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肥胖是什么(腹型肥胖是什么体型)
什么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会有哪些危害?
肥胖是全球范围的健康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大家也都知道,肥胖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就属于肥胖。但其实,即便体重不超标,也有可能是肥胖。家庭医生在线编辑提醒,大家需要警惕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腰围超标,它可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不得不防。
什么叫做腹型肥胖?
肥胖有两个测算标准,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BMI,也就是体重指数。计算方法是用体重(单位公斤)除以身高(单位米)的平方,国际上认为BMI超过25属于超重,超过30则为肥胖,对中国人而言,理想BMI应在20-22之间。
至于腹型肥胖,主要测量数据就是腰围。我国成年男性的腰围应在90厘米以内,女性腰围则不宜超过80厘米,否则即便体重不超标,也可认为是腹型肥胖。还可以计算腰臀比,男性数值大于0.9,女性数值大于0.85,也属于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会带来哪些危害?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腹型肥胖患者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走在大街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个顶着大肚子的人,除了少量的孕妇以外,其实大多都是腹型肥胖的患者,或者说潜在患者。
大家都知道,肥胖是一种疾病,可带来一些列的相关并发症,严重甚至可以致死,与普通肥胖相比,腹型肥胖患者由于腹腔内脂肪含量更多,因此其危害性也会更高。
首先,腹型肥胖可以诱发脂肪肝,腹型肥胖患者会出现内脏脂肪超标的现象,这些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以肝脏为代表的器官带来损害,从而引发脂肪肝。
其次,腹型肥胖患者也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这是由内脏脂肪太多导致的新陈代谢紊乱以及脂肪肝所导致的。
此外,腹部脂肪过多还可能会压迫到肺部,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和困难的现象,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进而出现全身乏力、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高血压。
为什么现在腹型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总的来说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都有关系,就目前而言,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久坐不动都是导致腹型肥胖的原因之一,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平常一定要少吃多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要防止腰围不觉一天天增加哦~
体重不重,肚子却“独大”?这是腹型肥胖!想减掉需要注意什么?
这天小蕙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叹了口气:“2020年上半年,我身高163cm,体重50公斤,下半年我的体重保持在54公斤,胳膊腿没胖,但是腰看着就是比以前粗了好多呢?连曲线都没有了!”如果只看数字,这样的身高体重还算是瘦子一枚,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凡尔赛文学”,其实这是「腹型肥胖」的症状!
确实身边有很多人看上去明明四肢不胖、体重也不算太重,然而肚子独大,原因是什么呢?
腹型肥胖又称内脏型肥胖或中心性肥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腰围每增加1寸,得癌症的风险就比以前更高。
1.不吃早餐:早餐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平衡血糖浓度,并且为早餐到午餐这段时间提供身体必须的能量。应确保早餐是含有高蛋白和高纤维的食物;
2.吃零食:零食、甜品由于它们的脂肪含量高,多食就是导致肥胖现象,薯片等膨化食品含淀粉多,糖果、甜饮料含糖多,产生的能量消耗不了,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3.久坐不动:特别是现在的上班族,整天对着电脑不动,不运动就会导致肥胖。
4.内脏肥胖:腹部肥胖不仅仅是 皮下脂肪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内脏脂肪。内脏脂肪隐藏得深,有的体型偏瘦的人也会内脏脂肪多,所以内脏脂肪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那么,不想「腹型肥胖」日常生活该怎么做?小蕙默默走过:原来我只是有腹型肥胖的倾向,毕竟我的腰围才70厘米。
- 改善饮食:像香肠、蛋糕、饼干之类的高脂肪高热量加工食品,把它们从饮食中去除,是保持健康重要的途径。可以将加工食品换成新鲜水果,减少糖分的摄入。至于正餐,可以将米饭换成糙米、黑米或者谷物,不仅能够为身体提供抗氧化物,还能延长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
-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于腹型肥胖的人群而言,全身性的长时间有氧运动不足以精准地减去腹部的脂肪。因此,与其在跑步机上慢跑半小时,不如进行20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许多健身软件上面都有详细的教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训练。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缓解压力,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培养一个能使自己消耗热量的爱好,既能减肥,又能使心情愉悦。一定要吃早餐,很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群腹部肥胖率比每天吃早餐的人群更高。
参考文献:
[1]田成功.内脏型肥胖[J].医师进修杂志,2004,27(15):6-9. DOI:10.3760/cma.j.issn.1673-4904.2004.15.003.
