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阶段(肥胖的关键期)
人生最容易发胖的三个阶段 你对号入座了没?
四月不减肥,
五月徒伤悲!
妹子们每天都叨叨要减肥,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身上的肉肉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吗?不知道?不过小康妹儿也表示不知道也……
不过,有人知道!
这不,小康妹儿特意拜访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严同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师余婉婷。让他们来给大家讲讲——
人生最容易发胖的三个阶段!
(站上体重秤的小康妹儿!)
易胖第一阶段 | 儿童时期
儿童肥胖有两个高发期。
1、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睡眠时间长,吃的食物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肥胖。
不过在婴儿期(两岁以内)肥胖的小孩,到两三岁以后,随着孩子活动量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肥胖现象可以改善。
2、在学龄初期(2-5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肥胖,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摄入的热量过多,加上运动过少,静坐时间多。
有部分孩子会持续发胖,甚至一直维持到成年。所以,如果两岁以后的孩子一直持续发胖的状态,爸爸妈妈一定要引起重视。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孩子胃肠是否有问题,运动量是否不够。
易胖第二阶段 | 青春期
青春期肥胖——是指青少年身体里脂肪过多蓄积,造成体重超标准的现象。
特别是女孩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女性内分泌的变化是导致发胖的主要原因。这个时期,性激素分泌旺盛,女性的脂肪增长比率快速增长,导致代谢失衡,从而脂肪堆积。不过不需要过度担心,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不过,如果在高中以后(18-25岁左右),没有生长需要的情况下,还在持续发胖,也得引起自身重视。幼年时期的肥胖与成年以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关系很大。
易胖第三阶段 | 中年
中年(40岁后)也是最容易发福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发福的元凶大致可归类为以下几项:
1、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在过了25岁以后会慢慢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2~5%,因此虽然40岁很有可能基础代谢率只有25岁的九成,若摄取的热量与25岁相同的话,就会造成热量无法消耗而囤积体内造成肥胖。
2、人一旦到了中年后体力会大不如从前,因此活动量下降、运动量减低也是造成中年发福的原因之一。
3、中年时期是许多男性达到事业高峰的时候,很多男性不在乎形体,交际应酬不断,精致食物或太过油腻的食物多属于高热量食品,多余的热量在身上堆积成了一层层的脂肪。
4、绝经后是一个容易发胖的时间段。女性在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导致女性容易在这个阶段发生肥胖,要注意在更年期更加注意饮食和运动避免发胖。
小康妹儿突然醒悟过来,我这么胖原来是这些阶段长出来的肉肉呀。
我必须要减肥!
甩掉肉肉!
(重说三)
可是美女营养师余婉婷却告诉小康妹儿“不要盲目减!”
肥胖是由于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堆积所致。现在很多年轻女性经常说自己胖,盲目减肥却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在医学上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需要减肥的指标有以下三点:
1、BMI(体重指数)计算公式。
体重指数BMI=体重(kg)/ 身高(m2)【BMI在18.5-23.9时属于正常范围,平时只需多休息,多运动即可;】
BMI在18.5-23.9的,平时需注重生活作息调节、规律进食、多运动即可;
BMI≥24时,属于超重,需要控制体重;
BMI≥28时,属于不同级别肥胖(据医生具体诊断可能分为1级、2级、3级);
BMI≥30时,属于重度肥胖。
2、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属于肥胖。
3、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时属于肥胖。
怎么样,对号入座了吗?
你中了几招?
你一定想说,胖都胖了,我该怎么办,别急啊,严同医生和余婉婷医生要来咱们微坐诊啦,如何预防让你一次问个够!
微坐诊时间:
5月5日晚上20:00—21:00
微坐诊地址:
四川名医内分泌圈
入圈方式:
添加“scmy130”为微信好友,
输入“内分泌”三字,即可入圈。
微坐诊时间:
5月3日下午15:00—16:00
微坐诊地址:
四川名医瘦身圈
输入“瘦身”二字,即可入圈。
还在等啥,赶紧入圈。
发胖有个“分水岭”,过了这个年纪很多人都容易胖!要注意了
“人到中年,连喝口水都会胖。”
这一句调侃,
让多少人“扎心”。
事实上,
变胖也的确有一个“分水岭”,
过了这个年纪很多人都胖了!
你要注意了!
发胖有个“分水岭”——25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成年时期总体肥胖率较低,成年后肥胖率开始增加。数据显示,18~24岁肥胖率最低,只有22.4%。25岁则是一个“分水岭”,从25岁以后,肥胖率就开始飙升,45~74岁阶段肥胖率最高。
虽然这项研究是在当地展开,不同人发胖的年龄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过了青年时期,随着年龄增大,体重会更容易增加。
胖,真的很危险!
