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的危害图片大全(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丁香医生 0
文章目录:

超过多少斤就是肥胖?肥胖的坏处居然这么多!

作者:徐乃佳

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

即使体重没超标,但是腰围超标了,这也是肥胖。胖不胖,不只是体重说了算!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肥胖,不光看体重

我们通常习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定全身性肥胖的程度。

体质指数 = 体重(kg) ÷ 身高^2 (m^2)

当身高一定的情况下,体重越重,体质指数越大。

按照标准,体质指数在 18.5~23.9 属于正常,小于 18.5 为消瘦,在 24~27.9 是超重,等于或大于 28 则是肥胖。

还有一种肥胖叫腹型肥胖。其典型特征就是肚子大、苹果型身材、腰围大于臀围、四肢较细。

如何确定是不是腹型肥胖?

看腰围。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推荐一种十分准确方便的测量方法:

1. 被测量者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平稳呼吸,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腹部放松,不收腹或屏气。

2. 测量的人用一根没有弹性的卷尺,刻度下缘在肚脐上方约 1 cm 的地方,水平环绕 1 周。

3. 测量时卷尺要贴近皮肤,但也要避免压得太紧使卷尺陷入皮肤内,记录下读数。

我国定义腹型肥胖的最新标准为:

  • 男性腰围大于 90 厘米

  • 女性腰围大于 85 厘米

  • 腹型肥胖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 与全身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身体的伤害更大。

太胖了身体「吃不消」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1. 脂肪肝

过多的内脏脂肪极易造成脂肪肝的发生。

2. 产生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

肥胖本身,会和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发生对抗,加剧胰岛素的不敏感性,这种情况下要控制好血糖更不容易。

3. 高血脂

腹型肥胖极易引起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内脏脂肪就更容易分解,进入血液里的脂肪含量也升高,形成高血脂。

4. 动脉粥样硬化

糖脂代谢紊乱,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悄然降临。

5. 影响心脏功能

腹型肥胖者的心腔增大,心脏舒张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6. 血尿酸升高

此外,血尿酸升高和内脏脂肪的增多也有密切联系,并容易诱发痛风。

那么如何避免腹型肥胖

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你有没有腹型肥胖?啤酒肚,或者游泳圈呢?

赶快测量一下自己的腰围吧。

丁香医生是一个提供专业医疗健康服务的平台,集健康科普、药品查询、在线问诊(互联网医院)、就医推荐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丁香医生,你可以看到专业医生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健康科普文章,还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医生一对一诊疗服务。

丁香医生,随时随地专业呵护您和家人健康!

不要再胖下去了,肥胖可能会导致13种癌症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肿瘤防治周,觅健与你一起关注妇科肿瘤,呵护女性健康~

所谓“一胖毁所有,一瘦遮百丑”,不仅仅是美貌上的对比,对于抵抗癌症更是这样。研究表明,肥胖是至少13种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全球大约有1/5的癌症是由肥胖引起的。

胖子们除了要担心自己的心血管系统和血糖指数,还要担心自己是否会得肾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直肠癌......这几种癌症会随着体重的增加加大患癌的风险,这不禁让正在吃薯片的互助君,感到手中的食物都不香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肥胖是如何成为癌症的“催化剂”?

肥胖导致癌症的原因有很多种,通过科学研究,认为过多的脂肪会影响荷尔蒙的分泌,引发一系列疾病。有的科学家认为,肥胖会诱发糖尿病,增加患癌的风险。而最近还有一种热门的讨论,肠道菌群与肥胖症之间的关系,认为胖子们的肠道菌群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1]

在一项美国统计的分析表明中,年龄大于30岁的癌症患者中,体质量过高(BMI 25)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4.7%和9.6%。可见肥胖人群患癌的人数还是占居多的。

此外,与肥胖相关的几种癌症(肝癌、胰腺癌、子宫癌、甲状腺癌)以及55岁以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肥胖增加肿瘤发生风险的机理至关重要。[3]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0年12月20日,哈佛大学联合多家学术机构在《cell》期刊发布了一篇论文,其中阐述到,肥胖会减少肿瘤内重要免疫细胞CD8 T细胞的数量和抗肿瘤活性。也就是说肥胖能够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代谢抑制抗肿瘤免疫,促进癌细胞增长。[3]

“太胖”会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

如果你说自己已经患病,是否肥胖不再重要,“补补”才是大事,那就大错特错了。肥胖不仅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还会影响癌症治疗的效果。

手术治疗是卵巢癌治疗最重要的手段,第一次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然而肥胖却导致手术的难度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增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化疗是卵巢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却让患者与家属对这项治疗手段爱恨交加。多项以卡铂为基础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中,肥胖女性的骨髓移植率较正常体重者降低,但疾病进展风险却增加。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卵巢癌患者较为关注的疗法之一。研究人员根据BMI分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中,高BMI组的PFS短于低BMI组。研究讨论结果显示肥胖患者可能降低贝伐单抗的疗效。

