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关于肥胖的调查问卷(调查肥胖报告)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祖嘉泽现《人生加减法》招募现场 四城千人争夺战

2月16、17日,艾森思传媒出品的东方卫视《人生加减法》招募活动落地北京、成都、深圳、哈尔滨,四所城市集结了1375位体验者,再次掀起运动健康话题热潮。作为大型健康生活服务类节目,《人生加减法》旨在带领肥胖的亚健康人群体验科学的减重方式,在获得完美身材的同时重拾自信。招募现场聚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体验者,可以说是当下社会的缩影,他们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体验和挑战。

“超级减肥王”祖嘉泽神秘现身招募现场 现场说法还原肥胖者生活真实现状

祖嘉泽作为中国第一档运动健康垂直领域品牌节目《超级减肥王》的全国总冠军,亲临活动现场引起台下体验者不小的骚动,同时,通过现场分享自己的改变历程引发被身材困扰的体验者共鸣。在招募现场有因肥胖受到校园欺凌的学生,也有从事健身行业的工作者,还有因为肥胖影响生育的备孕妈妈等等。这群体验者坦言,多年的肥胖令他们不能穿漂亮衣服,害怕乘坐超载电梯众人异样的眼光,以及无数次相亲失败的经历,为了减肥他们曾尝试过针灸、节食、吃药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都没能瘦身成功,也因此导致性格自闭,不愿面对社会,对生活充满失望。

节目在北京、成都、深圳、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招募场地均选择在人流涌动的健身房内,前来参加节目的体验者平均体重超过了200斤,与健身房身型健硕的运动爱好者形成了明显反差,现场许多体验者表示:第一次走出自己的舒适环境,来到荷尔蒙爆棚的健身房,从最初的不自在到被现场的运动氛围带动,也有跃跃欲试想要加入运动的想法。招募现场的盛况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刷屏为面试者们加油:“之前祖嘉泽100天减重109斤,希望有新的奇迹”、“胖子都是潜力股,期待逆袭”。

专业性 话题性打造优质爆款 直击社会痛点刷新大众刻板印象

为更加了解肥胖人群的生活状态,节目组在招募筹备前期收集了上千份关于肥胖人群的调查问卷,分析他们的职业、饮食习惯和减肥经历,发现许多肥胖者的生活习惯并没有想象的糟糕,他们大多数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日趋科技化智能化的生活现状,而引发的“现代城市病”,这不仅仅是肥胖人群所面临的状况更是大众健康问题。

虽然近年来人们的运动健康意识得到了普遍增长,但是市场上专业性和话题性兼具的内容并不多见。而艾森思传媒身为全国顶尖健康节目制作团队,曾制作出《减出我人生》《加油好身材》《畊我打卡》等一系列颇受好评的优质运动健身节目,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内容制作经验,这不禁让人更加期待《人生加减法》将会产生怎样的声量。2019年4月《人生加减法》将正式登陆东方卫视,我们拭目以待。

原标题:祖嘉泽现《人生加减法》招募现场 四城千人争夺战 来源:中国娱乐网

1200万重度肥胖人群,渴望过上“普通”人生

直面肥胖带来的疾病问题

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之前200多斤的时候,我每天除了上班,就是把自己关在卧室打游戏,一直处在封闭的个人世界里,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七年。”

35岁的转转是一名小学老师,自记事起,减肥是除了学习之外更重要的事。为了让自己瘦下来,每天早上五点父母会叫醒她去跑步,这一度导致了她的膝盖严重磨损。可即便这样,肥胖还是伴随了整个成长时期。

成年以后,不再被父母约束,转转体重突破两百斤。为了减肥,她尝试过各种流行方法。“最狠的一次,将近4个月没吃一粒米饭,瘦了六七十斤后,一旦这根弦绷不住的时候,立刻严重反弹。”转转说几乎每次减肥都是如此,反反复复,最终以失败告终。

“减肥”总被不少爱美人士挂嘴边,“不瘦十斤不换头像”“瘦成一道闪电”……相比打造一副更符合大众流行审美的“完美身材”,对于很多像转转一样的肥胖人群, 减肥并非为了追求某种潮流或时尚,而只为回归一种正常人生。

根据《中国肥胖症防治及减重手术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中国成人超重或肥胖已超过50%,重度肥胖症患者超过1200万,中国的肥胖问题日渐凸显。肥胖症与超过200种慢性病发生相关,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肥胖,大众普遍的关注停留在审美层面,但肥胖带来的潜在影响却常常被忽视。如何提高社会对肥胖危害的广泛认知,解决“肥胖危机”,是全社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被低估的肥胖危机

