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达那唑肥胖(达那唑胶囊副作用大吗)

名医汇 0
文章目录:

恶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的常见妇科病,但仍会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什么!“子宫内膜异位症”竟然会像肿瘤一样,会转为恶性病变?是的。近年来,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而产生恶变的患者也随着上升,所以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预防措施、相关治疗方法等等越来越备受妇科界的关注。下面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王丹波大夫来说说:内异症恶变的诊断标准以及如何警惕。

子宫内膜异位症,其发病率大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15%左右。内异症虽然为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如广泛粘连、远处转移及易复发等。内异症的恶变率平均为0.7%~1%,有学者报道高达2.5%。

卵巢为内异症及其恶变的最多发器官,恶变为卵巢癌占全部病例的76%,主要病理类型为卵巢内膜样癌(55.1%)和卵巢透明细胞癌(21.0%)。卵巢外内异症恶变可见于肠道、盆腔、阴道直肠隔、阴道、剖宫产疤痕等处,以腺癌为主。

目前,国际公认的内异症恶变的诊断标准为Sampson提出的3个条件:

(1)癌组织和异位内膜并存于同一病变;

(2)二者具有组织学相关性;

(3)排除其它原发肿瘤的存在。Scott在此基础上补充诊断标准,即:镜下可见异位子宫内膜向恶性移行的组织学证据。

严格的诊断标准使内异症恶变漏诊多、进行系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大样本病例缺乏、基础研究严重滞后于临床需求。內异症广泛粘连、浸润的病理特点使內异症恶变行无瘤术困难,手术分期人为增加,因此,内异症恶变的预测及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异症恶变的高危因素 警惕内异症恶变的发生

(1)年龄大于50岁的绝经年龄妇女;

(2)内异症病程高于8年;

(3)具有较高雌激水平或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特别是伴肥胖者;

(4)应用达那唑治疗者;

(5)月经初潮早、周期短、绝经晚、孕产次低;

(6)具有二恶英污染环境接触史者。

如何减少内异症恶变的发生

①当异位囊肿直径>6cm时,应选择手术治疗;

②慎用穿刺抽液方法;

③高危人群根据年龄及生育要求适当放宽根治性手术的指征;

④保守性手术切除的标本,如发现非典型增生或内膜化生的病变,应长期密切随访;

⑤绝经后的患者,以选择根治性手术为宜。

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注意发生恶变的可能性

(1)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直径大于10cm或有明显增大的趋势;

(2)于绝经后复发,疼痛节律改变,痛经进展或呈持续性腹痛;

(3)影像学检查发现卵巢囊肿内有实性或乳头状结构,或病灶血流丰富;

(4)血清CA125水平过高(>200 kIU/L);

(5)超声下巧囊内容物变得稀薄(细光点减少);

(6)巧囊未见缩小或持续存在,但痛经有所缓解或改善。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的知识,欢迎关注名医汇专家观点栏目。名医汇始终以“为患者解决看病难、治病贵的难题,力求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为宗旨,希望对更多的患者朋友有所帮助,快速找到合适好医生。

留心他汀类药物的两大服用禁忌

随着代谢异常(如高脂血症和肥胖)和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的增多,他汀类药物作为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俗称坏胆固醇),从而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变得像阿司匹林一样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但由于服用的人群庞大,而且服用的时间也较长,他汀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该引起了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自身有三个副作用

副作用之一肌病。表现为肌肉酸痛、触痛、压痛、软弱无力,在年老体弱、消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易见,与某些药物合并使用时,发生的危险性会增高。

副作用之二肝酶增高。这通常是短期一过性的,在开始治疗的头1-3个月内发生主要是谷丙转氨酶的增高,大部分会恢复正常。

副作用之三血糖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控制较差。

因此,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该留意自己是否出现无诱因的肌肉酸痛无力,口干多饮等表现,同时应定期检查肌酸肌酶、肝酶和空腹血糖,一般三个月查一次。

与某些药物一起吃会加重不良反应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多半合并有冠心病、心律失常,他们可能正在服用胺碘酮、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药物,而这些药物在肝脏代谢时与某些他汀类药物的代谢通道是一样的,可能会增加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

还有一些药物,如伊曲康唑、酮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奈法唑酮、吉非贝齐、环孢素、达那唑,也会与他汀类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启用他汀类药物时,一定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各种药物。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对待他汀类药物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倾向:自行购药盲目服用和不听医嘱拒绝服用。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正确的做法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在医生指导下,启用他汀类药物。

激素,请遵医嘱用药!

“按时吃药”、“遵医嘱用药”是门诊上我经常叮嘱病人的话,可是还会经常会遇到十几岁的孩子甚至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因为对病情的认识不够、或者对药物的副作用过于抵触、或找借口说工作太忙等等原因出现不按时吃药的情况。一边父母还在说能不能开效果更好的药,一边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吃药方法。不按时吃药,还要求效果好,对于医生来说难度有点大,本身病就比较难治,所以一定要提高对“按时吃药”的重视,父母和孩子多进行沟通,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临床上很多患者对激素类药物很排斥,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是会有诸多的副作用,但是我们要权衡利弊。虽说有副作用,但是激素类药物对于血象的提升迅速,药效明显。若是不服用激素类药物,血象急速下降,那么后果会更加的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我们来看一下常用的两类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1、 雄激素:临床上最常用的有:康力龙(司坦唑醇片)、达那唑、安特尔(十一酸睾酮胶丸)等。

这三种药作用类似,但是药强弱略有不同,由于三者对肝脏都有损伤,服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至于应该用什么激素,会根据患者当前的具体情况选用。常出现的副作用有:痤疮、多毛、儿童生长抑制、声音变粗等。

2、 糖皮质激素:甲强龙、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强调一下,这类药物不能突然停药!人身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与垂体的调节,这种调节可以使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你服用了外源性药物,体内的自身分泌就会减少。此时如果突然撤掉服用的激素,就会出现身体不适或者病情反复。

减量不可,那大剂量服用可以吗?这里需要告诫患者,随意增量也是绝对不可取的!长期超生理剂量的服用可出现很多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浮肿、痤疮、感染、骨质疏松、诱发精神症状等。

所以,对于激素的药量必须严格把控。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运用激素类药物刺激提升血象,同时使用中药能减轻激素的副作用,还能巩固其治疗效果。对于减量这个环节也不能掉以轻心。患者不能自己私自增、减药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若是自己增加药量,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患者更不能一下子减得太多,避免减量后血象大都会呈一个下降的趋势,若是血象掉得太厉害,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患者朋友们一定要遵医嘱服药,不能自己随意增减药量,否则会得不偿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西苑医院刘风),否则谢绝转载。

新浪微博:西苑刘风

QQ: 1453337162

贫血,我们该如何补血?

如何自我判断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