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莲子 与糖尿病(莲子适合糖尿病人吃吗)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6种中药代茶饮,还不快收起来!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而中药代茶饮应该是我国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如菊花茶清头明目,苦丁茶除热降压,薄荷茶解暑清热,麦冬茶养肺利咽。这些保健茶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为我们养心怡神,祛病延年发挥了作用。

那么,中药代茶饮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吗?

一般的说来,糖尿病人是可以用中药代茶饮的,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均适合或都需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这同样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比如菊花茶用于肝热所致的眼睛红赤或眼睛分泌物多等证,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经常腹泻,属于脾虚证者,就不能饮用。又如人参茶适合于气虚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倘若用于肝火旺胃火盛的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苦丁茶,如给予胃寒患者就好比雪上加霜。所以不能认为中药代茶饮适合所有的糖尿病人。

患者如何自己选择适合的代茶饮?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茶:

1.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口干舌燥、面红目赤等证,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莲子心茶以清热明目、清心肝火。

2.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便秘,可饮用决明子茶、麻子仁茶以润肠通便。

3.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脾虚可饮用大枣茶等。

4.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经常感到心烦急躁、头晕目眩、口苦舌干,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夏枯草茶,以清肝泻火降压。

5.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出现心悸心慌者可饮用酸枣仁茶、合欢茶以养心安神。

6.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可饮用决明子茶、姜黄茶、生山楂茶等以祛脂活血。

代茶饮的中药会不会影响西药的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茶水和药物不能一起用。不仅是西药,还包括了中药。主要是因为茶中有些物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主张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但我们说得是中药茶,这些中药茶是否可以和西药一起用,是否会影响西药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在没有科学的依据之前,中药茶最好不要和西药一起服用,起码要间隔1小时左右。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晓春

莲子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糖尿病人能吃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医院走廊的窗户洒落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医生正在办公室里查看病历,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抬起头,只见一位满脸焦虑的中年妇女推门而入。

"张医生,我刚才在楼下碰到李阿姨,她说莲子能降血糖,我爸可以多吃点。这是真的吗?"来人是张医生的老病号王女士,她父亲是一位糖尿病患者。

张医生露出温和的微笑,示意王女士坐下。"关于莲子对血糖的影响,确实存在一些争议。不过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您父亲的病情吧。"

王女士点点头,开始描述父亲最近的情况。张医生一边倾听,一边在电脑上调出病历。他注意到老人家的血糖控制一直不太理想,最近几次检查的糖化血红蛋白都在7%以上。

"您父亲的情况确实需要更加谨慎地控制饮食。"张医生说,"至于莲子,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看到王女士疑惑的表情,张医生继续解释道:"莲子确实含有一些对健康有益的成分,比如莲子多糖和莲子蛋白。有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是,莲子本身也含有相当数量的碳水化合物,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

张医生打开电脑,调出一项研究结果:"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每100克干莲子含有约65克碳水化合物。这个含量是相当高的,甚至超过了同等重量的大米。"

王女士听后一脸惊讶:"那岂不是说,吃莲子反而会让血糖升高?"

"不完全是这样。"张医生说,"莲子的作用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它虽然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但其中的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含量也不低。这些成分可以延缓胃肠道对糖的吸收,从而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张医生接着介绍了一项发表在《营养学报》上的研究。这项研究发现,莲子提取物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水平。但他也强调,这种效果主要是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的,还需要更多的人体研究来验证。

"那到底能不能吃呢?"王女士有些困惑地问道。

张医生笑了笑:"可以吃,但要适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是关键。如果想吃莲子,可以将其作为主食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添加。比如,可以用少量莲子替代一部分米饭。"

他接着解释道:"莲子的升糖指数(GI)约为50左右,属于中等GI食物。这意味着它比精白米饭对血糖的影响要小一些,但仍然需要控制摄入量。"

看到王女士若有所思的表情,张医生决定进一步阐述莲子的营养价值:"除了可能对血糖有一定影响外,莲子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钾、镁等矿物质,以及一些抗氧化物质。这些都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益。"

他引用了一项发表在《食品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莲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能对预防慢性疾病有一定帮助。

"不过,"张医生强调道,"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就可以无限制地食用莲子。任何食物过量摄入都可能带来问题,特别是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人来说。"

王女士点点头,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复杂性:"那您能给出一个具体的建议吗?比如我父亲每天可以吃多少莲子?"