24岁那年,转转体重达到巅峰240斤。不只是体重秤上的数字难以启齿,一系列生活困扰也随之而来。

“不管是精神状态还是个人形象气质,都处于非常差的状态。”转转说。

除了面对心理压力,很多肥胖患者还伴随着隐性健康问题。“晚上睡觉的时候,必须要用枕头把后背垫高才能入睡,如果只是平躺着,就总是觉得憋气,感觉呼吸不畅。”转转后来从医生口中得知,这种现象是许多肥胖症患者都要面对的,因为太胖了,脂肪堆积过多,呼吸道会变得非常狭窄。

事实上,不少人开始正视肥胖问题,也是因为身体亮起了红灯。26岁那年,君义投注大部分精力到减肥当中,身高158cm,体重140斤的她,在一次偶然中,发现自己血糖严重超标。但在此之前,身体没有发现任何不适或异样。唯独结婚两年来迟迟没有成功备孕,这让她怀疑与肥胖引起的血糖超标有很大关系。

回顾日常生活习惯,君义觉得自己平时并不嗜好甜食,血糖高可能源于家族性遗传,但长辈们也多只是在四十多岁才被确诊为糖尿病。

根据上述《白皮书》,肥胖症的危害可累及全身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并与增加死亡风险密切相关。重度肥胖症患者的相关合并症风险、以及致残和致死风险更将呈数倍至数十倍增加。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医生主任医师朱利勇教授提到,在日常接诊的肥胖人群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合并有2型糖尿病。

“老百姓认为肥胖只是营养好了,不是一种疾病,但肥胖几乎是很多疾病的‘万恶之源’,我们现在出现的心脑血管疾病,血脂高,血压高等,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跟肥胖等有密切关系。”朱利勇教授说。

误区与希望并存

在传统认知中,减肥更重要的是守好“管住嘴,迈开腿”这条铁律。君义一开始的减肥也遵循如此,为了瘦下来,不惜花上万报健身房的私教课,日常饮食严格限制碳水摄入。 “平时吃不上什么东西,加上运动量又大,每次运动完之后,都感觉超越了身体的极限。”君义说,那段时间情绪几近崩溃,很压抑,减重效果也并不理想。

在尝试很多减肥方法都无果后,君义走进医院的减重门诊。据2021年未来营养组织对全国492家医院的问卷调查显示,调查中的全国332家三甲医院中,已有238家开设了减重专科门诊,占比71.7%。其中,涌向减重门诊的,不少是为了体重发愁或者焦虑的女性,许多三甲医院的医学减重门诊甚至一号难求。

朱利勇教授所在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减重手术在2019年一年突破200台后,一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2年已经超过400台。据朱利勇教授观察,来咨询减重手术的患者以年轻人居多,平均年龄约在30岁左右。这类患者,过来会主动要求办住院手续,并在此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减重手术进行过咨询和了解。另一类人,则是在家长陪同下一起过来,患者往往是在读大学生,或者刚刚步入社会,问的最多的就是有什么并发症,担心减重手术对未来的影响。

对于走进减重门诊的患者,医生则需要根据一定的指标,因人而异提供治疗方案。由于肥胖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减重门诊往往背靠多学科的支持,比如,减重代谢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康复医学科、心内科、呼吸内科、心身医学科等等。

但在临床上,患者的情况往往更复杂的多,需要医生根据患者个人实际情况,对减重方案做出更为谨慎的评估和判断。朱利勇教授举例,很多人肥胖但并不发病,没有伴随高血脂、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通常也不建议做手术;有些人如果BMI数值不是很高,但已经出现肥胖合并高血脂、高血压或糖尿病等,说明已经进入肥胖失代偿期,这类患者则建议手术干预治疗。

“就减重药物来说,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药物能够实现。”朱利勇教授也强调,如果只是单纯肥胖,在并发症出现之前,患者可以进入早期防控。等到出现肥胖带来的各类疾病后,治疗难度就会更大,医疗支出成本也会有所增加。朱利勇教授认为,需要整体上从早期营养、饮食干预,到药物治疗,再到最后手术治疗等阶段,建立一个综合体系预防肥胖症。

结合转转和君义过往减重的经历、并发症情况和BMI指标,她们接受医生的建议后,分别于2019年、2021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完成减重手术,术后一年她们的体重均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君义的血糖指标也在此后恢复正常水平,并成功备孕,迎来了自己的宝宝。

“减重前和减重后,简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转转表示。

君义接受减重手术后

防控肥胖,刻不容缓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约有2.5万人接受减重手术,到2022 年接受减重手术人群达到3万人,人数逐年上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张鹏教授提到,北京友谊医院早从2009年就开始开展减重代谢手术,目前手术量居于全国领先的水平,在本专业医疗质量、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系统建设。

