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肥胖老妇做爰videos(欧美肥胖老妇做爱视频播放)
73岁的中国奶奶,在纽约突然成了网红!原因太暖心了……
73岁的林奶奶也没有料到,来到纽约的她,居然成为了ins上的一名小“网红”……
下面这个看起来精神又慈祥的奶奶名叫林兰(音译),今年73岁了。
(图 Nick Otto via Washington Post,下同)
这位来自广东台山的奶奶其实并不知道啥是ins,也根本玩不转ins。
只是,在她去了纽约之后,她的女儿Lisa时不时会将她做的菜拍摄下来,上传到ins上。
而这些菜,当然都是妥妥的中国美味……
Lisa在ins上发妈妈(林奶奶)做的点心的图
不仅如此,女儿还会拍林奶奶做菜的样子,还会邀请林奶奶在做菜时当着镜头的面聊聊天,比如这是啥菜、怎么做、有没有什么趣事儿……
林奶奶在做汤圆
刚开始Lisa这么拍来拍去,林奶奶还挺不解:你把这些发到网上,谁会看呀?
林奶奶做的煎饺
结果,奶奶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全美国各地第一、二、三代的移民们,都围过来看32岁的Lisa拍的她和母亲一起做中国菜了。
林奶奶一下子变成了ins上的“网红”。
或许她自己并没有料到,女儿给她拍的做菜视频,实在是太戳海外游子的心了:一个穿着围裙的老奶奶,一边做着好看又好吃的中国佳肴,一边用家乡话(台山话)絮絮叨叨地拉家常……
As she cooks, she explains the recipe in Taishanese, the dialect she grew up speaking in Taishan, a city in south China’s coastal Guangdong province. Lisa leans over her mother’s shoulder, recording the video on her phone.
林奶奶一边做饭,一边用台山话解释着菜谱。台山是中国南部沿海广东省的一座城市,她就在那里长大。女儿Lisa倚在母亲肩上,用手机录下了这段视频。
“I asked my mom how much rice is in here, and she said seven cups,” Lisa translates. “But she apparently used this cup to measure it.”
“我问妈妈这里面有多少米饭,她说有七杯。”Lisa在视频里翻译道。“显然,她是用杯子来测量的。”
The 73-year-old Chinese Instagram star giving fans a taste of home –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用杯子盛米”这种小细节,或许会让从小在美国生长的移民二代三代们感到茫然。
但对于他们怀揣着中国记忆的长辈来说,却是一下子就戳到心坎儿了。
这样的人间烟火气息太过美好,就像自己记忆中远在故乡的奶奶。
黄皮肤的慈祥面孔,熟悉的家乡菜,简直太能抚慰人心了……
They watch Lan’s videos for a sense of belonging, a reminder of grandmothers still in China, dishes they have not eaten since childhood, recipes they never thought to learn before moving across the world.
他们通过看林奶奶的视频来寻觅一种归属感,一种对远在中国的祖母的牵挂。看着视频,他们能想起那些童年后就没再吃过的食物,以及在移居去世界各地之前从没打算学的菜谱。
The 73-year-old Chinese Instagram star giving fans a taste of home –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林奶奶做的面条
林奶奶在ins上的粉丝们,也会时常在林奶奶的图片视频下面留言。
或是称赞,或是表达感激,或是借地思乡……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白着自己的中国胃与中国心:
“It meant so much that when I was watching those videos and seeing her make this food with her mom, I was also hearing these familiar sounds that I grew up with,” she says.
“这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我看着她和妈妈一起做菜的视频时,也听到了伴随着我长大的熟悉口音。”
林奶奶和女儿一起炸蝴蝶酥
“Now I can go to Lisa’s account and watch these videos and see her learning, and it reflects my own learning. When I hear the language and when I see the beautiful food that those two make, it feels like home.”
