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2014年糖尿病日(2015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

今日平南 0
文章目录:

【扶贫政策讲堂】——医疗保障扶贫政策

医疗保障扶贫政策

1.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白内障患者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白内障患者在我县内定点医院住院手术的享受住院手术费用定额补助政策。

2.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吗?服务哪类人群?

答:对所有贫困人口应签尽签,乡镇卫生院或村医生对已签约的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并按照协议约定免费进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患有国家规定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肺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4类慢性病的贫困人口,每年进行4次随访服务。对患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6类慢性病的贫困人口,每年至少提供1次随访服务。

3.问: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如何实行?

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的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即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即可住院治疗,出院时,仅需缴纳个人应承担的医疗费用部分,即可办理出院手续,对于确有困难,出院时无法一次性结清自付费用的,可申请延期或者分期还款。

4.问:2014年、2015年退出户参保个人缴费补助是多少?

答:2014年、2015年退出户参加2020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贫困人口,享受个人缴费财政补助75元。

5.问:不在两年扶持期内的脱贫户(即2016、2017年脱贫户)参保个人缴费补助是多少?

答:不在两年扶持期内的脱贫户参加2020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贫困人口,享受个人缴费财政补助150元。

6.问:未脱贫户、两年继续扶持期内脱贫贫困人口参保个人缴费补助是多少?

答:对在代缴前未参保的按特殊人群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参保免个人缴费,政府按个人缴费标准 250元/人给予补助,采取通过用虚拟户客户端缴费方式对此部分人群进行缴费,落实参保。对个人已参保(税务虚拟系统匹配),由县财政调整指标到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再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拨付给已参加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账户。

7.问:享受住院政府兜底的贫困人口是什么?

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未脱贫、两年继续扶持期内脱贫贫困人口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按规定转诊的,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基本医保二次报销、医疗救助等制度的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不达90%的,通过财政补助兜底保障资金达到90%。

8.问: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政府兜底的贫困人口是什么?

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未脱贫、两年继续扶持期内脱贫人口,患有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符合居民基本医保慢性病规定的门诊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基本医保二次报销、医疗救助等制度的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不达80%的,通过财政补助兜底保障资金达到80%。

9.问: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如何实行?

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在县内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由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进行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格认定后,将建档立卡贫困参保人员的信息录入医保结算系统,患者即可享受相应门诊特殊慢性病“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待遇,由定点医疗机构送材料到医保局备案。

10.问:2014、2015年退出户和不在两年继续扶持期内脱贫户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出院时是否享受财政补助兜底保障住院90%(门慢80%)?

答:2019年7月13日起,不在两年继续扶持期内脱贫户和2014、2015年退出户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基本医保二次报销、医疗救助倾斜政策,不再享受财政补助兜底保障。

11.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享受什么倾斜政策?

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在统筹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取消住院基金起付标准,报销比例提高5%;在统筹区域外住院治疗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同等情况下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人员提高5%。

12.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享受什么倾斜政策?

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治疗广西统一确定的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取消起付线,报销比例在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提高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5%,累计提高10%。

13.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大病保险什么倾斜政策?

答: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贫困人口,实行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的倾斜政策。

14.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二次报销什么倾斜政策?

答:住院、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用(不含自费药品及自费项目),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再给予基本医疗保险二次报销30%。

15.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医疗救助什么倾斜政策?

答: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医保二次报销后剩余的费用计入住院医疗救助范围,按其相应的类别和标准给予救助,年度救助限额内农村贫困人口医保范围目录内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80%。

16.问: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在如何医院“一窗口”(一站式)直接结算报销?

答: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未脱贫、两年继续扶持期内脱贫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内就医,住院出院结算时只需交纳其个人自付费用,个人自付费用不高于住院医疗费用总额的10%;门诊特殊慢性病在统筹区内结算时,只需要交纳其个人自付费用不高于门诊费用总额20%。

17.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专项救治的25种大病包括哪些?

答: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白内障、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耐多药结核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艾滋病机会感染。

18.问: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包括哪些?

答: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甲亢、慢性肝炎治疗巩固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银屑病、严重精神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帕金森氏综合征、慢性充血性心衰、肝硬化、结核病活动期、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癫痫、脑瘫、重症肌无力、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强直性脊柱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重型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血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肾透析、各种恶性肿瘤、器官等移植后抗排斥免疫调节剂治疗。

主管| 中共平南县委宣传部

出品| 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平南县扶贫和水库移民管理局

编辑| 刘万平

审核| 韦挺松

联合国糖尿病日 |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对糖尿病的警醒与觉悟,自1991年开始,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共同发起,将胰岛素的发现者班廷教授的生日也就是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从1992年—2006年,每年的糖尿病日都有一个主题,届时全世界的内分泌同行都围绕着当年的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

1992-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主题:

1992年:“糖尿病:一个与所有国家所有人有关的健康问题”

1993年:“糖尿病儿童与成长”

1994年:“糖尿病与老年”

1995年:“糖尿病和教育,降低无知的代价”

1996年:“胰岛素与生命”

1997年:“全球的觉醒:改善生命的关键”

1998年:“糖尿病人的权利”