张医生思考了一下:"考虑到您父亲的情况,我建议每天不要超过30克干莲子,相当于煮熟后的一小碗。而且最好不要单独食用,可以和其他低GI的食物搭配,比如绿叶蔬菜或豆类。"

他补充道:"更重要的是,要把莲子的摄入纳入到整体的饮食计划中。您父亲每天的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该保持稳定,不要因为加入了莲子就增加了总量。"

张医生接着介绍了一种称为"碳水化合物计数法"的饮食管理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精确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从而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使用这种方法,您父亲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饮食。"张医生解释道,"比如,如果他想吃莲子,可以减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保持总量不变。"

王女士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张医生见状,决定再多说一些:"其实,不仅仅是莲子,很多传统认为'降血糖'的食物都需要辩证看待。比如苦瓜、山药等,它们可能确实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关键是要平衡,不能单纯依赖某种食物。"

他强调:"糖尿病的饮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还要注意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以及微量营养素的补充。"

张医生接着介绍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他提到,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个体对食物的血糖反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对某些人来说安全的食物,对另一些人可能会引起明显的血糖波动。

"因此,"张医生说,"最理想的方法是进行个体化的饮食管理。您父亲可以在家中定期监测血糖,观察不同食物对他血糖的影响,逐步找出最适合他的饮食模式。"

王女士若有所思地说:"听起来管理起来很复杂啊。"

张医生微笑着安慰道:"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麻烦,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将成为一种习惯。重要的是要有耐心,不要期望立即看到效果。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调整。"

他补充道:"除了饮食,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您父亲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等。"

临近结束时,张医生总结道:"关于莲子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它对血糖的影响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食用量、搭配的其他食物、个体的代谢特点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重要的是要全面平衡饮食,而不是过分依赖某种'神奇'食物。"

王女士感激地说:"谢谢您,张医生。我现在明白了,管理糖尿病需要全面考虑,不能只盯着某一种食物。我会和父亲好好讨论,调整他的饮食计划。"

张医生点点头:"没错,就是这样。记得定期复查,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来找我。"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学会平衡饮食、科学管理血糖,无疑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只要坚持不懈,终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之道。就像莲子一样,看似简单的食物,背后却蕴含着复杂的营养学知识,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和理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 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糖友吃对吃好 控糖不纠结

本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国际上,在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糖尿病发病率都在上升。这种疾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9000万。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护理工作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糖尿病三一照护门诊,护士是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的重要成员,护士们的优质工作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

糖尿病三一照护门诊史瑞华主管护士表示,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最为密切的慢性病,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排在首位的营养治疗是引发血糖波动最为普遍的因素。针对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主食及水果的饮食问题,三一照护门诊的教育护士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科学饮食方略。

每日饮食遵循“拳头”原则

首选中低升糖指数升糖负荷食物

“临床上有很多病人误认为吃了药打了胰岛素就可以随意吃喝了,也有的病人不了解食物的营养作用什么都不敢吃,这些都导致血糖严重波动,有的血糖居高不下,如何科学吃喝已是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占比最高的内容,也是患者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史瑞华说,“糖尿病患者需要均衡的营养摄入,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主食、肉蛋奶、蔬菜、水果都合理进食,把握好量和种类,才能为血糖平稳奠定营养基础。”如何把握每日进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手掌法则是简单实用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每日主食两拳,水果一拳,肉类两掌心,蔬菜一大捧。

每日主食大约是两拳,建议粗细搭配,由于主食影响血糖程度高,具体量要咨询营养师或照护师;每日进食肉类约为两个掌心大小,厚度相当于小指厚度。鸡蛋一个,牛奶250毫升左右。每天食用油最多不要超过三勺。优先选用纯瘦猪肉、牛羊肉、鱼虾等。尿酸高的糖友不吃动物内脏、肉汤和海鲜。肉、蛋、奶是优质蛋白每天要摄入。血脂偏高的糖友鸡蛋每周四个,牛奶选低脂或脱脂奶;每日进食蔬菜的量大约是双手掌心并拢的一大捧。进食低碳水蔬菜,如卷心菜、菠菜、油菜、白菜等。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色等深色蔬菜要占一半。每日水果一拳,建议糖友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酌情选用低糖水果,在两餐之间食用。

