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酸中毒(糖尿病酮酸中毒的原因)
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时,血糖明显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导致酮体生成过多,造成严重后果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症状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会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加重,如明显的口渴、尿量增多、乏力、恶心等。在这个阶段,若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患者症状会好转。
若未得到及时诊治,病情可迅速恶化,患者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干、头痛、嗜睡、呼吸深快,出现酸中毒特有的深大呼吸,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因失水加重,出现尿量减少、眼球下陷、皮肤干燥、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即使合并感染,体温也多无明显升高。到了晚期,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不同患者有明显差别),可表现为嗜睡、烦躁,甚至昏迷,部分患者表现为腹痛。
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酸中毒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诱因如下:
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多为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常见感染包括肺炎、胃肠道急性感染、急性胰腺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化脓性皮肤感染等。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胰岛素缺乏时,会导致严重的高血糖,从而出现酮症酸中毒。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病程长、胰岛功能差的患者,需要每天坚持胰岛素治疗,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应中断胰岛素的使用,否则,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饮食不当:如饮酒过度、过多进食含脂肪多的食物、暴饮暴食、无节制进食、短时间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等均有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导致重度失水和进食热量不足;肠梗阻、肠道严重感染时会使糖尿病病情加重,从而进一步导致酮症酸中毒。
各种应激状态:如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手术、创伤、精神紧张、妊娠和分娩等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其他不明原因:有接近10%~30%的患者可没有明确诱因而突然出现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如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脑水肿和肾衰竭等。
补液治疗:可纠正严重失水,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清除酮体。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并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及周围循环状况决定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加强血糖监测,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治疗。
酮症酸中毒的预防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坚持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酮症酸中毒发生的最有效措施。多数的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都是有一定诱因的,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到积极预防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掌握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提高对酮症酸中毒的认识,一旦怀疑出现了酮症酸中毒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严格遵守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案,不擅自终止或随意调整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的剂量。
注意血糖、尿糖、尿酮的监测,了解尿量、体重的变化。
遇到手术、妊娠、分娩等应激状态时,应首先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坚持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如果发生急性病,特别是严重的感染,必须尽早治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健康科普|警惕糖尿病“刺客”——酮症酸中毒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谭翠霞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周卓玥
近年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个医学名词进入了大家的视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在呼吸时会出现酮体的味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烂苹果味”。本期的健康正前方我们邀请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谭翠霞为大家健康科普。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异常,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
(1)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部位的感染;
(2)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特别是1型糖尿病完全依赖胰岛素,一旦停用很快发生酮症酸中毒;
(3)饮食不当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食物、酗酒、短期内输入过多的葡萄糖;
(4)各种应激,如急性胰腺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外伤、手术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
初期患者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乏力,体重下降,随着代谢紊乱加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有些出现腹痛、嗜睡,身体表现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差,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血压低、呼吸深大,甚至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下也可发生,我们病房出现年轻、超重/肥胖患者因为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饮食不控制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这类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加之短期使用胰岛素,都恢复得很好。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有糖尿病明确病史的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降糖药物,不要随意停用,平时注意监测血糖,血糖高要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2)没有糖尿病史的出现口干、多饮、多尿,近期体重下降明显的要警惕血糖升高,及时到医院做糖尿病相关检查。
(3)超重/肥胖的年轻人注意控制饮食,减少静坐时间,多运动,减少碳酸饮料摄入,减少糖尿病发病。
医生提醒,如果发现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迹象但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延误病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科普知识: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何确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在中度和重度的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往往会危及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早识别早诊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症状有:突然出现厌食、乏力,与平时状态不一样;呼吸深长而快,接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后可闻见烂苹果的味道;不明原因的呕吐;头痛、烦躁、嗜睡、谵语,严重者甚至还会发生昏迷;腹部疼痛,与急腹症的患者类似;脉搏快,眼窝下陷、血压略低等。因此,当我们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上述的症状时,应立刻就医以进一步诊治。
为进一步确诊是否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需要进行化验检查。比如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尿酮体有2个以上的“ ”;指血血糖超过15mmol/L;血酮体升高,血CO2结合率降低,血pH值<7.35,血剩余碱(BE)呈负值<2.3mmol/L等酸中毒的相关化验异常。
因此在临床上,中度及重度的糖尿病患者,更要做好预防,要长期坚持服药,坚持遵照医嘱服药,不擅自更改药物或变换药物剂量,生活方面要保持规律生活,尽量避免饮酒、暴食、疲劳、激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