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引起高血压的机制(肥胖引起高血压吃什么药)
高血压危险因素系列:肥胖和超重,高血压的帮凶
肥胖和超重是引发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它是如何引发血压升高的。
1.血流动力学改变
肥胖和超重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变化:
• 心输出量增加: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加,代谢需求增加,导致心输出量(CO)增加。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它反映了心脏在单位时间内向全身输送血液的能力,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增加,使得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另一个后果是,肥胖造成心脏负荷过大,长期以往,会损害了心脏的健康。
•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尽管肥胖者的初始血压升高主要由于心输出量增加,但随着时间推移,外周血管阻力也会增加。外周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和微动脉组成,可以简单理解为相对于主动脉而言动脉部分,处在更偏远的末端。当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时,心脏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将血液泵送到全身,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肥胖引起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肥胖和超重会激活RAAS系统:
• RAAS系统激活:之前说过,RAAS起到维持血压和体液平衡的作用。肥胖者的腹部脂肪堆积会对肾脏造成压迫,导致肾素分泌增加。肾素激活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进一步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后者引起血管收缩,增加血压。前面文章里用水管接水龙头打过比方,越细的水管,管内水压越大。
• 醛固酮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II还会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导致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水钠潴留),进一步增加血容量和血压。
3.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肥胖和超重还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 交感神经兴奋: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调控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即能引发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心脏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也就是说,肥胖和超重增加血压肥胖者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后,导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直接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见上述“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部分),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 代谢紊乱: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还会导致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异常。
4.水钠潴留
肥胖和超重会导致水钠潴留:
• 钠潴留:肥胖者的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导致体内钠离子和水的潴留。这种水钠潴留会增加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参见上一篇《高血压危险因素系列:你知道高盐饮食是如何慢慢引发高血压的吗?》对水钠潴留机制的描述)。
• 肾脏负担加重:肥胖还会对肾脏造成机械性压迫,影响肾脏功能,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
5.炎症和氧化应激
肥胖和超重会引起慢性低度炎症和氧化应激:
• 炎症反应: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会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如TNF-α、IL-6),这些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 氧化应激:肥胖还会增加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功能障碍,进一步升高血压。
6.胰岛素抵抗
肥胖和超重会加剧胰岛素抵抗:
• 胰岛素抵抗: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对肝脏分泌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因此它使得人体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还会通过多种机制(如激活RAAS系统、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升高血压。
• 代谢综合征: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因素之一,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异常。
7.脂肪因子失衡
肥胖和超重会导致脂肪因子失衡:
• 脂肪因子: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会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如脂联素、瘦素),这些脂肪因子的失衡会影响血管功能和血压调节。
• 脂联素减少:脂联素具有抗炎和抗高血压的作用,肥胖者脂联素水平降低,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8.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肥胖和超重常伴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 OSAS:肥胖者常伴有OSAS,夜间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导致缺氧和交感神经激活,进一步升高血压。
总结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肥胖和超重通过多种机制,林林总总,共同导致了血压升高,并最终引发高血压。因此,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如增加运动、健康饮食)和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相关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可以引起大家对体重管理的重视程度。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或想了解的,欢迎关注我并留言评论!
高血压的四大发病机制
引言:高血压的隐形威胁与探索之旅
大家常常困惑:为何好端端的就患上了高血压?今天,陈医生给大家讲讲 高血压的四大发病机制。
1️⃣ 激素机制:激素的“升压”秘密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推手。此外,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的甲状腺素等激素,也通过增强血管收缩力、提高血管敏感性及加重水钠潴留等方式,共同推升了血压。因此,初次发现高血压时,我们会优先检查这些激素的水平。
2️⃣ 神经机制:大脑的“血压调控器”
大脑中的垂体作为内分泌的中枢,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着血压。一旦这些调节机制出现问题,血压便可能出现波动,成为高血压的诱因之一。
3️⃣ 肾脏机制:水钠平衡的“守护者”
肾脏在调节水钠平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肾脏疾病引发的水钠潴留,会增加心排血量,进而推高血压。因此,肾脏健康与血压稳定息息相关。
4️⃣ 血管机制:血管老化的“升压效应”
从儿童时期的光滑流畅到老年时期的凸凹不平,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变化对血压有着重要影响。外源性有害成分如饮食、烟草的累积,会腐蚀血管壁,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为了维持缺血缺氧组织的供血,人体会自动升高血压,增加灌注量以通过狭窄的血管。
♂️ 其他影响因素:生活习惯与遗传因素
除了上述四大机制外,遗传、肥胖、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高血压的“帮凶”。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血压的稳定。
结语小贴士:预防胜于治疗,关注健康每一天
了解高血压的病因是迈向健康的第一步。预防高血压,从改善生活习惯做起: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同时,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的潜在风险。记住,健康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 关注我,我是陈晨脑科医生,愿成为您健康路上的坚实后盾!
警惕!近八成肥胖者患有高血压
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中心一区主任王运红介绍,超重、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近五分之四的肥胖人群同时患有高血压。合理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未服药的情况下,三次非同日血压监测,诊室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根据该标准,我国约有2.45亿名成年高血压患者。其中,近八成肥胖人群是高血压患者。
王运红介绍,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一方面,超重、肥胖人群的胰岛素等激素调节异常,促进高血压发生、发展。过多的内脏脂肪也会压迫肾脏,不利于血压控制。另一方面,这类人群更加容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增加夜间高血压发病风险。(北京日报记者 柴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