[2]CHANDc,WAll SGF BARR PHdzwcifewaist to hipIatioal ' d body rmi nd Hpredi ct ws 0f di e in Men[ J] Q ( 6) :441-447.
什么是腹型肥胖,如何告别减掉“大肚腩”?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性肥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肚腩”,指的是脂肪在腹部或腹腔内脏器过度沉积,主要表现为腹部增大、腰围增加。腹型肥胖可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健康。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测量腰围自检是否发生腹型肥胖。女性腰围≥88厘米,男性腰围≥102厘米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应及时至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就诊。
引起腹型肥胖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饮食因素
- 进食速度过快:胃具有迟钝性,进食速度过快者感觉到饱时,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胃的实际负荷量,会逐渐使胃的容量增大,导致食量增加,引起肥胖。
- 现代社会饮食的种类繁多,快餐外卖、零食、甜品等食物非常流行,这些食物所含的油脂和糖分比较多,当产生的能量消耗不完时,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遗传因素:肥胖的发病具有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患有肥胖症,儿女肥胖的几率将会增大。
心理因素:有研究显示,身体质量指数(即BMI,用于高者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高者有着更严重的抑郁和焦虑,这表明肥胖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另外,部分人群会通过不断地进食以舒缓心中的压力,这也可能导致肥胖。
运动因素:缺少锻炼、久坐不动导致堆积在体内的脂肪无法消耗,是导致腹型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脏肥胖:脂肪不仅可在皮下沉积,还可沉积在内脏,导致内脏肥胖,引起腹围增大。
腹型肥胖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高脂血症: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大多数患者无典型症状,多在体检或引起并发症时发现。本病可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危害人体健康。
高血压:高血压以收缩压(即平时所说的高压)超过140mmHg和(或)舒张压(即平时所说的低压)超过90mmHg为特点,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头晕、头痛、疲劳、心悸(是指患者感到心跳剧烈,可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等是常见的早期症状。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胸痛,典型胸痛是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患者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
非酒精性脂肪肝: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患者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
2型糖尿病: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大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半数以上患者无任何症状。有些病人因慢性并发症或体检时发现。
患有腹型肥胖的患者应该怎么办呢?患有腹型肥胖的胖友大可不必慌张,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腹型肥胖可以治愈,维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具体的治疗方式有下面几种:
药物治疗:腹型肥胖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可单独使用。此类药物都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选择药物治疗必须十分慎重,应根据肥胖患者的自身情况衡量利弊而做出决断。可选择的药物有奥利他司、利拉鲁肽、二甲双胍等。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的方法,不仅可以改变胃肠构造以减少脂肪吸收,术后肠道适应过程还可引起脑、肝等器官调节功能重塑,以降低饥饿感、增加饱足感、降低体重、优化葡萄糖代谢及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整体代谢水平,治疗腹型肥胖。对于BMI≥40kg/m^2或BMI≥35kg/m^2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 胃袖状切除术:适用于BMI在50kg/m^2以上的患者,或合并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麻醉风险较高的患者。
- 胃旁路术:适用于BMI在50kg/m^2以下,或合并有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其他治疗:
- 限制饮食,少吃多餐:腹型肥胖患者应减慢进食速度,减少进食肥肉、奶油等油脂、糖分较高的食物。依照“少吃多餐”的原则,将1天所需的热量,分多餐摄入,防止一餐吃得过多。另外,患者可多摄入燕麦等粗纤维食物,以增加饱腹感。
- 做运动:缺少锻炼、久坐不动是导致腹型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可考虑多做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消耗堆积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