1999年:“糖尿病的代价”

2000年:“新千年糖尿病和生活方式”

2001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社会负担”

2002年:“糖尿病与您的眼睛: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2003年:“糖尿病损害肾脏”

2004年:“糖尿病与肥胖”

2005年:“糖尿病足部护理”

2006年:“糖尿病与脆弱人群”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旨在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2007-2020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

2007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2008年:“青少年儿童的糖尿病”

2009年:“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2010年:“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2011年:“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2012年:“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

2013年:“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2014年:”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2015年:“健康生活与糖尿病”

2016年:“着眼糖尿病”

2017年:“女性与糖尿病——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

2018年:“家庭与糖尿病——糖尿病关系到每个家庭”

2019年:“家庭与糖尿病——有家更有爱,健康新体验”

2020年:“护士与糖尿病”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今年的糖尿病日正向我们走来。虽然疫情防控的形势很严峻,但糖尿病的管理也不容小觑。今年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把糖尿病的管理上升到新的高度。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持续的管理才能促进健康,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但放眼全球,当今仍有千千万万的糖尿病患者无法享有管理疾病的权力。所以,我们迫切地希望: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药物、技术、支持与管理是可及的;政府可以提高对糖尿病管理与预防的投入。

糖尿病日:向肥胖宣战!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大幅减轻体重或是治疗核心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2%,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根据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估计,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糖尿病前期,而肥胖则是成年人2糖尿病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教育和预防糖尿病,从向肥胖宣战开始!

全球3个糖尿病患者有1个来自中国

大流行的根源是肥胖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全球新发的糖尿病患者近1/3来自中国,中国的的糖尿病发病率从1980年的0.82%用不到40年的时间翻了10余倍,目前仍在不断增加。

与糖尿病大流行同步的是中国人口的肥胖率,2021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最新中国肥胖研究数据提示,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体重指数BMI>24kg/㎡,体重/身高2)和肥胖(BMI>25kg/㎡)问题,成年人平均BMI已经达到了24.4kg/㎡。

拥有东亚人种特有的腹型肥胖和“易糖”体质,中国的肥胖大流行对糖尿病的高发病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带来了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高血脂、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逐年高发,对国民健康造成的巨大的影响。“管住嘴,迈开腿”,远离肥胖是糖尿病的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糖尿病并非不可治愈

大幅减轻体重可能是治疗核心

在传统观点中,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只能控制,无法治愈。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都需要与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相伴终生。

202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专家共识,将停止使用药物治疗后至少3月血糖仍能维持正常(糖化血红蛋白<6.5%)定义为糖尿病缓解,而目前减重手术被认为是维持糖尿病缓解最持久的治疗方法,是摆脱终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治疗手段。

无独有偶,近日,5位国际著名糖尿病领域专家在《柳叶刀》杂志联合发文,建议将”体重减轻≥15%”作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主要治疗目标”纳入糖尿病的诊疗指南。这一观点一改以往以血糖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转而关注糖尿病的上游,提出以体重为中心的治疗策略,有望带来更加广泛和持久的收益。

该建议也立刻获得了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内的国际糖尿病组织的积极回应,而目前唯一能够常规达到体重减轻≥15%效果的仅有减重代谢手术这一种治疗手段,在成为2型糖尿病标准治疗方案的十多年以后,减重手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地位可能再次大幅提升。

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

不止是减肥和降糖

早在2009年,减重代谢手术就进入了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临床治疗指南》,2012年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发布重磅研究成果,提示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强化降糖药物治疗,随后的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开始推荐减重手术指标2型糖尿病,2014年中国《肥胖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发布,并在2019年更新第二版。

目前研究认为,减重代谢手术对胰岛素抵抗的缓解以及对GLP-1和肠道菌群的调解作用从基本病因层面起到持久的疗效。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减重代谢手术已完全微创化,目前国内主要开展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和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对肥胖和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新近的SADI-S术式(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转流术)更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克星,疗效更佳显著和持久。

肥胖患者从减重手术获得的收益并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肥胖患者还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睡眠呼吸暂停、心脑血管疾病等代谢相关并发症,而减重手术在持久有效减轻体重的同时,对肥胖合并的代谢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减重代谢手术是目前唯一能够长期有效控制体重以及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治疗手已获得广泛认可。

【链接】

我是糖尿病患者

我是否适合做减重手术?

根据2019年《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16-65岁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BMI>27.5kg/㎡就建议推荐接受减重手术治疗,胰岛功能可以通过在医院抽血化验来评估,一般来说,糖尿病的患病时间越长,胰岛功能损害越大,5年病程以内的2型糖尿病大多数胰岛功能尚存。

对于BMI在25kg/㎡到27.5kg/㎡之间的患者,如果糖尿病需要长期药物控制,并且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代谢紊乱,也可以考虑接受减重代谢手术治疗。

男性腰围>90cm和女性腰围>85cm也是减重手术的重要指征之一。

肥胖是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肥胖和2型糖尿病互相促进,加重代谢综合征和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远离糖尿病,从控制体重开始,治疗糖尿病,也从控制体重开始!

作者:杨珵璨 王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

编辑: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