成为一个标准的“美人”

再好看的容貌也比不过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仅肥胖与女性疾病密切相关,过度减肥也会导致身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内分泌失调以及饮食不规律,导致胃部疾病。所以对于 ”过胖“ 或 ”过瘦“ 我们都是不提倡的。而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质量,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提示:BMI指数(Body Mass Index 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BMI=体重(kg)÷身高ˆ2(m)

正常值:18.5-23.9 kg/m2;

超重:24-27 kg/m2;

肥胖:28-32 kg/m2;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饮食方面,肥胖的人我们摄入采取低脂饮食,一部分是低油脂饮食,就是要避免吃一些含油脂比较高的东西,比如肥肉,一些动物的皮,核桃、夏威夷果等,还有一点就是低油脂那就是要避免使用过多的油去做些食物。

另外一种就是低胆固醇的饮食,什么东西含胆固醇高,一般动物的内脏,然后鱼子、蛋黄等胆固醇也是高的。如果是以高胆固醇为主,建议要注意低胆固醇的饮食。多吃蔬菜,膳食纤维高的食物。而对于营养不良的人,我们应该多摄入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来提高机体免疫力。

参考来源:

[1]袁越.(2020).为了不得癌症,减肥吧. 大众健康(10),114-115. doi:CNKI:SUN:DZJK.0.2020-10-060.

[2]袁越.为什么胖子更容易得癌症[J].意林,2020(20):36.

[3].肥胖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代谢抑制抗肿瘤免疫[J].海南医学,2021,32(01):138 137.

责任编辑:妇科肿瘤互助君

图片来源:摄图网

肥胖不仅伤身,还伤脑!加速大脑衰老,增加痴呆风险

肥胖伤脑

本报记者 燕声

肥胖是一种病,肥胖的人更易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还与十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和预后及生存率降低有关。近日,南澳大利亚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再次控诉了肥胖的危害,研究显示,肥胖损伤大脑健康、增加痴呆风险。

肥胖程度越高,对大脑伤害越大

灰质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执行控制肌肉和感官活动以及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力。南澳大利亚大学发表在老年神经生物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使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检测了英国生物银行中多达336000条个人记录的遗传数据。

研究发现,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1(相当于平均身高173厘米的人增重3千克),中老年人(37~73岁)的大脑灰质就减少0.3%。这表明肥胖与大脑灰质萎缩有关,提醒我们肥胖还有新的害处:损害大脑健康、增加痴呆风险。这也表明改善代谢相关肥胖有助于大脑健康。

论文作者将肥胖分为三种亚型,分别是代谢不利肥胖(身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同时增加)、代谢中性肥胖(仅身体质量指数增加)、代谢有利肥胖(身体质量指数增加、腰臀比下降)。

这三种代谢不同的肥胖亚型都具有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但每种亚型的体脂和内脏脂肪分布各不相同,因此患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也不同。肥胖程度较高的人,尤其是那些代谢不利肥胖和代谢中性肥胖的人,其大脑灰质体积水平更低。

肥胖会损伤大脑注意力、记忆力等

此前,就有一些研究指出,肥胖会让大脑缩小,可以加速大脑衰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学院的神经学教授保尔·汤普森此前的一个研究显示,肥胖者的脑部组织比体重正常者足足少了8%,肥胖者的大脑比一般人早衰16年,而一般超重者的脑部组织也比正常人少4%,早衰8年。

那么,肥胖是怎样伤害大脑健康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增加可通过血脑屏障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分泌;

二是一种假设认为炎症可能在肥胖与大脑的联系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三是研究中观察到的代谢不良和中性肥胖与C反应蛋白较高之间的关联,这种蛋白就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

四是除肥胖外,它在许多其他疾病中也被发现升高,包括抑郁症、感染和炎症性肠病。

这些发现可能提示炎症在肥胖和灰质体积减少之间的联系中发挥了作用。

饮食和运动是改善体重的重要手段

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考察方式是计算体质指数来判定是否肥胖。体质质量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kg/m²)。正常体质质量指数是18.5~23.9,超重者的体重质量指数24~27.9,肥胖体质质量指数为≥28。

饮食和运动干预都是预防肥胖和减肥的重要手段。《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指出,饮食方面,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禽畜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膳食要健康平衡,平均每日至少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运动方面

成年人应做到: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周

最好200~300分钟/周

3~7天/周

30~90分钟/天

抗阻训练2~3天/周

隔天1次

儿童青少年应保持中至高强度全身性有氧运动:

25~60分钟/天

4~7天/周

适当抗阻训练

孕产妇在没有运动禁忌证情况下:

中低强度有氧运动

15~30分钟/天

150分钟/周

以步行、游泳、水中运动为主

隔天1次

不能连续两天不锻炼

适当抗阻训练

2天/周

老年人需增加日常身体活动,每天进行适当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

加强抗阻练习

2天/周

隔天进行

另外,为了管好体重,应至少每周测量一次体重。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