不过并非所有肥胖人群都适合手术。“如果BMI处于24〜28 之间,即达到超重水平,这类人群建议积极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包括通过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通常可以达到正常水平;如果BMI在28~32.5之间,就属于轻度肥胖症,需要接受医学减重治疗,如药物减重并辅佐以生活方式干预,使体重迅速回归接近正常水平;而如果BMI超过32.5,这种情况下,通常多余体重超过了至少20公斤,无论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还是药物减重都很难使体重回归正常水平,此时则应积极考虑减重手术治疗。”张鹏教授说。

从手术远期安全性方面而言,张鹏教授提及,减重手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进展,目前已很成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有保障,且是治疗重度肥胖症的科学方法之一。“然而,手术只是一个外力,相当于给了一次瘦下来的机会,且可帮患者更易于建立起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张鹏教授指出,即便做完减重手术,也并非一劳永逸。不同的人减重效果可能不一样,之后是否会反弹以及反弹程度,和自身长期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有很大关系。

“体重正常并不意味着体脂率和肌肉量正常,也不意味着随着年龄增加体重会长期正常。”张鹏教授说,“即使体重处于正常范围,也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做好自身体重管理,除了不暴饮暴食、尽量减少烟酒零食饮料和垃圾食品、坚持正常的昼夜作息外,每天还要动一动,按照我们国家推荐的国民运动指南,建议每人一周有至少150分钟的运动时间,具体是每周至少5次运动,每次至少半个小时。运动不一定要去健身房,可以把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譬如说尽量乘坐公交通勤或者共享单车通勤、少坐一站地铁多走一站路、每次走路时候尽量快一些等,就可以较容易地达到效果。”

近年来,随着减重手术量逐年增加,不科学、不规范“减肥”社会乱象频发。推动减重手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需要多方发力。去年2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起,涵盖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等国内六大权威学术组织的“减重代谢外科规范化建设与质量提升项目”正式启动。项目通过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规范,为通过考核符合标准的医院予以受证,从行业层面加强肥胖代谢外科的质量控制,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肥胖标准以及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直面肥胖带来的疾病问题,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这需要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加强全社会对肥胖疾病的关注与认知。

作者:誉瑾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祖嘉泽现《人生加减法》招募现场 四城千人争夺战

2月16、17日,艾森思传媒出品的东方卫视《人生加减法》招募活动落地北京、成都、深圳、哈尔滨,四所城市集结了1375位体验者,再次掀起运动健康话题热潮。作为大型健康生活服务类节目,《人生加减法》旨在带领肥胖的亚健康人群体验科学的减重方式,在获得完美身材的同时重拾自信。招募现场聚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体验者,可以说是当下社会的缩影,他们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体验和挑战。

“超级减肥王”祖嘉泽神秘现身招募现场现场说法还原肥胖者生活真实现状

祖嘉泽作为中国第一档运动健康垂直领域品牌节目《超级减肥王》的全国总冠军,亲临活动现场引起台下体验者不小的骚动,同时,通过现场分享自己的改变历程引发被身材困扰的体验者共鸣。在招募现场有因肥胖受到校园欺凌的学生,也有从事健身行业的工作者,还有因为肥胖影响生育的备孕妈妈等等。这群体验者坦言,多年的肥胖令他们不能穿漂亮衣服,害怕乘坐超载电梯众人异样的眼光,以及无数次相亲失败的经历,为了减肥他们曾尝试过针灸、节食、吃药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都没能瘦身成功,也因此导致性格自闭,不愿面对社会,对生活充满失望。

节目在北京、成都、深圳、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招募场地均选择在人流涌动的健身房内,前来参加节目的体验者平均体重超过了200斤,与健身房身型健硕的运动爱好者形成了明显反差,现场许多体验者表示:第一次走出自己的舒适环境,来到荷尔蒙爆棚的健身房,从最初的不自在到被现场的运动氛围带动,也有跃跃欲试想要加入运动的想法。招募现场的盛况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刷屏为面试者们加油:“之前祖嘉泽100天减重109斤,希望有新的奇迹”、“胖子都是潜力股,期待逆袭”。

专业性 话题性打造优质爆款 直击社会痛点刷新大众刻板印象

为更加了解肥胖人群的生活状态,节目组在招募筹备前期收集了上千份关于肥胖人群的调查问卷,分析他们的职业、饮食习惯和减肥经历,发现许多肥胖者的生活习惯并没有想象的糟糕,他们大多数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日趋科技化智能化的生活现状,而引发的“现代城市病”,这不仅仅是肥胖人群所面临的状况更是大众健康问题。

虽然近年来人们的运动健康意识得到了普遍增长,但是市场上专业性和话题性兼具的内容并不多见。而艾森思传媒身为全国顶尖健康节目制作团队,曾制作出《减出我人生》《加油好身材》《畊我打卡》等一系列颇受好评的优质运动健身节目,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内容制作经验,这不禁让人更加期待《人生加减法》将会产生怎样的声量。2019年4月《人生加减法》将正式登陆东方卫视,我们拭目以待