“现在我可以去Lisa的ins上看视频,看她跟着她妈妈学做菜。这让我也想起了我自己学做菜的时候。看着她俩做着美味佳肴,听着熟悉的方言,我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就这样,通过一个小小的ins账号,一对有爱的母女,一些简单又温馨的视频,林奶奶和女儿温暖了数万海外游子。
那是对亲人的牵挂,对故土的思念。
共怀中国心,天涯若比邻。
祝远在海外的同胞们春节快乐!
❤
来源:环球时报GlobalTimes(ID:GlobalTimesNews),整合:lanlan
本期编辑:胡洪江、李娜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十年偷情,婚姻崩溃,妇女主任照片揭秘
【前言】最近,山东潍坊两名村干部的丑事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这两名村干部的不端行为已经导致他们被停职处理,纪委也已介入调查,他们将面临严肃的处罚结果。可以预见,他们的政治生涯已经完全毁灭了。随着这一事件的持续发酵,涉事村干部的个人信息也被网友们广泛扒出。男方是村支书,女方是妇女主任,男人53岁,女人57岁。根据同村网友的爆料,他们之间的非正常男女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尽管村支书的妻子曾要求离婚,但由于面子和利益的考虑,村支书始终没有同意。网友还爆料说,由于这起丑闻,村支书的儿媳要求和他的儿子离婚。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件私事会闹得如此之大,成为众人皆知的话题,他们的子女倍感耻辱。现在,涉事的两名村干部因为这件事在村里无法抬头,羞于见人。【事件回顾】对于网友们来说,他们始终无法理解涉事的妇女主任具备何种魅力,能够让比她年轻的村支书十几年如一日地倾心。
随后,一些好事者曝光了村支书和妇女主任的真实形象,两人顿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有网友对于村支书的喜好表示不解,尽管妇女主任比他年长二十多岁,他又是如何忍受的呢?那位妇女主任的照片和视频更是令人难以理解,尽管被泄露的不雅视频并不清晰,但仍然能够看到妇女主任老态龙钟的样子,头发已经花白。在这起事件广泛传播后,一些网友甚至发布了村支书和妇女主任在会议上拍摄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办公室里坐着几名村干部,村支书看起来非常年轻,穿着时尚,给人帅气的感觉。如果不知道他的真实年龄,很多人可能会以为他只有40多岁。然而,妇女主任身穿红色毛衣,下身黑色长裤,整个人显得臃肿而邋里邋遢。她虽然戴着口罩,但仍然能看到她的衰老迹象,头上的白发和明显的皱纹。这样一个苍白的老妇人,到底以什么方式俘获了年轻的村支书的心,令人难以理解。【背后原因】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人们在选择伴侣时,并不仅仅看重外貌和年龄,更注重内在的品质和性格的契合。或许,妇女主任具备一些特质,能够吸引村支书的注意。可能是她对工作的热情和专业能力,让村支书对她产生了钦佩和敬意。此外,妇女主任可能也有某种特殊的魅力,使得村支书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产生了情感的依赖和倾向。这种特殊的吸引力可能来自于她的智慧、幽默感或者其他优点。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地位和利益的考量。【社会反思】然而,这起事件也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首先,官员的私生活必须要受到严格的约束,不能让私事干扰到公务。这不仅是对公职人员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此外,事件中涉及到的不道德行为也提醒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最后,媒体的曝光也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公众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要支持媒体的监督报道,让违法违纪者无处可逃。
【总结】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村支书和妇女主任之间的不正常关系,让人难以理解。然而,我们需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考虑到人们选择伴侣的复杂因素。同时,这起事件也让我们对官员的私生活和道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醒我们加强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我们还应支持媒体的监督报道,维护社会公正和公众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正义的社会。家里鸡飞狗跳,也不能阻挡两人恩爱的步伐。尽管两人身份差距悬殊,但妇女主任的照片一曝光,网友们也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妇女主任年轻时是个惊艳的美人。她的颜值和皮肤都非常出色,眼里流露出的妩媚之情足以勾人心魂。这让人可以猜测,她年轻时一定是村里的一朵花。这也是村支书为何如此迷恋她的原因所在。尽管现在妇女主任的年龄有些大了,身体也发福了,但她依然是时尚的老奶奶。这说明村支书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
两人从年轻时便开始了婚外情,并且维持了十几年,这确实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尽管妇女主任的容貌和身形发生了巨变,但村支书始终没有嫌弃她。这或许就是真爱吧。此外,网友们也关注到了两人使用的椅子。这把椅子看起来已经被摧残了很多,海绵露在了外面。网友们纷纷调侃说这把椅子一定有许多故事。然而,涉事的两位村干部的婚姻也被网友们扒了出来。村支书看起来年轻,是因为他经常染发。此外,两名村干部都有家庭,并且都当上了爷爷奶奶。尽管两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孙辈,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这种不正当的恋情。这已经是村里公开的秘密了,所有村民都知道这个故事。现在,村支书和妇女主任已经被调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一团糟。接下来,他们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这一切又怪不了谁呢?毕竟,他们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孩子们也都结婚了,他们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何等不妥。如今,他们所受到的惩罚也是自己种下的果子。毕竟,作恶者终有恶报。
总之,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不论身份地位如何,不论年龄有多大,我们都应该谨言慎行,避免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也应该尊重自己的尊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一个真正正义、和谐的生活。