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方面,史瑞华建议糖友不仅要关注食物的含糖量,更要关注关注升糖指数(GI)和升糖负荷(GL)。升糖负荷(GL)指的是吃不同数量的一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升糖指数只是血糖升高的速度值,而决定日常能吃多少的,还要看升糖负荷。选择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属于“中低”等级的食物,血糖不容易升高。

主食是升糖第一“元凶”

科学烹调粗细搭配血糖不蹿升

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升糖的第一大“元凶”,但是主食却不能不吃。那么糖友该如何吃主食呢?通常纤维素含量、蛋白质脂肪含量越高的食物升糖指数低,煮的越烂、温度越高、食物越精细,升糖指数越高。因此糖友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烹调搭配主食。

米饭 精制白米饭升糖指数90,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蒸米饭时,白米中夹杂糙米、小米、黑米、燕麦、荞麦、玉米、红小豆、绿豆、扁豆、芸豆、莲子、薏米等,可以降低米饭的升糖指数。吃米饭时细嚼慢咽,同时搭配蔬菜一起吃,可以延缓血糖升高的速度。

馒头 馒头的升糖指数比较高,全麦馒头可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自己做馒头最好选用中、高筋面粉,和面时放入荞麦粉、马铃薯粉等杂粮薯类粉。吃馒头不搭配粥。

面条 选择中筋粉、高筋粉制成的面条,所含蛋白质较多。购买挂面还需选择含“钠”低的挂面。面条不能煮得太烂,吃面条一定要控制量,并搭配蔬菜。

各类饼 外面买的饼,一般都含有比较多的油,建议糖友自己做。选择中筋粉或高筋粉,少放油,可以加入适量的蔬菜,如胡萝卜碎、洋葱碎等。

粥 粥对于糖友来说,并不推荐。粥煮的越烂,升糖指数越高。如果非常想喝粥,就要在粥中加入各类杂豆、瘦肉丁、鱼片、蔬菜等,还要注意不要喝太烫的粥,温度太高也会使食物的升糖指数变高。

馅类主食 包子、饺子、馄饨、馅饼等带馅儿的主食,做馅儿时尽可能少肉多菜、少放油盐,最好选择素馅。虽然有馅料,也要搭配着蔬菜一起吃。

除了这些“经典主食”,还有一些淀粉含量比较高的菜也要算作主食,比如土豆、红薯、紫薯、山药、芋头、莲藕、南瓜;粉条、粉丝、藕粉等;绿豆、红豆、芸豆、干豌豆、鹰嘴豆等;莲子、栗子、芡实等,吃了它们,要相应减少主食量。另外,土豆丝 米饭、 馒头(或花卷或各类饼) 粥、 炒藕片、炒山药 蒸红薯,这样的主食搭配不适合糖友。还要提醒的是主食要粗细搭配,切不可只吃粗粮。

选水果不以甜度为标准

餐后血糖控制好可在两餐间吃

糖友对于吃水果存在两个主要误区。一是甜的水果一定不能吃,不甜的水果则可以多吃一点。其实主观感知上的甜并不能作为含糖量多少的依据,比如火龙果基本没有甜味,但含糖量却和苹果相差无几。二是升糖指数高的水果一点也不能碰。升糖指数只影响该种食物吃下去后的血糖升速度而非血糖升高总量,还要结合升糖负荷来综合判断。

史瑞华建议糖友们把水果作为加餐中的一种来看待,达到少食多餐和避免低血糖的目的。当餐后血糖水平较好(低于10mmol/L)时,可以在两餐之间吃总量为15g碳水化合物的水果作为加餐。如果血糖值高、波动大,那就不要吃了。

15g碳水体现在不同的水果上分别是多少量?西瓜约两小块;荔枝约7个,樱桃约8至9个,猕猴桃约1个,柑橘类约1个半;梨约少半个;巨峰葡萄约8到10个;玫瑰香葡萄约25至30个;冬枣约2至3个;火龙果约小半个;水蜜桃约半个;苹果约小半个;香蕉约半根。其中荔枝属于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都高的水果,西瓜升糖指数高但升糖负荷低,其余水果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都较低,樱桃两项指标最低,其次是水蜜桃。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单一水果食用量,千万不要吃了两块西瓜,再去吃7个荔枝,摄入的碳水就超了。另外,糖友要掌握好同种水果,熟透的果实升糖指数要高于刚刚成熟的果实。对于有减肥需求的人群,则要格外关注每种水果碳水含量,以上水果中冬枣碳水含量最高,达到30%。

相关链接

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