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与尿失禁(糖尿病尿失禁还有救吗)

家庭医生杂志 0
文章目录:

糖友总是尿不尽、尿失禁,要警惕这种病!特别是中老年男性

科普前,给大家看一个例子:

一位刚满50岁的中年男性,患有糖尿病多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常出现排尿不畅、尿不尽、尿失禁等现象。有时候膀胱憋得很难受,但却尿不出尿,有时候突然就尿了裤子。他怀疑自己前列腺出了问题,但结果并没有,实际上他的这些症状都是糖尿病在“作祟”。

排尿如何完成

膀胱充盈后,神经感受器将信号传递到神经中枢系统,由其传出排尿信号,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排尿得以顺利完成。膀胱不充盈时,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自然不存在尿失禁、尿不出等现象。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糖尿病患者,在排除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膀胱炎等尿道、膀胱疾病,以及脊髓病变等中枢性疾病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判断为“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由于血糖水平长期很高,损害了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出现问题,那么就会有排尿障碍。

该病的典型症状

①尿潴留,因为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会有尿等待、尿无力、尿频繁、尿液少等现象的发生,严重时会有排尿困难、尿潴留现象,膀胱残留量很多;

②尿失禁,因为尿道括约肌出现了问题,患者会有尿频、尿不尽、憋不住尿等现象,膀胱内稍有尿液就会排出来,很像老年性尿失禁的表现。

糖友如何预防

①积极治疗糖尿病,让血糖控制的良好,不仅对该病有好处,也不会出现其他并发症;

②可使用一些神经营养物,例如维生素B1、B12,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③锻炼逼尿肌功能,一定要保证每天都喝2000毫升的水,并及时排尿,无论有没有尿意,最好在3-4小时就排一次尿;

④如果还有尿路感染,那么就应该积极抗感染。

漏尿、尿频、尿失禁,竟跟糖尿病有关?

糖尿病也会造成尿失禁?确实有可能!它还会造成血管或神经组织病变,进而产生一些慢性并发症,而尿失禁也是「副作用」之一!

糖友失禁三部曲:频尿、急尿、尿失禁

为什么糖友们比较容易发生漏尿或尿失禁?一来是因为有四成以上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65岁,高龄族群尿失禁的比例本就偏高;从性别上来看,随着年纪增长,男性的摄护腺肥大,会导致膀胱尿路出口阻塞,影响排尿;而女性伴随着生产、肥胖,或合并停经等妇科问题,也会造成「应力性尿失禁」,打个喷嚏、咳嗽或大笑、运动,就会「忍不住」。

至于糖尿病造成的尿失禁,则分急性与慢性,游能俊进一步说明:「急性高血糖会有3多1少,其中一个就是多尿」,血糖高,尿的频次会增加很多,有些人会因来不及进到厕所而漏尿;慢性高血糖则会造成膀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不正常收缩,造成尿急、排尿困难、尿流无力、排尿不干净等…这也是为什么糖友失禁比例,会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失禁不能靠自觉!和家人一起自我检测尿失禁

尿失禁又被喻为「社交癌」,成年女性约有30 %以上有尿失禁现象,漏尿不仅容易引起会阴部位红肿或溃疡、泌尿道感染等,严重的还会造成后续一连串包括自主能力的丧失或社交障碍,例如有些尿失禁的糖友要陪孙子玩,结果孙子一靠近就闻到异味,不爱跟爷爷奶奶玩…,久而久之造成关系的疏离和自卑。

建议糖友和照顾者家人,可以从3个面向来了解是否有尿失禁:

1.小便次数增加了

通常小便增加的次数是渐进式的,很多人可能会疏忽,身边的亲人或照顾者也可以帮忙观察。

2.清洗裤子时发现尿味变重了

3.夜尿次数增加了

正常应该是早上起床再小便,如果夜尿次数增加,甚至干扰睡眠,就需要注意。

用体贴与同理心,积极面对尿失禁

有些糖友会因为尿失禁而封闭自己,更多高龄糖友有忧郁状况产生,「是因为我们没有去体贴到」这位暖心医师建议照护时用体贴心与同理心,陪长辈积极面对。他也特别提醒高龄糖友:

1.确实检查:若有尿失禁症状,男性应该要做摄护腺相关检查,女性则要做泌尿科、妇科的检查。

2.落实控糖:避免长期高血糖对膀胱功能的伤害。

3.减少夜尿问题:白天尽量多喝水、多小便;到了晚上就少碰茶、咖啡等利尿饮品,睡前尽量排空尿液,若因膀胱受损,一次解不干净,可以多解几次,减少夜尿问题。

4.适度使用失禁防护产品来辅助:晚上起来上厕所不仅不方便,也容易发生跌倒等危险,可以考虑使用成人纸尿裤辅助,减少长辈下床如厕,提升整体睡眠品质,维持身心健康。

试穿纸尿裤第一手体验:真的很干爽!

