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分几级(肥胖分几个等级)

重疾不重 0
文章目录:

李医生专栏 | 肥胖可分等级,看看自己是几级?

重疾不重李医生导读

胖,在10岁以前是可爱的,在20岁以后是可怜的,在30岁以后是可怕的!凡是体型偏胖的人,十个有九个不是冠心病,就是糖尿病。胖,真成了世界难题,以前总说美国胖子多,后来又说中国人胖得快,这当然都不奇怪,可现在,竟连世界上最瘦的日本人也胖起来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称,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光是胖死的人就有至少280万。看看你们自己是几级?

最近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胖子400斤和中国美女结婚的故事,想到肥胖可以分级。下面的表中是按照体重指数和腰围给肥胖分的等级。

重疾不重李医生提示

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肥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数据显示,人体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正是这些疾病,多年来位居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居民死因之首。癌症也与肥胖密切相关。几乎每类癌症都和体重超标有一定的关联,尽管现有研究尚不能解释肥胖是否导致癌症以及如何导致癌症,但可以肯定的是,肥胖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尤其是子宫内膜、乳腺和结肠相关肿瘤。健康生活从控制体重开始。

扫描二维码

快速提升销售技能

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导读:经常去健身房的人,健身教练总会拉着你做一个测试:BMI测试。

BMI究竟是什么鬼?按照BMI减肥到底靠谱吗?

减肥人士,什么是BMI?

体重指数(BMI)是通过身高和体重来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三十年代。尽管BMI的普及程度很高,但现在人们却认为这种衡量体质的方法并不准确。

如今,BMI的替代品终于出现了,它解决了BMI最严重的问题。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一组研究人员提出了身体体积指数(BVI),这个新指标能改进我们衡量体质的方法。BVI其实就是身体总体积和腹部体积的比例,可以自己动手计算,也可以用应用程序计算。

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

体重指数指的是身体质量指数,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主要用于统计分析。体重指数的公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我国的参考标准是,体重指数<18.5,是偏瘦,体重指数在18.5~23.9,是正常,体重指数≥24,是超重,体重指数在24~26.9,是偏胖,体重指数在27~29.9,是肥胖,体重指数≥30是重度肥胖。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及骨骼的发育,如果发展为肥胖症就会更严重。

BVI,对于减肥是否靠谱?对身体有伤害吗?

梅奥诊所的预防心脏病学研究员Jose Medina Inojosa表示,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腰围确实能提供关于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大量的腹部脂肪会增加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012年的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超过34万欧洲人的数据,并发现腰围长(男性腰围超过101.6cm;女性腰围超过87.63cm)的超重者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几乎和肥胖症患者相同。

BMI最严重的缺陷之一就在于没有考虑腹部脂肪,而只考虑到了身高和体重。因此根据BMI来衡量,某些肌肉量大而又很瘦的人会进入“超重”行列。

科学家仍然无法确定腹部脂肪过多会有损健康的原因,但他们认为,这和内脏脂肪干预脏器运作的方式有关。

BMI无法完美衡量人的体质,更完善的衡量标准应考虑到腰围。2005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就指出:“衡量健康状况的重点不在于你有多重,而在于你的腹部有多少脂肪。”

怎么样可以快速减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非常的常见。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有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的人要注意减肥,但是减肥速度也不宜过快。一般来说,每个月减肥体重下降1~2斤是比较正常的。短时间内体重迅速下降,对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

快速减肥的方法就是主要通过一些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减少热量的摄入量,尤其是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及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是不可以吃的。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妙手医生提示:减肥一定要在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可以通过适当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外要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高血压分级分层,看看您在哪个层次

医生为病人诊断高血压后,要根据病人的血压水平进行血压分级,并根据病人的危险因素多少、身体的疾病情况进行危险分层。分级可能还有人知道,危险分层就不容易搞清楚了。不过,下面给出标准,您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血压水平和身体情况自我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那个层次了。

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的目的是区分疾病的严重程度,警示并指导医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如果您处在高血压1级,危险分层又是低危,那您可以暂时不吃药,改善生活方式、监测血压、观察危险因素3个月后再看;而如果您虽然是高血压1级,但是患有糖尿病,那就属于高危了。高危病人从一发现高血压,就得开始药物降压治疗。

一、高血压的分级

根据血压升高的幅度将高血压分为三级,由低至高,分为1~3级。血压越高,级数越大;血压级别越高,疾病的危险程度越大。这里说明一下,血压根据最近半年的算;不管收缩压(高压)高还是舒张压(低压)高,哪个达到标准就以哪个算;二者都高,以高的算。

高血压的级别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您的血压降下来了,级别是可以调整的,但最低也就降到1级了。

高血压的分级

分级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高血压≥140
≥901级高血压140~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160~179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180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类患者只有收缩压的升高≥140mmHg,而舒张压正常。这种类型在老年人尤为多见。

二、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高血压的心血管病危险程度除了与血压升高的幅度(血压分级)有关外,还与患者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和同时患有的临床疾病有关。存在的问题越多,危险程度越高;同样的血压级别,危险是不一样的。同样是1级高血压,没有危险因素,就是低危;如果有3个危险因素或者合并糖尿病,就是高危了。

危险分层是以预测病人在诊断高血压后未来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中风)、心肌梗死等的危险(可能性)大小来评判的,依据来自我国1980~1990年代对6万自然人群近20年的心血管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观察研究建立的危险预测模型。按危险的程度依次分为低危,风险小于10%;中危,风险10~20%;高危,风险大于20%。以前还分很高危,风险为大于30%。

2010年,我国高血压危险分层分为四层,依次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后来在2014年的基层版中将高危和很高危统一合并为高危了。咱们现在就按2014年版的标准吧。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2014年版)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高危≥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并存临床疾病1个高危高危高危

简略的危险分层项目如下。

危险因素:⑴年龄男>55 岁,女性>65 岁;⑵吸烟;⑶血脂异常;⑷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⑸肥胖,缺少体力活动;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靶器官损害:⑴左心室肥厚;⑵颈动脉壁内中膜增厚、斑块;⑶肾功能受损;⑷脉搏波传导速度(颈-股PWV)>12m/s。

临床疾病:⑴脑血管病;⑵心脏病;⑶肾脏疾病;⑷周围血管疾病;⑸视网膜病变;⑹糖尿病。

这样,您可以先粗略地看一看自己在哪个层次了。

三、根据危险分层确定治疗策略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不同,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也不同。

低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监测血压和危险因素3个月,如血压降到正常了可以继续观察,否则开始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前面非药物治疗的观察期只有1个月,如血压降到正常了可以继续观察,否则也开始药物治疗。

高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立即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注意到了吗?改善生活方式是要贯穿始终的。

看到自己是高血压高危也不必紧张,认真对待、积极治疗就是了。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把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等控制好,避免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高血压病人照样可以很好的生活并且长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