If the information revealed by the insider is true, the illici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amilies must have endured a lot of gossip and rumors over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what they have done is fundamentally immoral, particularly as memb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impact of their actions is truly despicable. Now, they will face severe punishment, and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th
ey will regret their actions. We must all strive to maintain personal integrity and adhere to ethical standards. In addition, the identity of the person who leaked the video has also sparked a discussion among netizens. At first, some believed that the video was inadvertently recorded due to the couple's failure to turn off their camera. However, technical experts have refuted this claim, as the
video quality suggests that it was captured by a surveillance camera and then recorded by someone using their mobile phone. It remains unknown who released the video, and whether they will face legal consequences. It is often said that one must lead by example and maintain personal integrity, regardless of gender. Nobody should engage in behavior that violates ethical standards, particularly no
t those occupying positions of authority. Instead, they should devote their time and energy to serving the people and doing good deeds.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should deal with this scandal severely and decisively, so as to prevent similar incidents from happening in the future. As public servants, all officials, regardless of their rank or position, are supposed to serve the people, but it see
ms that some have forgotten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s. They may speak high-sounding words at meetings, but as soon as everyone leaves, they end up disgracing themselves. In this case, their behavior is utterly meaningless and unacceptable. Marriage is not easy, and we should cherish and treasure it. 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this matter 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and feedback.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结束生命,生前一句话,发人深省
陈司寇老师,北京101中学的教师,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
多年前,我们曾采访陈司寇老师,采访过后陈老师关切地问我:“你今年多大了?想过今后应如何安度晚年吗?”
看着我一脸茫然,陈老师说她自己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愿意介绍给我们,希望大家更坦然地面对疾病与衰老。
下文是根据当时的笔录整理的,分享给大家。
图为陈司寇老师
时间过得真快啊,你们老三届学生都快要70岁了。
一般来说,人在70岁以后是很难过的。
第一是因为病痛,一身患有多种疾病,整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
第二是因为孤独,人老了活动空间变小,与社会渐渐隔绝,越来越多地待在家这个狭小空间里。
因此,几乎90%以上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忧郁症。
老人是弱势群体。身体弱,精神也弱。
在我们院里(蓝旗营,北大清华的家属院)有很多老人都是如此,可怜兮兮地期待着他人来关怀照顾,变成了弱势婴孩。
看到这种情形,我就想,难道人的晚年一定要这样过吗?
我今年94岁,老公(赵宝煦教授)两年前去世了。
我现在一个人生活得很好。身体健康,头脑清楚,除了每周清洁工来打扫两次,生活基本自理。
我不习惯与保姆同住,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做。
每周子女们都来看望我。我还要儿子不用每周都来,两周来一次就行了。
他们也忙啊,而且他的家与我这儿离得太远了。
我自己平时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读书、看报、看电视、散步、做家务,保持着自己不紧不慢的节奏。
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走”。
我没有任何遗憾。现在只求活一天就要生活得有质量,即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活得有质量。
我认为人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
例如童年时期的目标就是玩,青年是学习,中年是工作养家,老年也要有目标啊,没有目标的人生特难受。
那老年人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要尽量使自己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第二,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负担。
第一目标
怎样尽量减少病痛,过得健康愉快?