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挡下让尿液一滴不漏,但可以从生活上去做改善。出现在市面上很多男女性专用的防漏尿衬垫,能让糖友勇敢跨出家门,也不怕出游得「憋尿」坐车。为了体验尿在尿裤的感受,医护人员试穿体验纸尿裤,「没有不舒服,还蛮干爽的」。面对高龄社会,「大部分的人都会走到这一天」,不管是治疗、控糖、照护上,都需要家人更多的体贴跟关心,让生活更健康、更自在。

是什么中医疗法让糖尿病患者很快摆脱了尿失禁?

前几天,记者收到大河健康报忠实读者林阿姨的短信和电话,言语之间,孙阿姨感叹中医的神奇,感谢其老伴的主治大夫的尽责,并对本报科学严谨的报道给予肯定。

而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对中医知识的介绍,让更多读者了解中医,相信中医,在需要的时候,能得到适合的中医诊疗服务。

者看到报道上门咨询

5月9日,大河健康报刊登《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内分泌科主任赵璐:中西医结合降糖效果更好》一文,这篇普通的科普文却让忠实读者林阿姨非常上心,她把文章看了又看,划出重点。

并亲自从郑州市西郊跑到位于市区东部的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内分泌科咨询,只因她老伴患有糖尿病,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近期一直尿失禁,林阿姨每天都在不停地洗裤子,82岁的她累得苦不堪言。

通过咨询,林阿姨了解到,自己老伴患的是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这是糖尿病在泌尿系统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无力、排尿时间延长、小便淋沥不尽、尿失禁,严重时整个膀胱尿潴留,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导致或加重肾功能衰竭。

据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内分泌科主任赵璐介绍,对于此病,目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并不理想,而采用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治,临床效果显著。

“我带老伴刚住院的时候,他尿失禁严重,病房里有很大的尿臊气,治疗一周,现在排尿基本能控制,你看,现在除了艾灸的气味,房间里基本没有异味了。”82岁的孙阿姨知足地说,现在她不用每天洗一堆裤子,真感谢神奇的中医疗法。

中医专家解释中医疗法原理

那么,是什么中医疗法让患者很快摆脱尿失禁呢?赵璐主任向大河健康报记者介绍,除了口服中药汤剂益气升阳、健脾利湿外,我们还根据病情对患者运用了针灸、艾灸以及中药溻等中医特色疗法。

溻的药物组成有桂枝、艾叶、干姜、乌药、鸡血藤、小茴香、细辛、炙黄芪等。上述药物煎汁后用纱布浸润包裹后、置于指定部位溻,涵盖中脘、中极、关元、气海、水道、天枢等穴。每次约20分钟,与艾灸交替进行。每天溻与艾灸各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

赵璐主任说,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属于中医“消渴”、“癃闭(又称小便不通、尿闭)”范畴,《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人体正常排尿有赖于膀胱与三焦的气化功能,而肾阳是膀胱和三焦气化的原动力。得糖尿病的时间长了,脏腑阴阳失调,脾肾受损,痰瘀互结,水湿不利,就会出现尿频、尿急、尿无力、甚至尿失禁等症状。

病变在膀胱,与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选取益气健脾益肾的中药,加之通阳化气行水的药物,在有同样作用的穴位刺激下,发挥培补元气、通经活络、通调气机、疏利三焦的作用。

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我们利用中医外治之法(中药溻配合艾灸),使中药在热能作用下通过皮肤孔窍和特定穴位改善局部微循环,以温煦作用唤醒一身之阳气,提高全身机能,联合中药内服,从而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采访手记:

孙阿姨瘦瘦高高,白发,满面皱纹,却乐观开朗,面对重病卧床的老伴,82岁的她亲自护理,记者问及其子女,孙阿姨说,他们正是忙事业的时候,不麻烦他们。

在此,大河健康报记者也想提醒慢病老人,平时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糖,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由服药不当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提醒老年慢病患者的子女多关注父母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