老年痴呆风险增3倍:肥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肥胖会大大增加患病风险。
心血管发病率升高:在25岁到中年时期(平均47岁)从非肥胖变为肥胖的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22%,心脏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49%。而早年肥胖,中青年时期瘦下来的人群,死亡风险没有明显变化。如果直到中老年时期才转为非肥胖,那么总死亡风险仍然升高了30%,心脏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48%。
25岁后保持正常体重,尤其是防止中年时期的体重增长,对于预防晚年过早死亡非常重要。
糖尿病发病率高2倍: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5倍。尤其是腰围增大比体重增加更加危险,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凶手之一。
控制体重
才能更好地控制健康和人生
吃:平衡饮食、七分饱
吃饭七分饱不仅可以避免肥胖,还会减少身体负担。此外,饮食中,酒、糖饮料、烧烤、油炸食品也要减少。日常生活中要平衡饮食,饮食中要注意减少隐形糖、隐形盐的摄入,做到少油、少糖、少盐,饭要吃七分饱。饮食原则为:低能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蔬菜水果要吃够,限制热量摄入。
动:增加运动
到了中年,男性的运动量普遍减少。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曾在201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我国国民符合要求的锻炼率非常低,几次全国调查基本上就是百分之十几。但即使是这样,在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群中,本来应该是最需要锻炼的中年人反而是锻炼率最低的人群。
所以中年人运动不能少,每天多走些路,少坐电梯少坐车。此外,健步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增加一些抗阻增肌运动,肌肉多了,才好燃烧脂肪。
睡:不熬夜,保证睡眠质量
缺乏睡眠会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所以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如果因为工作或者客观原因偶尔无法保证睡眠,可以通过在睡觉时维持黑暗环境等方式保证睡眠质量,也可以找时间多打盹。
转自:健康时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肥胖是健康的天敌,一生有四个发胖阶段!专家教你巧妙避开危险期
肥胖是健康大敌。杭州市中医院特诊科沈小芬主任总结了人们容易变胖的四个阶段,帮助人们聪明避开这四个危险期。
第一阶段:踏上工作岗位三年内。
20到30岁之间其实是最需警惕的长胖年龄段。澳大利亚曾有研究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中41%的体重在4年里平均增加了2.5公斤。因为走出校门后,吃得快动得少,会迎来第一波发胖高峰期,还有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暴饮暴食。
第二阶段:结婚以后。
很多女性婚后饮食因为生活趋于安顿稳定,食欲大增,这样体重自然而然变大。而对男士而言,婚后太太怀孕了,各种高营养和能量的食物,老公也跟着沾光,汤汤水水一起补,很容易就变胖了。
第三阶段:40岁左右。
人年轻时一般喜欢交往,热衷于文体社交活动。而中年时往往家庭事业都很稳定了,现在生活条件也都较好,家用电器较齐全,家务事较轻松。加上精神愉快,饭菜可口,很快就“心宽体胖”。
第四阶段:更年期和退休以后。
男性50~60岁、女性45~55岁更年期这段时间,指挥卵巢、睾丸工作的大脑垂体,大量地分泌促性腺激素,打乱了体内激素平衡,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肥胖。还有退休后不善社交的老人,生活半径急剧缩小,活动变少,也可能发胖。
而针对这四个危险期,沈小芬主任给出四个减肥建议:第一,减压,防止让过度压力导致的暴食、失眠影响体重;第二,吃好,远离高糖、高油、高热食物;第三,多动,哪怕是每天坚持至少二十分钟的步行;第四,睡足,缺乏睡眠会导致肥胖,每天睡7到9个小时比较合适。
胖孩子更让人发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许会舒主管营养师介绍,肥胖已成目前儿童突出的健康包括饮食过量、运动时间及强度不足、而言及家长对肥胖标准和肥胖对健康危害的认知观点不正确等,在饮食过量方面,部分孩子可能与压力有关。
简单地跟孩子说“管住嘴,迈开腿“是与事无补的,建议儿童预防肥胖的9字口诀:“回家吃、多吃些、吃好些”。“ 回家吃”指感受亲情、享受温馨轻松的家庭纷围;“多吃些”指食物种类多样化,平均每天多于12种,每周多于25种;“吃好些” 指平衡膳食,清淡饮食。加上合理安排餐次,避免过饱过饥,细嚼慢咽,常选适量全谷物作为主食,从而更好地预防肥胖的发生发展。(综合自家庭医生在线、健康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健康时报大夫说微信。微信关注方式:搜索“大夫说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