我从55岁退休到今年94岁,已快40年了,这些年一直身体很好。我是怎样做到的呢?
1. 知识就是健康,最好的保健医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第一是遗传,占三分之一;第二是锻炼和养生;第三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熬夜都会损害健康。
人到70岁以后是老年。
老人一定要注意学习、吸收医学保健知识。
要看许多书,对于人体构造与功能、体育运动、食疗、生活习惯、保健按摩、心理健康等都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
此外,要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综合分析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摸索其中的规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一旦认识到什么是应该做的,就要身体力行;一旦认识到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就要令行禁止。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有些老年人没有自己健康上的主心骨,动不动就看医生、乱吃药。其实医生不过是听你的陈述。
再说各科医生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掌握你的全面情况。
所以一定要靠自己,不要盲目依靠医生。
有些老人一心想依靠名医,或者所谓的灵丹妙药来保健康,经常跑医院,频繁换医生、换药物,结果总是失望。
因为他不懂得靠医生不能获得健康,关键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例如,我曾经患过皮肤瘙痒症,痒起来钻心,夜不能寐。去看医生,只能给些药膏涂抹,没有效果。后来我自己看书,明白瘙痒症是有很多种类的。
我分析了自己的类型,注意改变生活方式,采取适当食疗,保持心里的平静,并学会了按摩相应的穴位,后来就慢慢地好了。
有一天,早上我要起床时,突然发现腰痛得动不了,当时家里只有我自己。
我就告诉自己要镇定,躺在床上自我按摩一些穴位,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起来。
若是别人早去医院看了,我就坚持自己按摩相关穴位,配合适当的腰部活动,结果腰痛一直没有再犯。
俗话说:“久病成郎中。”
我的体会是,身体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医其实只能是自己。
冷暖痛痒只有自己最清楚,运动健身只有靠自己坚持,心理健康也只有靠自己调整。
任何企图依靠在其他人身上养老的梦想都要落空,无论是再好的医生、再负责任的保姆,还是再孝敬的子女,都不能去靠。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2. 要有毅力,要做自己应该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欢做的
我坚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买菜、做饭、洗碗、散步,自己洗小件内衣。
我当然也累,也不方便,完全可以让保姆为我做。但是只要一开始不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
我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开这个头。这样我一直坚持到目前,还是如此。
3. 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丰富
现在的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儿女能常回家看望。可是我不需要。
我关心时事政治,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体育都有兴趣。
我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每天忙忙碌碌,内心平静充实。
北大政治系的一位教授去世了,她的老伴特别寂寞,老打电话给我,一说起来就没完,问我能不能一礼拜给她打两次电话。
我答应了,转念一想这不是个办法啊。
我一次电话10分钟、20分钟,那其他时间她怎么办呢?我就去找她。
我说:“我可以给你打电话,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真正解决问题不能靠外力,只能靠内力。”
她说:“那怎么办呢?”
“你就得自己有奔头。”
“那怎么有奔头呢。”
“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尽量把你的时间安排得紧一点,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这样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我每天6:00–6:30起床后,就忙着按摩、做操、看电视新闻、做早饭。
一定要在9点之前吃完早饭,9点以后我就开始看书看报。
我一个人订了好几份报纸杂志,每天不抓紧时间都看不完。
看到我欣赏的地方就摘录下来,或者剪下来,我现在已经积累了好几大本了,经常翻看,乐在其中。
我还爱看电视剧,看到难过处就跟着放声哭,高兴处就放声笑。
有时还想不通编剧为什么这么处理,自己就琢磨,要是我做编剧,我就怎么处理。
我现在还在研读《易经》,心得也记下了一本。
你看,我平时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有这么多新知识要学,哪里有时间去寂寞呢?
