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尿曾多(肥胖的人尿多是什么情况)
健康|夜尿多?儿童当心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中,1型糖尿病占89.6%,2型糖尿病仅占7.4%。儿童糖尿病在分型时,首先考虑为1型糖尿病。近10年来,由于儿童及青少年肥胖日益增多,2型糖尿病增长快速,使得总体上儿童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由于儿童对饮食和行为的控制更难,血糖容易波动,所以儿童糖尿病治疗起来比成年人更难。
1型为主,2型增速更快
儿童糖尿病流行现状形式严峻
什么是糖尿病?目前,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2018年发布的指南中,儿童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前者是由于自身免疫致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
我国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人数全球第四 图/张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秀珍称,全球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长,15岁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数量以年均3%递增,我国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数居全球第四位,每年新发病例数居世界前列。
我国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例数居世界前列 图/张华
其次,就是2型糖尿病(T2DM),主要是肥胖致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相对不足。因肥胖率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儿童T2DM患病率逐年增长。我国儿童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以1型为主,2型增长更快 。
“三多一少”,儿童糖尿病易被忽视
儿童1型糖尿病通常有典型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的症状。有一些年幼的儿童因夜尿增多还会发生遗尿,但这一症状,往往被家长给忽略,未及时就诊。李秀珍主任医师称,得了1型糖尿病,患儿会逐渐出现消瘦伴疲乏、精神萎靡,可有腹痛、恶心、呕吐和便秘,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住院儿童糖尿病患者中1型占绝大多数 图/张华
我国14家医疗中心纳入1995-2010年住院的0~18 岁儿童患者共4337836例,其中新发糖尿病患者4691例 ,其中1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糖尿病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有呼吸困难、气促,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酮味),严重酸中毒时出现嗜睡、昏迷、抽搐,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专家提醒,1型糖尿病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仅尿糖阳性,因此体检要注意查血糖。
儿童2型糖尿病的较轻或基本没有症状,但儿童本身肥胖或超重,出现酮症酸中毒几率也很少见,常在感染、手术等才应激时出现。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图/张华
儿童糖尿病患者需要家庭更多支持
儿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饮食和行为不太好控制,对胰岛素很敏感,对低血糖的感知较差,多种原因造成了患儿更容易发生血糖波动,决定了糖尿病患儿病情较成人更不易控制。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多方支持 图/张华
李秀珍主任医师称,家庭的有力支持,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糖尿病患儿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血糖,然而糖尿病患儿家属接受过相关培训少,参与度不高,孩子很多时候也得不到学校或老师们的关怀。而实际上,家庭是构建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平台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主战场,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近12年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每年都有举办儿童糖尿病义诊、夏令营、各种联谊活动。近些年,还开展了校园儿童糖尿病科普活动,帮助孩子们能轻松自如地应对疾病,活得健康而自信。
来源|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作者 |羊城晚报记者张华 实习生许璐 通讯员李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肥胖居然还会伤肾!原因、症状及干预方法看这里→
你知道吗?
过度肥胖还会对肾造成损伤!
具体有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
一起来看吧↓
问
肥胖为何会伤肾?
在大多数与肥胖相关的肾脏疾病中,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进一步导致糖尿病和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尿酸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和微炎症状态,最终导致肾脏损伤。当脂肪沉积在器官周围时,机械压力增大,同时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进一步损伤相应器官包括肾脏。
肥胖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常见的有心血管代谢并发症,比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也可以引发生物力学并发症,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病等。另外,肥胖可以增加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问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肾脏出现问题?
1. 浮肿
身体浮肿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不同患者的浮肿现象或轻或重,轻者可能会在早晨出现脸颊、眼部的浮肿,重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
2. 血尿、蛋白尿(泡沫尿)
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肉眼可见的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可见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蛋白尿是指尿化验中尿蛋白阳性,患者尿中常见泡沫增多,以较小的泡沫为主,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者尿中有蛋白。
3. 血肌酐升高
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十分灵敏的指标,它的升高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4. 食欲不振,乏力
若患了肾病,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肌肉酸困无力,容易疲劳提不起精神。体内毒素积聚,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引起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常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而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5. 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问
如果出现肥胖相关性肾病应该怎么办?
1. 生活方式干预
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避免喝甜饮料、避免饮酒,适度运动可以预防肥胖,也可以改善肥胖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2. 药物治疗
包括二甲双胍、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DPP4 抑制剂等有减轻体重、减少尿蛋白的作用。由于药物治疗专业性较强,且上述几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肥胖居然还会伤肾!原因、症状及干预方法看这里→
你知道吗?
过度肥胖还会对肾造成损伤!
具体有哪些症状?
如何预防?
一起来看吧↓
肥胖为何会伤肾?
在大多数与肥胖相关的肾脏疾病中,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进一步导致糖尿病和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尿酸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和微炎症状态,最终导致肾脏损伤。当脂肪沉积在器官周围时,机械压力增大,同时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进一步损伤相应器官包括肾脏。
肥胖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常见的有心血管代谢并发症,比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也可以引发生物力学并发症,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病等。另外,肥胖可以增加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肾脏出现问题?
1. 浮肿
身体浮肿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不同患者的浮肿现象或轻或重,轻者可能会在早晨出现脸颊、眼部的浮肿,重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
2. 血尿、蛋白尿(泡沫尿)
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肉眼可见的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可见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蛋白尿是指尿化验中尿蛋白阳性,患者尿中常见泡沫增多,以较小的泡沫为主,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者尿中有蛋白。
3. 血肌酐升高
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十分灵敏的指标,它的升高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4. 食欲不振,乏力
若患了肾病,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肌肉酸困无力,容易疲劳提不起精神。体内毒素积聚,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引起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常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而误诊,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5. 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如果出现肥胖相关性肾病应该怎么办?
1. 生活方式干预
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避免喝甜饮料、避免饮酒,适度运动可以预防肥胖,也可以改善肥胖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2. 药物治疗
包括二甲双胍、SGLT2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DPP4 抑制剂等有减轻体重、减少尿蛋白的作用。由于药物治疗专业性较强,且上述几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