处骨折,最重的就是颈椎骨折。而且患者已经带颈托10余天,转运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方案:精细分工 分三步完成转运
根据多年积累的转运经验, 刘楠为转运工作制定了三项内容。
转运前:用脊柱板搬抬
刘楠当即指挥担架员用脊柱板进行搬抬,自己用双手牢牢固定住患者的头颈部,指挥全体成员一齐平移患者。在担架员及医护的全力配合下,患者被平稳搬抬到脊柱板上,“第一项”工作顺利完成。
转运中:医护各司其职
急救车启动出发,刘楠嘱咐司机一定不要急停急走,驾驶员徐鹏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一路平稳行驶,遇到不可避免的颠簸时,徐鹏也会减速并提前告知大家。为了避免二次损伤,护士李静俯身在患者头上,牢牢用双手进行头肩锁固定,一路上所有人都打起精神,终于将患者送到了目标医院。
送院:急救人员通力合作
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把患者再次平移到医院的平车上,全体急救人员通力合作,终于顺利完成了对患者的转运任务。
炎热的气候、紧张的心情,此时所有人都已汗流浃背。看着120急救人员两次安全转运,急救医护“一动不动”完成“接力”,患者家属连连道谢。在患者顺利入院接受治疗后,急救小组成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科普
搬运脊柱损伤患者
这些事项要注意
1.在没弄清伤情之前,绝不可乱动伤员。首先需要做的是观察伤情,如果伤者的头、胸、脊柱、骨盆等重要部位受创,绝不可以随便变动体位。
2.凡怀疑有头、颈、脊椎外伤者,应尽量原地不动,等待救护人员。绝不可以折曲脊柱,采取一人抬腋窝部、一人抬下肢的“拎口袋”式搬运方法,这样会致使椎骨骨折碎片刺伤脊髓神经。
3.凡怀疑有脊柱损伤者,翻身时一定要头、颈、躯干、下肢上下一致同轴翻转,绝不可“扭麻花”式翻身,这样会扭断或挤碎骨折部位的脊髓,导致或加重截瘫。给伤员翻身时至少要三人同时用力,让伤者脊柱保持在轴线位置,同速翻转体位。
4.使用硬板、脊柱板,不要用帆布软担架。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
图片由120提供
来源: 沈阳晚报
小伙搬运中风父亲将其手臂拉脱臼
张文瑛在给李大伯做检查。
通讯员邱碧霞 摄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邱碧霞 吴萍)小伙费力的将中风的父亲搬上车,送去医院复查,不料刚到医院就被告知,父亲的手臂脱臼了。“我就是拽了几下,也没太用力,怎么就脱臼了呢?”得知自己就是罪魁祸首,小伙子一脸懵。
20日一早,李先生推着父亲走进武汉市东湖医院内五科。65岁的李大伯是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当天是来复诊的。张文瑛医师检查发现,老人的左侧肩关节脱臼了。“早上出门前还是好好的呀!”李先生一听急了。
面对医生的追问,李先生回忆,父亲身材肥胖,当时他一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父亲搬上车。“我就想着怎么才能把他弄上车,其他的都没注意。”他记得,这个过程曾拽过几次父亲的手臂。“正是你的不小心,把老人的肩关节拽脱臼了。”张文瑛告诉李先生,发生过脑出血的患者,大脑对肌肉力控制下降,肌肉萎缩,导致左右肩膀的肌肉无法收住肩关节,稍有外力就容易造成肩关节脱臼。
张文瑛提醒,搬运脑出血患者时,千万不要去拉手臂,尤其是给中风偏瘫病人翻身时。他建议,脑出血患者在恢复期每天应进行适量锻炼,家属可以给他做做理疗按按摩,帮助保持肌肉的活性,防止肩关节肌肉萎缩,有效预防肩关节脱位的发生。
你知道脊柱损伤患者如何搬运吗?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要使用硬板、脊柱板,不要用帆布软担架。
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经常需要转运患者,但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比如需要经过崎岖路面,患者在深沟或高处受伤,患者特别肥胖以及严重骨折等,医护人员需要格外小心。近日,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一分中心接到了一个特殊的转运任务:患者全身八处骨折,最重的部位是颈椎。那么,这名特殊的患者是如何顺利完成转运的?7月28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棘手:患者全身八处骨折需转运
7月21日8时56分,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一分中心刘楠急救小组刚完成出诊任务,就接到了120指挥调度中心再次下发的急救任务:“一位颈椎待查患者需要转院。”到达现场后,刘楠医生与住院大夫沟通过病情后,得知该患者全身八处骨折,最重的就是颈椎骨折。而且患者已经带颈托10余天,转运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方案:精细分工分三步完成转运
根据多年积累的转运经验,刘楠为转运工作制定了三项内容。
转运前:用脊柱板搬抬
刘楠当即指挥担架员用脊柱板进行搬抬,自己用双手牢牢固定住患者的头颈部,指挥全体成员一齐平移患者。在担架员及医护的全力配合下,患者被平稳搬抬到脊柱板上,“第一项”工作顺利完成。
转运中:医护各司其职
急救车启动出发,刘楠嘱咐司机一定不要急停急走,驾驶员徐鹏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一路平稳行驶,遇到不可避免的颠簸时,徐鹏也会减速并提前告知大家。为了避免二次损伤,护士李静俯身在患者头上,牢牢用双手进行头肩锁固定,一路上所有人都打起精神,终于将患者送到了目标医院。
送院:急救人员通力合作
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把患者再次平移到医院的平车上,全体急救人员通力合作,终于顺利完成了对患者的转运任务。
炎热的气候、紧张的心情,此时所有人都已汗流浃背。看着120急救人员两次安全转运,急救医护“一动不动”完成“接力”,患者家属连连道谢。在患者顺利入院接受治疗后,急救小组成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科普
搬运脊柱损伤患者
这些事项要注意
1.在没弄清伤情之前,绝不可乱动伤员。首先需要做的是观察伤情,如果伤者的头、胸、脊柱、骨盆等重要部位受创,绝不可以随便变动体位。
2.凡怀疑有头、颈、脊椎外伤者,应尽量原地不动,等待救护人员。绝不可以折曲脊柱,采取一人抬腋窝部、一人抬下肢的“拎口袋”式搬运方法,这样会致使椎骨骨折碎片刺伤脊髓神经。
3.凡怀疑有脊柱损伤者,翻身时一定要头、颈、躯干、下肢上下一致同轴翻转,绝不可“扭麻花”式翻身,这样会扭断或挤碎骨折部位的脊髓,导致或加重截瘫。给伤员翻身时至少要三人同时用力,让伤者脊柱保持在轴线位置,同速翻转体位。
4.使用硬板、脊柱板,不要用帆布软担架。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吴强
图片由120提供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