此外,我还有个办法,就是家里不要太寂静。
要经常开着电视,就好像总有人与你说话、向你唱歌,你就不会感到孤独。
我有3个孩子,每周都回来看我。
我儿子离我挺远,我不希望他每周都来,就对我女儿说,你跟你哥哥说一下,不用每周都来,打个电话问问就行了。
他后来就两个礼拜回来一次。
我平时过得很充实、愉快,不希望别人来干扰我。
老年人要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这样遇到疾病就能顶得住。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第二目标
要争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负担。
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这也可以事在人为吗?
我认为,要想“走得快一点”,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准备,该走的时候干干脆脆、无牵无挂、了无遗憾。我来告诉你我的体会:
1. 不怕死
其实无论多大年龄都会怕死,死亡总是令人恐惧的,怕临死前的病痛,怕与亲人诀别时的撕心裂肺。
可是,怕又有什么用?这是自然规律,只能坦然面对呀。
从70岁时我就想,“人活七十古来稀”,何况还有许多偶然因素。
所以活一天就赚一天,人的生命分为数量和质量,我不在乎数量,而看重质量。
只要每天的生活都有质量,什么时候“走”就顺其自然。
不怕死,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可以超越死亡,享受生期。
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活得自在,活得痛快;解决不好,就终日惶惶不安。我现在就活得很痛快。
好多知识学不完的,我从来也不寂寞。
我不喜欢跟街坊邻里的老太太们聊家长理短。我觉得不如看电视,能得到很多新鲜知识。
我爱看足球、网球、台球。我是丁俊晖的粉丝。对于国际上的一些新闻我也很关注。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我前年尿血,在三院检查发现我左肾上有个肿瘤,可能是癌症,医生和家属都主张要做手术切除。我不同意。
我说我已经92岁了,我将来“走”不一定是因为这个肿瘤。
即便是这个原因,动了手术后又会出现其他病。
那何必呢?我就思量,癌症喜欢什么?
它喜欢酸性的东西,不喜欢碱性的东西。
我就不吃酸性的大鱼大肉,而多吃蔬菜水果,还吃抗癌食品,例如蘑菇、西兰花等。已经两年了,我一直与癌症“和平共处”。
现在我干脆就不去检查了,也不管它变大了还是小了,爱怎样怎样。
现在既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精神负担,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实,很有质量。
任何事情只要想得开,就会战胜它。
当然如果将来真是癌症发作的话,后期会很疼,我就留一笔钱打止痛针。
我对女儿说,将来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没有知觉了还打它干吗,“走人”就完了嘛!
人如果连死都不怕,那还怕什么?精神上只有达到一定境界,才能超越生死。
超越了生死,才能放下生死,轻松享受有限的生期。
我现在一个人生活,儿女说:“还是找个保姆陪住吧,否则万一哪天犯了病都没有人知道。”
我说:“犯了病又怎样,无非是拉到医院抢救呗。抢救过来又怎样,还不是不死不活地拖着?”
人的寿数到了,就要顺其自然。身体功能衰竭了,无疾而终,顺其自然,这是福气呀,你说是不是?
古人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来不怕死,就活得轻松,生活质量就高。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天一天活过来的。
事实证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
我现在已经94岁了,而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哈哈,我觉得自己赚到的已经太多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2. 不爱钱
许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锱铢必较,把钱抠得紧紧的。他们真是没想明白呀,我现在每个月几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
所以孩子们来看我,我都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儿女过60岁生日,我每人送上1万元。
我想,自己也就这几十万元的存款,等我死了儿女们继承,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感激我。
不如现在就拿出来给大家共享,弄个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哈哈!
3. 放下自我
现在很多老人想问题只从自己出发,想来想去总觉得别人对不住自己。
或是领导对不起自己,或是同事对不住自己,或是儿女对自己照顾不周,特别是儿媳妇又如何亏欠了自己。
内心总是不愉快。这又何必呢。
要想得开,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换位思考。
你认为自己把儿女抚养大,儿女就应该回报你。可儿女都有儿女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你?
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时,你又曾陪伴了多少、照顾了多少?
我从不要求儿女来陪我。
我一个人生活得很有规律,说真的,他们来了我还有点嫌打乱了自己的计划。
一个人生活是常态,儿女来看你,是惊喜。这样就不会心怀不满,常感落寂了。
不要回报,只要奉献,我养大了儿孙,是我的奉献。
但我不图儿孙的回报。我一直以助人为乐,若能帮助他人,我就感到快乐。能给周围人带来快乐,我就感到快乐。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一位老师经济上有困难,我给了她点钱,她向我表示感谢。
我说:“你甭谢,我这样做自己高兴。”
与人的感情要真挚,但不要太缠绵。
我们院里有位老太太的丈夫去世了,她长期一直放不下,总是悲悲切切的。
感情深厚可以理解,但总不能整日泪水洗面,多愁善感。
儿女也一样,我爱他们,当然舍不得分离。
但是既然分离是不可避免的,我就不愿意他们将来被悲伤所累。
所以现在就不去和他们太缠绵,不要他们一天到晚总往我这里跑。
至于孙子辈儿,哈哈,不用我说,人家早就想也不想了。
这是人类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嘛。
总之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战胜死亡,充分享受生期。
至于身后之事,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是我应该费心去想的。
听陈老师一席谈,如醍醐灌顶。
她那份冷静与深邃的理性令我深深折服,她那彻悟后的诙谐幽默又令我忍俊不禁,时不时地与陈老师一起开怀大笑。
这样睿智坚强的老人实在不多见。
临别时我说:“我们过一段时间再来看您。”
“不用来了,打个电话就行啦!”陈老师干脆地说。那口气像是对自己的子女那样随性。这是她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2017年4月底,陈老师已经96岁了。这时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先是肾癌发作,伴随而来的尿毒症、贫血性腔梗。
加上中间一次跌伤和小中风,身体脏器衰竭得很快。
起初生活还能坚持半自理,终于在9月份两腿发僵,浑身难受,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
子女们都竭力动员她去医院住院,可是陈老师一直坚持不去医院就诊。她没有吃药,也没有注射和打点滴,只是坚持自己按摩和做一些腿部练习,希望还能下地步行。
女儿也为她问遍了家庭的医生朋友,他们都很坦诚地说:“这么大年纪了,恐怕病情是不可逆的了。”
子女为她请了保姆,24小时轮流守护她。
而这正是陈老师最不想要的“没有质量的生活”。
她嘱咐女儿:一不要通知学校,二不要通知亲友,三不要让人来探望。
她只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快些,尽量不要拖累别人。
她请女儿“帮助”她,女儿难以答应。
于是,她果断地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10月17日,陈老师开始断食。当女儿把精心烹饪的饭食端到她面前时,她推说吃不下,并掩住口不准别人强行喂食。
18日,陈老师继续断食,只饮水。
19日,女儿冲了芝麻糊端到已经饿了3天的妈妈面前。陈老师居然一口气吃完了。但是当女儿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时,她又坚决拒绝了。
20日,陈老师已经既不吃饭,也不能饮水了。她的头脑还很清楚,口不能言,就写下自己的要求,如请人帮她翻身、解手等。
21日,陈老师继续水米不进。清早尚能在保姆的帮助下起床解手。下午5时13分,陈老师终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以断食的方式来结束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强的意志啊。
我立即想起她的话——“要不怕死”“要争取走得快一点”。
她老人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既不拖累别人,也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陈老师圆满地实现了自己晚年的两个目标,终于下课了。
她的最后一课不仅向我们倾尽心血,还以生命做了见证。
当我肃立在窗前为陈老师默哀时,脑海里却浮现出那张亲切的笑脸,她诙谐地说:
哈哈,我已经赚到太多了,下面就看你们的啦!
如果你也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记点亮 “赞”。
作者:曹培,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